生態與環境永續議題,是竹圍工作室長期關注議題的重要指標。從進駐藝術家,到工作室自行發起活動,以環境藝術教育重啟感官、強化社區連結,出版相關刊物、推廣概念擴散,藝術工作者投入生態議題的策略有其獨特樣貌。在25週年計畫中,我們將以研究回顧與案例盤點過往工作,並在交流工作坊中,邀集相關單位的工作者,和我們一起探索這個議題的概念、實踐與推廣模式,交流討論以行動計畫跨域對話與推廣的諸多可能與挑戰。
2019-09-21 10:00   至   17:30 加入 Google 行事曆
100 臺北市中正區北平東路7號 台北國際藝術村遊藝廳
  • 活動簡介

    生態與環境永續議題,是竹圍工作室長期關注議題的重要指標。從進駐藝術家,到工作室自行發起活動,以環境藝術教育重啟感官、強化社區連結,出版相關刊物、推廣概念擴散,藝術工作者投入生態議題的策略有其獨特樣貌。在25週年計畫中,我們將以研究回顧與案例盤點過往工作,並在交流工作坊中,邀集相關單位的工作者,和我們一起探索這個議題的概念、實踐與推廣模式,交流討論以行動計畫跨域對話與推廣的諸多可能與挑戰。
  • 活動子題

    1. 藝術與生態、環境藝術的概念是什麼?當前的趨勢觀察。
    2. 如何在行動中實踐「藝術與生態」的連結概念?並延伸發展新面向。
    3. 「藝術與生態」概念的推廣模式?
  • 活動流程

上午場
10:00-10:30 報到
10:30-10:35 開場
10:35-10:45 BCS Session—研究成果發表與案例分享
10:45-11:35

專題短講Keynote

-周靈芝

-Marie Le Sourd

11:35-11:45 開放現場提問
11:45-11:55 中場休息
11:55-12:30

自由短講 OpenStage

-Alisa Blakeney

-賴怡辰

-趙慧琳

下午場
12:30-13:40 交流午餐(成員自我介紹時間)
13:40-14:05 下半場討論形式講解
14:05-15:00

小組討論(一)概念原則

-什麼是生態?什麼是藝術?生態藝術的想像與未來形貌

15:00-15:15 中場休息、茶敘(20 mins)
15:15-15:55

小組討論(二)實踐交流

-生態藝術的行動計畫提案:跨域對話、概念實踐、資源與挑戰

15:55-16:10  小組分享+跨桌提問
16:10-16:35 總結
16:35-16:55

自由交流


※注意事項

  • 活動以中、英雙語進行,現場備口譯。
  • 活動上、下午場次分開報名,填寫報名頁面時請注意勾選項目。
  • 上午活動免費。若參與下午工作坊則酌收$150元,含午餐、茶水。
  • 敬請自備環保餐具。

一般報名

  • 活動報名截止日期:9/14(六)24:00 延長至9/18
  • 工作坊報名結果通知並繳交報名費:9/16(一)

自由短講Openstage提案報名

「In Art We Care: 生態永續的行動」工作坊公開徵選至多5位提案者,報名自由短講,經徵選通過者,將在工作坊上,擁有7分鐘的短講時間,向現場參與者介紹自己及手中計畫,讓更多領域的夥伴認識自己,尋覓潛在合作者!

  • 自由短講Openstage 報名截止日期:9月10日(二)24:00
  • 自由短講Opentage入選講者、提案公告日期:9月16日(一)

補助車費(雙北以外)

  • 為鼓勵其他城市的夥伴參與,竹圍工作室提供交通費補助,至多五名。有需求者,請於報名表單內註明居住城市地點。
  • 補助車費報名截止日期:9月10日(二)24:00
  • 補助車費報名公告日期:9月16日(一)

流程說明

  • 研究發表(BCS Session):
    由25週年計畫專按研究員及竹圍工作室成員進行研究回顧,並分享過往竹圍工作室自身或相關合作藝術工作者之實踐。相關專文、採訪影像與文字也將於竹圍工作室官網上事先露出。
     
  • 專題短講(Keynote):
    由竹圍工作室邀請二位議題相關之國內外講者進行趨勢觀察與分享。
     
  • 自由短講(Openstage):
    各場次工作坊舉行前,於網上公開徵求現場發表者五位,每人各自有7分鐘時間,向參與者分享介紹自身實踐案例。講題並於活動進行前預先於網站上露出。
     
  • 小組討論與集體分享交流:
    依據議題研究、工作室成員經驗與案例採訪歷程所採集之相關子議題,提出於工作坊現場討論,並分小組加深交流互動。小組討論的議題內容分為「概念」、「實踐」與「推廣」三個階段。活動結束前均有集體分享交流時間,參與者在主持人引導下分享各組討論內容並交叉提問。

講者與講題介紹

  • Marie Le Sourd/歐洲On The Move移動網秘書長

    瑪莉‧勒素自2012年開始擔任On the Move(OTM)的秘書長,On the Move是一個活躍於歐洲及世界各地的文化交流資訊網。在此之前,勒素曾於1999至2006年間在新加坡歐亞基金會文化部門工作。此外,她也於2006至2011年間駐印尼日惹擔任法國文化中心總監。

