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類型限制
尋跡.竹圍創作考古紀(陸)
大餐桌上方的一顆鳥頭造型燈,像是一雙盤旋在上空的眼睛和耳朵,安靜地觀聽著這裡所發生的一切事物。2012年印尼藝術家Arya Pandjalu在竹圍駐村時用紙模做了好幾個鳥頭,並帶著鳥頭到台北各名勝景點打卡,一方面是記錄他的個人小旅行,另一方面也帶著鳥頭宣示自然與環境的生存權。Arya說,他小時候最喜歡拿著空氣槍朝著野地裡的鳥群們四射,長大後,他逐漸了解鳥類在維持生態平衡上扮演重要的角色。他自覺慚愧,自此他把自己化身為鳥兒,試著從牠們的角度看待世界,也影響了他的創作軸線。
尋跡.竹圍創作考古紀(伍)
2016年何灝為竹圍工作室量身訂作,運用街頭藝術的概念,以無構圖方式,追求自然與無限的世界。這件名為《竹圍》的作品,在四片獨立又相連的木板上,用簡單的曲線,創造氣流,代表著自然與環境的氣,一直在竹圍循環流動著。 何灝是一位多產的藝術家,他的作品以繪畫、音樂、小說等不同形式產出,也創辦「ReUSED再造__藝文聲響實驗室」以實際行動來探討藝術的社會實用性。
高灘地與工作室──記2017年水災與災後復原
大水起因於突發猛暴的強降雨,席捲整個北海岸並引致災情,其中最受關注的是有橋梁斷裂的金山,與唯一聯外道路被徹底封住的淡水。其實,竹圍工作室,還有與工作室隔著捷運線相望的BMW服務中心一帶本就是低窪地,只要遇到颱風豪雨通常都會積水至阻礙車行的深度
工作室每季開放 讓民眾看見藝術基地
位於淡水竹圍河濱的「竹圍工作室」,平時是提供國內外藝術家創作的不對外開放空間,特別的是在每一季,舉辦一次工作室開放日,促進藝術家與民眾間的交流。
What a Day ~ 災難的瞬間,有時候就是這麼地令人措手不及
這禮拜五的一場大雨馬上打亂了原本的計畫。上禮拜才帶著BACC基金會的經理Nay結束一連串的台北藝文組織拜訪行程後,準備重回久違不見的辦公桌,一路上一邊聽著2014年台北藝術論壇的講座「氣候變遷與災害:台灣藝術產業的因應措施與策略」……
藝術讓我看見在地生命力
「藝術收藏是我最大的『不良嗜好』。」臉上總是帶著爽朗笑容,說起話來中氣十足的蕭麗虹,幽默地自我介紹:「很多女生都把錢花在包包和衣服上,但我只喜歡買藝術品。」
尋跡.竹圍創作考古紀(肆)
一進大門,地板上踩到的是巫義堅的作品《文件十四》。2001年巫義堅在工作室的廣場上用紅磚、水泥等材料,以編年的順序、注音和拼音構成的符號組合,將1996-2000年曾在工作室創作或發表的藝術家的姓名逐一排列,整個地板空間被函化為一個具有書寫集體記憶、回顧歷史的觀念場域,成為一件「藝術介入空間」的真實作品。
2017竹圍工作室春季開放日【穀雨始、萬物生】札記
這次的工作室開放日,最不同以往的是,往常被藝術家視為秘密基地的後花園開放了! 過去的後花園成為前院,進入工作室的第一印象從水泥地、鐵皮屋改為滿眼綠意的生態池、野桑樹,讓前來的朋友從另一個角度觀看工作室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