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藝術駐村啟始人才養成的動能
文/錢又琳
2020年11月
人才培育及發展議題,是每一個世代不斷地討論育才轉型的可能性,及提升產業的競爭力。早至1970年至1980年代的臺灣社會,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提出應加強人才於科技技術、跨域與管理能力;教育部也於2013年公佈「人才培育白皮書」等,陸續提供不同型態的資源輔助及策略來培育臺灣人才,並延攬人才留臺機會,促進產業經濟與社會發展。
回顧臺灣藝文育才脈絡,政府與民間之間,彼此對於育才策略上相輔相成及長期持續溝通。從文建會[註1]起始,重視藝文工作者的發展,推動藝文獎勵補助政策;接續成立國家文化術基金會輔導執行文化藝術獎助。千禧年後,藝術村型態的聚落陸續開展,以藝術進駐計畫(Artists-in-Residence),讓國內外藝文工作者於藝術村內創作交流。文化部也開辦相關藝文人才交流獎助計畫等,更於2019年提出文化基本法,保障文化與藝文工作者之生存權及工作權、勞動權益等人才面向落實政策制度。如今備受關注的文化內容策進院,將文化內容相關產業專業人才之培育,列為組織願景及使命中。
早期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註2]建立「藝術書寫工廠」,一個從專業藝評者、藝文工作者、到讀者、觀眾等各種角色皆可發聲的網路平台;直至近年表演藝術聯盟「專業劇場經營人才培訓」、視覺藝術聯盟舉辦北中南藝術博覽會與藝文資料庫建置、社區及藝術教育等串流許多國內外組織合作及學習各方經驗。臺北市藝術創作者職業工會於2013年成立「藝術行政人平臺」,及2019年啟動「藝術工作者勞動情況調查」;2019年起臺灣文化政策研究學會與華山合作「文化987,在華山對話」一系列藝文工作者開放對話交流。民間組織針對藝文人才養成、扶植、勞動問題,積累了許多面向的能量與觀點,同時不斷地為藝文工作者發聲與回應需求,也向政府倡議與期許凝聚公眾關注育才議題。
本文以竹圍工作室(以下簡稱工作室)在成立25週年的時刻,隨著上述路徑中,作為民間機構的中介角色切入探討育才議題,談談如何以創意思維、藝術精神及多項計畫、工作坊或研討會等型態辯思相關議題,串聯國內外網絡資源來養成臺灣藝文人才,成為一條民間獨特的動能,運用其團隊有機的想法彼此交織而成的藝術村組織。更長期直接引發工作室內部成員的集體思考與自我成長的關鍵,最後也闡述工作室核心成員組成與工作職責轉變,在工作環境中也逐漸掌握自我的人生目標,工作室因此也迎來25週年,邁入下一階段的營運歷程。
- 以創藝者出發的實驗場域
工作室初衷以「創意文化」出發,提出服務及協助「創藝者」(Creative Talent)理念,多年來始終未改變它的任務。而創藝者的身份,涵蓋藝術領域的藝術家、藝術評論者、藝術行政、策展人等,多重的身份及名稱肩負各式各樣的任務,共同活躍在臺灣藝文領域中。除了創藝者的身份,都突顯著他們是一群藝文領域的愛好者、彼此互助的夥伴,也是啟發社會大眾對藝術感知的前者。
1995年時,在早期的臺灣尚未有多元的創作空間,三位當代陶藝家范姜明道、陳正勳、蕭麗虹,在淡水竹圍找到一處展覽空間兼創作的工作室,陸續也開放給其他視覺藝術創作的藝術家展覽,以此,竹圍工作室以另類空間的型態成立,另一層面也作為藝術家間互相的培育與激勵的空間。
當時從游移美術館的概念起始,內部組織架構為:館長范姜明道、館內行政業務陳正勳、負責計畫掌管的蕭麗虹,彼此具有陶藝創作背景身兼行政的三人,互補館內大小事務,朝向「藝術家在美術館、畫廊中不能做的事,但在工作室裡可以實踐跟創作。」的宗旨下策劃數檔展覽。
從1997年起,創辦人之一蕭麗虹接手竹圍工作室營運與展覽執行。她回顧:「我們在沒有網際網路的環境、沒有正式的展覽補助申請,以口碑宣傳展覽。1997年至千禧年,看見許多具創意潛力又年輕的藝術家們,如:陳愷璜與王文志都曾水淹工作室、湯皇珍的作品將螞蟻窩放在放置展場引來螞蟻跟老鼠、郭維國的第一次個展、林明宏在牆壁創作,還有藝術家來放火等…我們做的是規劃有機的當代藝術實驗場地,激發藝文工作者的多樣創意思考,也造就某種無形的育才方式。以當年工作室的角色談起對創藝者的養成,我不會提供特別的環境或資源,我是給予機會,讓他們去嘗試藝術創作的可能性。」
