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戰鬥營—迷彩裝與叢林」活動的策畫是在一個深具遊戲性的活動交流平台中進行,透過這個平台的建立來產生對話與創造的關係。活動目的有三個層次,第一,找出一批具有企圖心與社會關懷的藝術工作者,幫助他們進入藝術發展的各種介面。第二是透過一種遊戲性的集體創思過程,練習相互尊重差異、以及尊重少數而又能彼此協調合作的民主態度,並共同發展、創造。第三,為目前急需創意人才的在地社會找到突圍現況的藝術尖兵,為未來的發展創造更美麗的遠景。
竹圍工作室成立以來,在很大程度為「邊緣、另類、開放性的展演空間」的魅力與能量創造了積極的想像與印證實力,也與爾後逐漸建構台灣藝術生態豐富內涵的「閒置空間再利用」與「藝術村」的操作機制提供有力的參照基礎與 推演元素。
2006年,竹圍工作室空間再次擴充(為四棟建築聚落空間),同時在硬體規模基礎上逐步加強軟體藝術工程的規劃,其中,「藝術農場」的規劃與啟動是其中核心內涵之一。概言之:「藝術農場計畫」著重「藝術生成、養成與流通」的整體觀照流程,將藝術生態看成一處有機的農場經營,並且規劃成:「藝術種子計畫」、「藝術園丁計畫」、「藝術栽植計畫」與「藝術品流通計畫」等系列計畫。本「藝術戰鬥營」屬於「藝術栽植計畫」的系列計畫之一。換言之,「藝術農場計畫」追求所有計畫之間的有機連結關係與其延續性,並非以「短線操作」或「暫時性活動」來面對相關藝術推廣的神聖作業。
台灣的藝術整體生態在竹圍工作室成立的十一年當中起了不小的變化,特別是「藝術相關科系」的大量創設,使得「藝術年輕世代」的人口與當年不可同日而語,加上「藝術展演空間」因「閒置空間再利用」與國內外「藝術村」機制的推行,年輕世代在於「發表空間」的需求與取得上似乎已不再成為迫切與關鍵課題。此外,做為「提拔、挑選」新生代優秀藝術創作者的機制與體制也因「台北獎」、「高雄獎」與兩年一屆的「前衛文件展」,加上國藝會推出「年度策劃性展覽贊助申請」等專案的執行,很大程度均為新生代藝術族群步入藝術專業領域提供不少曝光與競逐的良性空間。
然而,竹圍工作室工作團隊同時也發現到,伴隨上述無論是學院養成,或是競逐機制,某種「同質化、淺薄化」的藝術創作/藝術生產質地正無形地蔓延開來!而我們體認到當下「藝術世界」與「藝術生態」的概念與場域定義已隨同「全球化勢力」滲入「台灣藝術」的整體發展命脈之中。我們憂心的是年輕藝術世代在面對那個更巨大的「藝術世界」與「全球化藝術網絡」,特別是「中國大陸藝術磁吸效應」的競爭與挑戰下,台灣年輕藝術創作者的成功機率究竟多大?
「藝術戰鬥營」的推出,正是針對年輕藝術創作族群而來,並特別以相關藝術學院學子為主要對象。換言之,我們正面肯定了「學院養成資源」的關鍵功效,並且在「學院/養成」與「藝術社會/成功之路」之間搭架起一處別於「獎項」、「策展」卻殊途同歸的藝術創作實務的演練空間。
放遠看,「藝術戰鬥營」或許也僅僅是一場藝術遊戲、一場虛擬的實戰演習?然而,做為藝術體制的「邊緣性格」應該是可以被確定與期待的。「戰鬥營」強調戰場情報的蒐集與實戰能力;戰術與戰略的研擬操作,並且依照「現實條件」生產出最具「戰力」的藝術作品。參與這場戰役的新生代「準藝術家」恐怕要先做心裡的備戰建設。
「藝術戰鬥營」的「顯性師資」包括藝術專業領域的藝評人、策展人與藝術行政管理人等,同時引入具「都市發展」、「社區營造」、「地方社群」、「地方紋理」專業人士共同組合。「顯性師資」的功能與意義重點在於對參與戰鬥營的「準藝術家」做出多面性挑戰、辯論與建議,並非直接處理所謂的藝術創作指導。戰鬥營的「隱藏師資」藏匿在「學員之間」,在戰鬥營期間相互學習與互動中發揮這個「隱藏師資」的強大效益。總體而言,「藝術戰鬥營」強調藝術實戰的實驗與演練,提供學員一處「藝術創作理念激盪、主題性探討與共同成長」的平台與舞台。
在實際的戰爭現場上,「迷彩裝」是為迷惑敵人、躲藏身影,參與者以「喬裝」成「叢林」型態遊走於戰場/叢林之間。然而,喬裝終究無法取代真實、迷彩裝更是不具實質的武器作用或攻擊效能!那與己身同色、類款式的、親切的「叢林」不也可能同時「隱藏著」敵人的蹤影?共同為「叢林」提供了強大的神秘吞噬、消毀力量!
「2007藝術戰鬥營」以「迷彩裝與叢林」做為本計畫活動主題,無非是試圖傳達如同叢林表象般的「藝術世界」表象的幽靜、沒有盡頭,又充滿感動與殘酷的現實指涉。想在藝術的叢林當中愉快的存 活,只有「迷彩裝」顯然的不足夠的。
「藝術戰鬥營」希望能夠針對以上,增強藝術創作者面對藝術叢林的存活能力與實戰演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