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竹圍小客廳:美好小鎮駐村計劃 | 講座記錄

最新消息分類: 
藝術進駐

時間:2014年5月22日
地點:台東美術館
記錄:盧怡靜
照片、記錄整理:陳佩孜
編輯:李佳珊
主持人:蕭麗虹 Margaret Shih(竹圍工作室創辦人)
與談人:優席夫 Yosifu、安聖惠(峨冷‧魯魯安 Eleng Luluan)、宜德思‧盧信 Idas Losin、吳淑倫 Wu Shu-Lun

五月份,竹圍工作室把竹圍小客廳帶到美麗的東部,與臺東縣政府文化處、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合作,並在臺東美術館舉行講座,邀請臺東副縣長張基義先生蒞臨,並有幸請到藝術家優席夫、安聖惠(峨冷‧魯魯安 Eleng Luluan)、宜德思‧盧信(Idas Losin)與吳淑倫在現場分享駐村與創作經驗。

台東擁有眾所皆知的好山好水,資源卻相對匱乏,更不用說總是被放在最後的藝文領域。在這樣環境所孕育出的優秀藝術家,如何走出去,看見國際趨勢?此次講座的主要目的,就是希望能透過經驗與資訊的分享,讓台東藝術家,尤其原住民藝術家,勇於走向國際。

優席夫 Yosifu(花蓮阿美族玉里鎮人)
散心變駐村 最愛博物館和菜市場

長年旅居英國愛丁堡的優席夫,其實本身是主修音樂創作,受朋友邀約去愛丁堡散心,卻因緣際會的讓愛丁堡藝術節策展人看到他放在客廳的創作,展開長達16年的藝術創作生涯。

雖然沒有駐村經驗,優席夫多次參與國際展演,如愛丁堡國際藝術節、倫敦、西班牙等地的藝術展演。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他在愛丁堡散心,就可以說是一種另類的駐村。這就是藝術家透過旅行的方式,增進自己的藝術養分,透過眼睛,以最輕鬆的吸收方式,來打開眼界。

優席夫也分享了自己的旅行駐村經驗。在秘魯馬丘比丘(Machu Picchu)與當地人學習織布,讓他聯想到故鄉台灣的原住民。在墨西哥,豪邁、熱情的人民,還把他當做自己人般對待,這些都是有趣且寶貴的經歷。在旅行中,優席夫特別建議藝術家,一定要去美術館或博物館,這是國家文化最精華之所在,親眼見證書本中的文物,感受照片上所無法理解和傳達的意涵。第二,一定要去當地的菜市場,融入當地的文化,用身體去感受,接受不同文化的洗禮。

宜德思‧盧信 Idas Losin
駐村也要厚臉皮 用熱情認識全世界原住民

宜德思 ‧盧信分享如何努力申請駐村補助,透過補助與打工,實現她出國的夢想,也因此一步步理解自己想要的駐村。

她曾經非常想要出國駐村,於是努力申請出國補助。第一次申請了國藝會,可惜並沒有成功,也因此她轉向打工度假的旅行駐村,去了澳洲 墨爾本六個月。在澳洲,她做過各種工作,只要不傷害自己的身體,都不拒絕。也因此發現,這種方式,對於藝術家並不適合,因為無法專心於創作。

她再次申請,得到了原民會的機票補助,前往復活節島一個月。這次的駐村,得到了許多創作的泉源。外向的她說,自己是厚這臉皮去親近當地人,每天與人群接觸。由於時間有限,宜德思不斷的拍照紀錄,參觀當地的博物館。告訴自己「出國要不斷的挖寶藏」。宜德思下一步將申請亞洲文化協會,期望可以去美國,接觸到美洲原住民。

安聖惠(峨冷‧魯魯安 Eleng Luluan)
駐村地點不一定適合自己 卻都是轉換心情的好方式

安聖惠多次受到原民會與國際組織邀請,前往法國洛宏汀之家(La Maison Lautentine)、新喀里多多尼亞、日本愛知縣等地駐村。她說,在國外駐村,對台灣的便利性相當懷念。她的創作時常找不到需要的材料,因為像是「漂流木」這樣在地的材料,並不能隨意取得,使她在愛知縣的創作就很不順利。

在法國,環境優美,但交通不便,加上語言不通,很多台灣常見的工具都不易取得,要跑到很遠的地方購買,最後還是從台灣寄到法國。不過,人在異地創作,是刺激自己創新的好方式,創作的形式,也會因當地的人文氣息而轉換心情,讓作品有不同的呈現。

創作過程中,也不只有材料取得的困難。安聖惠就曾在法國時,因為找不到內心觸動而反覆失眠。雖說過程是辛苦的,但在出國創作後,安聖惠更認識了自己,透過身體去感受,開了眼界,發現許多之前沒看過的事情,這些體會都是要透過旅程才能找到的。

吳淑倫Wu Shu-Lun
印度的美麗與哀愁 Gram國際藝術家駐村計劃分享

吳淑倫曾在2012受邀至竹圍工作室駐村,是位擁有豐富駐村經驗的藝術家,受到竹圍駐村的啟發,理解藝術村對於藝術家的重要性,隨後在台東成立了台東曙光藝術村

她在2013年再度來到竹圍工作室時,認識了當時在竹圍駐村的印度藝術家Shweta Bhattad與日本藝術家野田智之。Shweta Bhattad回到印度後,也開始發展自己的藝術計劃,於是邀請吳淑倫與野田智之到印度駐村。

她在座談中分享2013年受邀到印度小鎮的文化洗禮。在印度的期間,著實上了一堂男女不平等的震撼教育。

駐村的地點位於中印度的小村落 Paradsinga,短短的十幾天,讓吳淑倫彷彿回到50年前的台灣,衛生跟生活環境不佳,但村子裡的藝術無所不在,大人與小孩都會使用村子裡的材料創作,發展如彩沙、羊毛等傳統手工藝。每天在當地的學校與小朋友們做音樂互動,與村民分享台灣文化與有機農業,也透過印度的植物染互動計畫,與當地居們互動。

由於當地男女嚴重不平等,印度婦女受虐與丈夫酗酒問題嚴重,藝術家們不斷思考,如何透過藝術結合社會公益,一起集思廣益,一起支援思考駐村可以為當地帶來什麼?這些都是非常難得的經驗。

結語

竹圍工作室的大家長蕭麗虹,勉勵台東的原住民藝術家勇於走向國際。在駐村過程中,雖然辛苦,但是可以產生重要的影響,身為藝術家,要有身為藝術家應被尊重與正視的觀念。在選擇駐村時,要經過思考並有長遠的計畫,選擇一個好的創作環境,融入當地的生活。

其他參考資料:

相關專案: 
For a better experience using this site, please upgrade to a modern web brow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