1998年初開始,工作室的行政組織以蕭麗虹為決策者,由一到二位兼職藝術行政處理行政業務。工作室前期,以提供創作空間為主,進駐的藝術家多半為視覺藝術領域,此時內部尚未有接待藝術家的服務,為邀請藝術家推薦名單的方式,以一年四檔展覽、每人三個月的時期,從思考、創作、展覽的計畫流程駐村;接續則以單位推薦名單的方式,聯合華山、視覺藝術聯盟、女藝會等一起篩選進駐者,同時透過藝術家雜誌、雄獅雜誌等媒體的資訊傳遞,挖掘及鼓勵更多潛在創藝者進駐,逐年擴散工作室的人才網絡。自工作室開始獲得國藝會、文化部補助後,內部組織調整為全職藝術行政之人員架構。
直到2004年適逢蕭麗虹與黃海鳴、張忘、湯皇珍等人撤離臺北第一酒廠(現今的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2005年工作室完成合法公司制度,2006年後內部組織改變並擴建園區,加入表演藝術進駐團隊——身聲劇場,開啟跨領域的藝術駐村型態,包含國內外藝術組織、表演藝術、藝評、策展人等。直到2012年申請登記為非營利組織,2015年也自行成立的諮詢委員會。工作室在財務時常不穩定之下,每年透過補助專案、研究與執行計畫等維持團隊及營運,也開始納入藝術行政議題的討論,服務更多面向的創藝者。
回首25年來,藝文工作者以主動申請或接受合作邀請的方式到工作室進行藝術駐村計畫,工作室賦予機會提供的關鍵者。加上蕭麗虹擁有對臺灣藝文環境的理想及熱忱,促成許多優秀的工作者與資源的合作。她也指出:「工作室的人才養成方式是一對一的,我們以輔導創藝者的身份,也擔任牽線的角色串連起人與人、組織間合作的機會,輔佐他們自主生存與協助建立人脈網絡。」工作室進駐多達百位創藝者,秉持以跨領域、實驗性、跨界組織合作、國際交流價值觀念,也包容多樣的藝術性產生;蕭麗虹並沒有改變她領導工作室的價值觀與使命,即使願景仍有與現實之間的落差持續協調著。在藝術駐村的營運模式下,工作室儼然成為創藝者的交流平台,至今繼續協助各路的創藝者發展。
- 計畫觸發藝術社群的扶植與網絡
竹圍工作室過往至今以藝術駐村計畫、環境藝術行動雙主軸為運作基礎,工作室的營運模式及組織編制相較過往的計畫操作,規劃了實習生制度,也觀察出2014年至2015年工作室的營運主軸較為成型及穩定,立下「在地行動,國際連結」的目標;此時組織內也開始意識到人才扶植的重要性,同時藉由創辦人自身的國內人脈與國外資源連結,搭配每段時期的組織成員來自不同的背景,亦多次嘗試與其他組織合作舉辦活動,交集出一套扶植脈絡及能量。許多關於人才扶植的議題討論,以1999年為起點,代表計畫有工作室主辦「登陸Y2K!!!」青少年創作徵件活動、2006年時,表演藝術者的進駐逐漸影響蕭麗虹對於人才互動及育成的想法,於2007年「藝術戰鬥營—迷彩裝與叢林」,以遊戲讓藝術尖兵們(即藝文工作者)產生對話、創造關係與集思人才願景。2009年至2011年啟動「創意養成計畫」,與成立「創意養成網」,旨在幫助藝文工作者發展創作、研究計畫進駐工作室。接續2014年「竹圍園丁—種子志工培訓計畫」徵選志工至工作室培訓導覽、藝術家接待、藝文活動參與等計畫、2015年「Booboo筆記本—竹圍工作室願景交換計劃」共七位的種子計畫,以在地深耕、跨文化交流、平台主題,運用工作室的資源推進或實現個人計畫,更具象的實踐工作室的核心精神。工作室的計畫中大多是延續的類似議題、內容的討論來執行與規劃,以春季、秋季二季的型態,細分四項主要的進駐計劃:創藝駐村計畫、自費型駐村計畫、專案行駐村計畫、國際藝術進駐交換計畫,每年依照工作室當年所關心的社會議題,及其重要性來挑選進駐者與計畫內容。
近年,工作室關心與討論藝術行政的需求及困難,常常探索藝術行政究竟能做些什麼?如何處理資源連結?工作室中許多計畫與社群能量隨著專案合作、政府委託案等型態進行,工作室內部成員也藉由自我發展與國外參訪的機會建立海外連結,形成另一種自我育成的歷程,同時藝文環境中的藝術行政開始為自己發聲與串連社群的討論;可以依循計畫如:2016年「文化領導者台柬交流計畫」與柬埔寨Cambodian Living Arts(CLA)跨國合作討論文化領導議題,及「社藝流 竹圍大小ㄕˋ」中藝文工作者思考與行動回應社會需求;也舉辦研討會、國際論壇與工作坊聚集創藝者與分享,如:2017年「藝術行政腦力激盪大會」、2018年「觸發改變的創意連結」。工作室前任總監洪秉綺說明:「工作室目前大多穩定資金投入在藝術駐村,如果要長期藝術人才培育,我們規劃短中期的計畫或策略,將不會是困難的。」工作室長期依靠著既有補助與資源讓多項計畫有機性的狀態發生,持續討論未來運作主軸;既有的藝術駐村,針對藝術行政的扶植層面,目前大多朝向「領導力」的層次作討論與舉辦工作坊交流,除了組織成員間自我積累的業務經驗,尚未有明確地遠期的扶植策略,這需持續地溝通、聚焦屬於工作室的核心關懷,或許未來較能完善扶植人才的方向。