    勒素多年來致力於推展國際文化合作的知識平台,希望為藝術家、文化專業人員、社群以及網路資源的交流爭取更多補助計畫。總體來說,她關注藝術家及文化專業人才交流所帶來的各項影響。

    除了On the Move,勒素也成立或協助其他組織及網絡,像是如IN SITU這樣的歐洲公共空間藝術創作平台。

  • 周靈芝/藝術家與研究者

    以裝置、錄像、社區和環境藝術從事相關的創作,並透過研究、書寫,出版有《生態永續的藝術想像和實踐》(2012)及《對話之後:一個生態藝術行動的探索》(2017)。2010-2011年參與寶藏巖藝術村開村時的公共藝術計畫,和義大利藝術家卡拉洛塔.布魯內提及社區居民共創了寶藏巖的生態農園,並移交給社區自主管理,持續至今。目前進駐寶藏巖,同時進行陶藝、社區和環境等創作研究和發表。
    講題:「穿越迷霧:探索生態藝術的概念與發展」




     

OpenStage

  • Alisa Blakeney / 獨立策展人
    Experimental publishing: speculative approaches to witnessing and addressing environmental devastation.
     

    Alisa Blakeney is a curator based in regional Western Australia. From 2014 to 2018 she was a curator at the Bunbury Regional Art Gallery in Western Australia and, between 2013 and 2015, a co-director of Paper Mountain, an independent art space in Perth, Western Australia, founded in 2011. Recent projects include Synthetic Types, Stedelijk Museum, Amsterdam (2019); Landscape with Bear, De Appel, Amsterdam (2019); Ratio Club, Bunbury (2018); Noise Museum, Heathcote Museum & Gallery, Western Australia (2017); and, Play Safe, Compiler, London (2017). She holds a BA in Fine Arts from the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 an MA in Digital Culture from Goldsmiths, University of London and was a participant in the De Appel Curatorial Programme 2018/2019.

    艾莉莎.布萊克尼是來自西澳大利亞洲的策展人,從2014至2018是西澳大利亞Bunbury地區美術館的策展人,並於2013年至2015年期間擔任成立於2011年西澳大利亞珀斯的獨立藝術空間Paper Mountain的總監。近期的計畫包括Synthetic Types(Stedelijk美術館,阿姆斯特丹,2019)、「與熊的風景」(De Appel,阿姆斯特丹,2019) Ratio Club(伯斯,2018),「噪音博物館」(Heathcote Museum & Gallery,西澳大利亞, 2017)「小心玩耍」(Compiler,倫敦,2017)。她擁有西澳大利亞大學的美術學士學位,倫敦大學金史密斯學院數位文化碩士學位,並參與2018和2019年的De Appel策展計劃。

    This presentation discusses an ongoing research project, which seeks to create a hybrid-media publication on the broad topic of ecology, with a focus on environmental devastation in Taiwan and Western Australia. The publication invites artists, writers, programmers, technologists and activists to work collaboratively to consider how this devastation can be witnessed and addressed. The project responds to Rosi Braidotti’s call to “perform anti-capitalist and (therefore) ecosophical resistance WITH technology and AFTER nature”. This presentation will discuss how the publication fits within the lineage of post-digital print, taking form as both software and printed material, and including the formation of a networked community sharing at the level of local/tangible and global/digital. 

  • 賴怡辰 / 藝術家
    造園作為藝術介入

    profile_-_I-Chern_Lai.JPG賴怡辰,1985年出生於臺灣,臺灣大學園藝系造園組學士,英國愛丁堡大學Art, Space and Nature藝術碩士。現職藝術創作者及臺北植物園園丁。
    受空間設計訓練的我習慣檢視展覽場合,並以作品探索、分析或反映這些不同情境及脈絡中,管理者或執行者的意識形態如何反應在空間的設計及運作上、以及參與在這些情境脈絡中的各種角色,他們各自的特質,是怎麼樣交互影響,導致這些事物成為目前的樣貌,藝術創作在各別的脈絡下又能如何介入及呈現/被呈現。

    藝術創作者賴怡辰來自景觀設計背景,又陸續在臺北植物園擔任園丁職。在臺北植物園任職期間,她發覺「植物園」這個具有研究、教育、保育、遊憩等諸多功能的植物園,是一個探索藝術與科學交會的絕佳切入點;而且作為公共空間,植物園豐富的科學與文化底蘊,更能開啟豐富多面向的對話,是為現下探討環境議題的絕佳場域。

    今年夏天受到國藝會海外藝遊計畫的協助,怡辰前往英國、德國以及荷蘭拜訪植物園及相關機構、藝術家和科學家,了解在不同的植物園,藝術如何介入植物園場域,以及「植物園」這個概念的可能性,在環境教育或環境議題的對話中又能扮演什麼角色。

    藝遊回國後辦了幾場講座,得到許多有趣的迴響,希望能在這個題目上繼續探索!

參與工作坊(上午+下午) NT$ 150.00
僅參與講座(上午) NT$ 0.00
僅參與工作坊(下午) NT$ 150.00
100 臺北市中正區北平東路7號 台北國際藝術村遊藝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