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s

小梅的竹圍觀察:竹圍有原民/淺談小八里坌

專欄文章分類: 
竹圍大小事
Tag: 
原住民
平埔族
凱達格蘭族
小梅的竹圍觀察
小八里坌
藝術領域分類: 
無類型限制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漢族和日本人都希望原住民跟自己講一樣的語言,並且稱原住民為「番」……對待「番」,漢族和日本人當然自以為「教化」是一種德政。

-- 吳明益《家離水邊那麼近》

看見凱達格蘭

1996年3月,台北市長陳水扁將總統府至景福門間的「介壽路」更名作「凱達格蘭大道」,引發軒然大波。雖然想要喚起社會大眾正視平埔族原住民的意識頗具遠見,可惜當時主政者對於凱達格蘭(Ketagalan)的瞭解也相當有限,否則不會發生在更名儀式上,竟無法找到凱達格蘭族後裔,而是必須尋求遠在宜蘭的噶瑪蘭(Kebalan)族人前來主祭的荒謬事蹟。

從結果來說,催生凱達格蘭大道,確實加速台灣社會對於平埔族群的認知以及研究(至於「凱道」往後開創出屬於它自己的獨特命運,那又是另個故事)。從百年前日本學者伊能嘉矩極其大膽將北台灣平埔族群皆稱作凱達格蘭族的說法,到現在本土史家已經可以細分出不同部落社群的遷徙演變過程。

其中,泛凱達格蘭社群相對知名的北投社(Ki-pataw),一般來說就被認為起源於八里坌(Prarihoon / Parrigon)社。

小八里坌與竹圍

八里坌社位於現今新北市八里區,觀音山腳下,已經出現在西班牙以及荷蘭的文獻中,郁永河的《裨海紀遊》更記載八里坌社與道卡斯族的後壟社交戰。不管是人口擴張或是戰敗流亡,可以確定的是族群因此移居至淡水河對岸組成小八里坌社,還有些人進一步翻過山,抵達現在忠義、復興崗一帶建立嘎嘮別(Halapei)社,再分出生活在硫磺地帶的北投社。

平埔族小八里坌社的範圍,比現今所謂的竹圍地區稍微大些,竹圍里、民生里、民權里、福德里、八勢里南側,還有坪頂里的吳仔厝在十七世紀應該都在小八里坌社的領域。

大清政府正式統治台灣後,將小八里坌社劃作「芝蘭三堡」轄下的「小八里坌庄」(西側的「八里坌堡」轄下也有一塊叫小八里坌庄,兩者是不同的,就像現在的淡水竹圍跟桃園竹圍,也是不同的所在)。當時,漢人進入小八里坌一帶屯墾,與當地平埔族聚落都有種植竹林的習慣,「竹圍子」、「大竹圍」之類與竹有關的地名開始出現。

日本統治時期,小八里坌庄改名為「小八里坌子」大字(「大字」是日本時代行政區名稱)。可能是覺得小八里坌名字太長,二十世紀初淡水鐵路支線通車時,設站採用「竹圍」做站名,從此越來越多人用「竹圍」來稱呼這個地方。

戰後,「台北縣淡水鎮竹圍里」誕生,「小八里坌」仍沿用在地址門牌上,一直要到民族路、民生路等大馬路出現,小八里坌的名稱才完全消失在民眾的日常生活。

竹圍「台姓」家族

從「九族」到現在的「十六族」,原住民族委員會所承認的原住民族之中,至今尚未包含任何平埔族族群。

導致平埔族正名運動困難重重的其中一個原因,是平埔和漢人文化的融合。伊能嘉矩在十九世紀末觀察到的「凱達格蘭族」正是原本多樣化的平埔族群,其語言和習俗在清廷統治百年後,已嚴重與漢人混合的結果。

清廷除了是打從剛開始就以「番」來稱呼原住民,以「社」來稱呼原民聚落/部落的政權,更是第一個具備殖民意識,推動各項政策積極同化台灣島上原住民的帝國(後來的大日本帝國基本上延續著這種態度)。其中就包括要求原住民取漢字姓氏的「賜姓」政策。

當時許多漢人「建議」番社眾可以改姓「潘」,暗藏他們是住在「水」邊「番」人的壞心眼。「潘」成為平埔族裔的「大姓」,也有許多原住民或漢人隨意取材,成為戶籍上的罕見姓氏。

相傳出身安徽的作家臺靜農,曾經試圖從內政部戶籍資料中尋找姓「臺」、「台」的同宗,但後來卻發現他們都是原住民,不是跟隨國民政府來台灣的族群。

由於類似的線索,族人多半住在竹圍的台姓家族很快就被注意到。在凱達格蘭大道改名的風波之中,不少報導直指這些人才是「正統凱達格蘭後裔」。

支流,小八里坌溪

在竹圍土生土長的竹圍國小自然科老師陳建興,2011年在與竹圍國小學生一同進行「小溪的眼淚 - 樹梅坑溪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專題研究時,也循線找到台姓一家進行訪談。

訪談過程中,台家的「堂哥」提到過去的報導,也提到說「以前是沒有姓氏的,以前這裡有平埔族,我們姓台他們姓潘」。

這段口述,呼應了目前研究者傾向認為,台姓家族應該是在小八里坌社建立之前就已來到竹圍,或是跟小八里坌社群同時期抵達竹圍地區定居,但不同來源的族群。

陳建興在「訪問台姓的長老」合照中選擇的背景,是樹梅坑溪的支流,也是竹圍里與民生里的界河。中游段還是水圳的感覺,再往下游走,被加蓋之後變成竹圍傳統市場底下的陰溝,最後帶著生活廢水匯流進樹梅坑溪。

建興老師將這條支流命名為「小八里坌溪」,雖然官方沒有承認,新北市水利局手上關於它的資料也殘缺不全

但就像平埔族的血脈,無論旁人有沒有看見,始終都在島上靜靜流著。

參考資料

淡水郡管內要覽,淡水郡役所。成文出版社,1930年;
請問貴姓?——中國人的姓氏,陳雅玲。台灣光華雜誌,1994年;
當歷史失去記憶──尋找凱達格蘭,王文娟。台灣光華雜誌,1996年;
大臺北古地圖考釋,翁佳音。台北縣立文化中心,1998年;
淡水鎮對岸--八里鄉興衰始末考,葉鴻灑。淡江大學歷史學系,2003年;
「小溪的眼淚 - 樹梅坑溪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專題研究,陳建興、洪雅雯、周聖傑、李暐婷、高偉誠、吳哲維、陳星妤、陳佳儀、吳珮慈、田恩典、連珈賢、陳佳駿。竹圍國小,2012年;
「樹梅坑溪的美麗與哀愁」專題研究,田舒情、陳建興、彭子昕、鄭采曈、林哲安、李瑀靜、高浚傑、林妤柔、陳祤郡、黃薇庭、翟宗柔。竹圍國小,2012年;
樹梅坑溪的歷史發展,陳建興。文化淡水社區報157期,2013年;
淡水鎮志.沿革志,吳明勇。淡水區公所,2013年;
淡水鎮志.地理志,林孟龍。淡水區公所,2013年;
中山社大第十四次走讀 吳智慶老師帶領於貴子坑 說歷史與示範北投社祭歌,錢鴻鈞。Peopo公民新聞,2018年;
遺忘,是為了記起 你所不知道的凱達格蘭族,詹素娟。原視界,2019年。

For a better experience using this site, please upgrade to a modern web brow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