- 「我們」的未來機會與自省
竹圍工作室作為聚集創藝者的駐村場域,現在也進駐台北創新中心的工作室,將慢慢與週邊組織認識、對話,開啟不同的組織交流。透過本25週年工作過程與訪談中,清楚分出蕭麗虹為工作室的精神領導,及給予營運上宏觀建議的創辦人,她期許:「我欣賞創藝者的本質與能量,他們所散發的價值對社會有一定的影響力,希望有別於其他台灣的藝術村,以往工作室以社區互動、環境生態、跨界合作、教育推廣四大類別。如今,面對轉型、熄燈,將以另類方式輔助藝文工作者,持續育成創意、加深藝術與社會的關係,同時,我們盡所能地協助創藝者的需求,也接受年輕人給我的建議,一起延續工作室的願景。也提醒臺灣的藝文環境,未來需深耕及培養可以勝任國際交流連結的人才,以開啟與外部交流的機會。」
然而,工作室從藝術連結起手,如何定位25年後的組織價值與方向,面對不同背景的人及想法的開放性,如何運用手中串連的影響力與資源穩健自我網絡,開始關注及討論行藝術行動與人才領導力面向。而組織成員將是一大關鍵,從工作室歷年活動事件中,成員的組成及意識也深耕影響及導向工作室中的計畫策畫方向。至今年年中,工作室營運總監洪秉綺、資深專案經理陳彥慈、主任高任翔、社群行銷經理張筱翎,及加入25周年團隊駐村助理莊瑀欣組成,他們不只是行政人員,也需兼顧意見領袖,開啟串連策略的窗口,為入駐工作室的創藝者尋找與發現資源,更要辨別優勢或不足之處來提供協助。工作室前任總監李曉雯提出藝術行政者與組織應落實自我管理與工作規範;針對未來的藝術行政人才,他們需具有國際交流能力,扮演連結國內外組織的角色,靈活地相互學習文化背景與工作模式,資源互通地方式共同合辦國際性專案。竹圍工作室如今也再次聆聽及蒐集創藝者、顧問所給予的建議,持續自問我們應該要做什麼?又沒做到什麼?且透過組成臺灣藝術村網絡,朝向我們不只是倡議藝術價值理念及口碑,更是促成平台連結與人才合作的機會。
2020年,全球面臨著巨大變化,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疫情也影響了臺灣藝文環境,文化部推行相關藝文紓困辦法。工作室的營運方向及行政核心也隨之產生轉變,同步公開宣布階段性任務已完成,駐村空間年底即將熄燈。回首工作室在長期接手各式各樣的計劃下,另一不為外界所知的層面,則是反映著內部人力的長期勞動與付出。加上創辦人與核心成員之間的溝通信任難免不同,形成逐漸離散的向心力,甚是影響團隊營運下去的關鍵。五年如此下來,今年不免面臨一位位成員陸續離開,深入訪談成員們陳述在加入工作室後,逐年追尋自我的生涯目標也累積能力,如今也響往著不同領域發展及獲的新的成就感。成員離職的變化是間接影響著創辦人及工作室的能量,或許也是讓人與組織、空間與社會之間細微關係,彼此停頓休息及沉澱時期,及自省的機會;邁入25年,同時接棒工作室營運的團隊,賦予著新的任務,持續擔任臺灣藝文環境中的創藝推動者。
延伸閱讀
1999年「登陸Y2K!!!」
(http://bambooculture.com/project-related/2819)
2007年「藝術戰鬥營—迷彩裝與叢林」
(http://bambooculture.com/en/node/2817)
2011年「創藝人才養成網:文化創業家進階輔導計畫」
(http://bambooculture.com/news/2531、http://bambooculture.com/project/1912)
2014年「竹圍園丁—種子志工培訓計畫」
(http://bambooculture.com/news/1727)
2015年「Booboo筆記本—竹圍工作室願景交換計劃」
(http://bambooculture.com/civicrm/event/info?reset=1&id=21、http://bambooculture.com/news/2596)
2016年「文化領導者台柬交流計畫」
(http://bambooculture.com/publish/3048)
2016年「社藝流 竹圍大小ㄕˋ」
(http://bambooculture.com/civicrm/event/info?reset=1&id=67)
2017年「藝術行政腦力激盪大會」
(http://bambooculture.com/news/3129)
2018年「觸發改變的創意連結」
(http://bambooculture.com/publish/3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