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農曆8月13,竹圍每年遶境鬧熱的大日子。有人感嘆今年遶境沒有往年鬧熱,但更值得注意的是「有人根本不知道今天發生什麼事」。
每年都參與遶境的人,可能很難想像會有人不知道今天是什麼日子。不過,這樣的人實際上越來越多,未必是先來後到的緣故,「生活型態」可能才是關鍵。
遶境之所以成立,是立足在「傳統」社會模式:一群人生活、工作在同一個村子,並且有著共通的信仰。實際遶境的時候,家戶或是商家可以直接在門前搭設神壇來迎接。
然而越來越多搬到竹圍的居民是住在大樓裡。若是信仰不同那自然不會特別注意遶境。就算信仰相同,仍需要時間才能跟「傳統」接軌;而高樓大廈的空間距離也不利於迎神;更別說如果工作在外地,只有晚上回竹圍睡覺的話,就更不可能認識到竹圍的在地活動。
有趣的是,這群居民也會有屬於他們群體特性的「在地活動」,久而久之,相應的需求跟生活機能便會在竹圍慢慢地長出來。
比方說,竹圍傍晚或是入夜才開張的攤位越來越多(為了迎接下班返家的人群),還出現了排隊名店。當然,生活機能的強化對竹圍居民可說是非常有感。竹圍早已成為方圓五公里內最方便購物、覓食的地方。
再舉個比較不容易注意到的例子,竹圍有馬偕醫院,養老和相應的看護需求都很高,吸引大量的印尼籍移工入住。為了滿足印尼籍移工的需求,竹圍已經有至少三家以上的印尼商店,其中最久的已經開店超過十年以上。
竹圍從早期的農村,後來工業化,再到如今人口密集的都市形態,最大的改變並不是硬體的增加,而是在吸納各種不同生活形態人們入住的過程中,開展越來越多不同形式的空間和機能。
曾經聽過從小在竹圍長大的朋友抱怨,捷運通車、大量樓房蓋起來以後,竹圍的人越來越多,車子也越來越多;小時候一個月兩次的夜市攤位都是直接擺在民族路上,現在的民族路兩邊永遠停著大量汽機車,再加上隨時來來往往的大量行人,那種龍蛇雜處的混亂感覺,讓他徹底無法習慣。
確實,竹圍的日常生活空間很久沒有大幅更新過,存在有非常大的改善餘地。不過,都市註定是混亂的,而這份混亂正是住在城市裡的我們,能夠得到的最大寶藏。若能打開自己的心胸,留意平常覺得不起眼的小角落,究竟是為誰而存在;有著截然不同生活方式的各色人們,是如何跟自己生活在同一個城市裡?其實不用旅行到很遠的地方,就能夠學習到非常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