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s

高灘地與工作室──記2017年水災與災後復原

專欄文章分類: 
竹圍大小事
Tag: 
氣候變遷
災難
藝術領域分類: 
無類型限制

在強颱柯羅莎肆虐工作室,激發長期駐村藝術團隊身聲劇場《在大水之中》一劇靈感的十年後,2017年6月2日,竹圍工作室再度受到大水侵襲。

突來大雨

大水起因於突發猛暴的強降雨,席捲整個北海岸並引致災情,其中最受關注的是有橋梁斷裂的金山,與唯一聯外道路被徹底封住的淡水。其實,竹圍工作室,還有與工作室隔著捷運線相望的BMW服務中心一帶本就是低窪地,只要遇到颱風豪雨通常都會積水至阻礙車行的深度,但這次的暴雨實在來得太快太急,在排水無法負荷的情況下,便是更深與更久的淹水──不到一小時內累積的水,約莫在三至四小時之後完全退去,徒留滿地泥濘。

長期關心竹圍地區生態環境的林柏昌老師當天也馬上勘查了樹梅坑溪周遭的狀況。「要感謝老天爺保佑中午此刻是退潮(低潮),否則災情將更嚴重!」柏昌老師如是說。

收復失土

竹圍工作室花了將近一週時間把各個空間盡可能恢復原狀,感謝這段期間前來支援的各路志工夥伴,也感謝週間的好天氣,讓我們可以把溼透的文件有機會在烈日下曝曬晾乾。

有趣的是,工作室的同仁們與協助的志工們,不約而同注意到工作室原本就已豐富的生態圈又有了新朋友──螃蟹在園區裡橫行,網路上的地方討論版面也不時傳來許多人在竹圍捷運站附近目擊到蟹類的蹤影。

平心而論,以河岸低地為家,沿著泥巴跟水路向河流兩旁高處移動,是這些蟹類原本的習性。滿地泥巴或許對於人們造成嚴重的不便,然而對於牠們來說,泥濘,才是合適的生存場所。

面對現實

雖然得處理災後復原,工作室仍不能拖延原訂的事務。這週我們與來自竹圍高中的老師們,以及來自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的老師們各自進行了一場會談,恰好皆與環境議題相關。來自中研院的汪中和老師,更是以警世的語氣提醒著我們,應當面對未來只會更加頻繁的降雨、洪水與地震,而非拒絕接受它們的存在。

工作室座落在淡水河岸高灘地上二十多年,不斷在尋求與周遭環境相處之道,畢竟,當你不友善對待環境,環境也絕對沒有道理友善對待你。

For a better experience using this site, please upgrade to a modern web brow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