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圍工作室二十五週年

藝術行動做為生態永續的實踐——竹圍工作室的1/4世紀歷程

September 20, 2019

藝術行動做為生態永續的實踐 ——竹圍工作室的1/4世紀歷程 文|董佳昀 工業革命後隨著經濟和城市的擴張,人們漸漸意識自身環境所面臨的困境。臺灣經歷60年代起的工業化發展,1980年代開始,生態保育意識逐漸抬頭,除了自然保護園區與國家公園的設立,民間伴隨著數起公害污染事件,環境運動漸起,亦催生環保團體陸續成立。在藝術領域,1987年解嚴後,隨著社會風氣逐漸開放,自海外留學返臺的藝術家,將環境、地景、生態藝術的概念帶回國內;當時,探討環境議題作品開始往戶外大型裝置發展,美術館不再能夠滿足創作者的實踐。1995年成立的竹圍工作室(以下簡稱工作室),在此背景誕生,提供相對美術館開放自由的實驗空間,隨後亦開啟對生態環境的關心,藉藝術開展提問,以藝術行動回應議題,期盼借助社會參與力量,與跨領域和在地合作,共同實踐永續的生態關懷。

In Art We Care: 生態永續的行動 工作坊

September 01, 2019

生態與環境永續議題,是竹圍工作室長期關注議題的重要指標。從進駐藝術家,到工作室自行發起活動,以環境藝術教育重啟感官、強化社區連結,出版相關刊物、推廣概念擴散,藝術工作者投入生態議題的策略有其獨特樣貌。在25週年計畫中,我們將以研究回顧與案例盤點過往工作,並在交流工作坊中,邀集相關單位的工作者,和我們一起探索這個議題的概念、實踐與推廣模式,交流討論以行動計畫跨域對話與推廣的諸多可能與挑戰。

訂閱文章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