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s

Best的駐村回顧

專欄文章分類: 
竹圍大小事
Tag: 
Suthidee Piyayothin
藝術領域分類: 
社群藝術

Suthidee Piyayothin(Best)來自泰國,是一位跨領域的藝術家、教育家,以及研究者,她獲選為2017年度竹圍工作室「創意駐村計畫(Creative Talents Program)」藝術家,五月時開始為期兩個月的駐村。Best畢業於朱拉隆功大學的藝術教育學系,並取得倫敦大學金匠學院的藝術教育者與當代藝術實踐的碩士學位。在竹圍工作室的駐村期間,她舉辦了三場參與式藝術工作坊,開始將過往在學期間的研究理論實際應用,結合遊戲式的參與方法與跨領域的議題討論,為每一場活動的參與者量身定做互動機制。

什麼是(當代)藝術WHAT IS (CONTEMPORARY) ART?

第一場工作坊是在竹圍工作室舉辦的「藝術行政腦力激盪工作坊」中的其中一個環節,參與者是來自台灣與印尼、泰國的藝術行政。Best在前一晚用三條長軸拼成了巨大白色海報,黑色奇異筆在紙上遊走,寫下幾個大字「WHAT IS (CONTEMPORARY) ART?」,另外準備了各類美工材料,讓平時雙手不是捧著紙筆就是滑鼠鍵盤的藝術行政們自由發揮。

要回應這個大哉問不容易,有人直直盯著白紙不知該從何下手;有人隨手抓了一塊鮮豔的客家花布就往紙上一蓋,蓋住其中一個字,整句話的意思就改變了;有人把膠帶到白紙以外另闢新天地;有人拿了毛線從紙上出發拉到空間的各個角落,再用紙膠帶將線頭黏在牆上,畫面從2D變成3D。最後的成品看起來豐富有趣,但更有趣的是,在輪流發表意見時卻發現沒有人真的能回答 「何謂當代藝術?」,而多是以自身經驗作結合,去揣測這個抽象的詞彙,也有人很誠實地說「我真的看不懂」,來自台東的淑倫的回答則很在地,她認為藝術必須要與生活結合,或者說藝術就是生活,居民才會對此有感,而她也很努力地在當地實踐這樣的理念。

永續建築與當代藝術的會面

今年成功大學建築系的畢業展覽邀請竹圍工作室的研發總監曉雯與Best作為講者,分享社區計劃的經驗,曉雯介紹了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的早餐會,Best則負責第二部分的參與式工作坊。既然要討論永續,在材料的選擇上當然也要謹慎,Best到扭蛋店要了數十顆回收的扭蛋殼,分別在裡面裝了不同的紙條,每一張紙條都是一個關於永續建築與當代藝術的問題,再從烘焙坊要了一個蛋糕盒裝那些扭蛋,帶到活動現場讓大家抽籤,學生們把抽到的問題回答在一張海報紙上,或者是直接口述回答。

從建築系的學生們的作品以及回答中可以看出他們在乎的議題很多元,包括永續設計、都市規劃、社區營造、長期照護等,比起藝術家擅長「擾動與提出問題」,建築與設計領域的同學們更傾向於「發現並解決問題」,其實這兩者何嘗不能相輔相成?大家也在討論過程中提出自己欣賞的綠建築設計師與永續設計的方式,即使不熟悉實際的操作方法,大家卻也都身負著使命感,認為永續的概念是重要並且值得推廣的。

HOW “ART” YOU? WHO YOU “ART”?

最後一場工作坊,與策展人虹霏合作,舉辦於新富町文化市場二樓的本末工作室,原訂15人左右的活動,最後超過25位朋友參與,來參與的朋友來自各方,有藝術家,藝術教育者,攝影師,藝術行政等等,也有許多新朋友的加入,小小的工作室顯得特別溫暖。Best在工作坊開始前對內容保密到家,直到大家湧進屋內那一刻才揭曉。

一進到本末工作室,Best 給了大家滿桌的驚喜,只要遵守規則,每個人都可以盡情享用餐點,規則是「挑選一樣食物,然後找一個人餵你」。以食物開啟互動,吃著吃著大家很快就熱絡起來,吃完後Best 說明活動的用意,她想要了解透過這樣的交流,在這樣的場域以食物作為媒介所引發的感受,大家也分享了自身關於「食物與信任」,「食物引發連結」等經驗。第二部分她詢問參與者對於藝術教育的看法,並且準備了紙和筆,邀請大家寫下自己和藝術間的關聯,結束後大家仍聊得非常熱絡,期待未來有更多合作機會。

這三場工作坊對於Best來說是全新的經驗, Best認為參與式藝術(Participatory Art)最有趣的部分是相較於社群藝術(Community Art),它沒有既定的目標,全憑當下參與者的自由發揮創造出可能超乎預期的結果。在離別前的最後一次會議,工作室的營運總監秉綺也在如何有效領導工作坊的方面與Best作了很多討論,包含如何問對的問題、如何延續討論與回饋、如何建立評估機制,以及下一階段可能發展的方向,這些實作的經歷都會成為藝術家的養分,同時也提供未來想成為藝術教育者的青年重要的參考範例。

For a better experience using this site, please upgrade to a modern web brow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