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s

話說「竹圍」、「樹梅」、「坑溪」

專欄文章分類: 
社區報第1期
Tag: 
台新藝術獎
凱達格蘭族
八里坌
竹圍名稱起源
竹圍歷史
藝術領域分類: 
環境藝術

文/李曉雯

在GOOGLE裡敲入「竹圍」二字,很快地就跳出台北捷運線的「竹圍」站和桃園縣的「竹圍」漁港。全國以「竹圍」為名的國小,更分布在高雄岡山、桃園大園和新北淡水三地。到底竹圍的名字從何來?

三百年前凱達格蘭族的居民從八里坌(今天的八里區)跨過淡水河,抵達現在的關渡媽祖宮附近(昔稱象鼻頭),然後分成兩路,一支往今日的北投(昔日的夏嘮別)、另一支往今日的竹圍(舊地名為小八里坌)。在竹圍地區的族人發現一條溪流,在此定居,或是沿著溪流往上走,到達小坪頂一帶,從此過著漁牧、狩獵、農耕的生活。

定居在此的凱達格蘭人在家園附近種植桂竹,作為防風的村牆,「竹圍」因此得名。到了1750-1770年,堂號「濟陽」的蔡姓家族陸續從中國渡海來台,定居在竹圍仔、關渡埔頂、竹仔林、樹梅坑一帶。

當時的土地幾乎沒有開發,蔡姓家族向凱達格蘭人購買土地,以耕田為業。溪流兩岸可以引水灌溉,成為炙手可熱的田地;沒有水源的地區則以旱地種植。此外,靠著淡水河維生的漁獵生活,也是當時重要的經濟活動之一。

有趣的是,這條流經竹圍地區的溪流並沒有名字,長年在此生活的居民給了他一個親切的稱呼『大坑溝』,意思是「大條的水溝」。

2009年一群文史和藝術工作者對這條流經社區的溪流生命感到好奇,遍尋相關資料後,發現台灣地區河川號碼114050的樹梅坑溪,正是這條毫不起眼、又流經樹•梅•坑的小水溝。據說早年溪畔長滿台灣原生種的樹梅樹,又酸又小,經濟價值不高,被大量砍伐當作柴燒,之後野生的樹梅樹就逐漸消失在居民的視線裡。不過,民生里陳李明緣里長很用心,積極復育樹梅樹的重生,目前在樹梅坑溪沿岸和大同路都種滿樹梅,每年五月也小有收成。

2011-2012年,竹圍工作室舉辦一系列很不藝術的環境行動計畫,在竹圍國小、國中、社區中進行擾動,發出點點漣漪,得到今年度的台新藝術獎,讓「竹圍」、「樹梅坑溪」等字活躍在現代藝術的話題裡。

相關專案: 
For a better experience using this site, please upgrade to a modern web brow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