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文章

從一溪到條一座山 樹梅坑溪在靜宜

專欄文章分類: 
社區報第16期
Tag: 
靜宜大學
吳瑪悧
環境保育
iDO
藝術領域分類: 
環境藝術

文/李曉雯

這場姻緣起自於一場演講。

靜宜大學智慧生活創新創業育成平臺計畫主持人劉仲倫在宜蘭參加了國際社造研討會,聽到吳瑪悧以《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說明藝術進入社區的挑戰,覺得很不可思議。在一個都會型的地區進行藝術介入,以藝術行動擾動社區引起地方居民對環境生態的關注,是一個長期的挑戰和承諾。會後,靜宜團隊前來竹圍工作室探訪,想要了解更多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的歷程和後續發展,並且邀請樹梅坑溪團隊前往靜宜大學iDO培力基地展出,讓學生了解其中的動人故事和實際運作情況。

校園不再安全 環境先給你警訊

工作室除了把《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的展覽送進靜宜大學之外,更期待以這個計劃為出發點,讓學校師生與當地的校園環境發生更強烈的關聯。在iDO培力基地的協助下,舉辦了環境藝術工作營,以靜宜大學為空間場域,重新認識校園裡的每一顆花木、每一塊土地。

iDO培力基地是集結靜宜潛力知青、激盪社服熱情、提供微型創業後勤支援的開放空間。這裡的育成小組協助師生開創具利他精神的創意企業,發展新型態的社會行動。雖然學校內沒有溪流,但每當下大雨,位在山坡地的校園,到處可見「滾滾泥水向下流」,學生看到這樣的現象,並不知道環境發生了甚麼事。這兩年因為大肚山不斷被開發,許多地基逐漸被開挖,山坡上的水土保持不做,山坡下的居民就遭殃。藝術家楊智富帶著11位學生,利用4個假日走訪學校各角落,重新認識學校的山、土、樹、景、人。同學們也表示,雖然每天在校園中遊走,但如果沒有老師的說明,並不清楚校園裡有如此豐富的自然資源和環境議題。

發現環境 給學生更多創意

體驗校園之後,學生們回到iDO基地,開始討論如何透過藝術作品的設計喚起其他同學對校園、對自然、對環境的關注,他們發展出兩個大型的藝術計畫《地球溪•惜地球》和《你不是過客》,分別裝置在校園的山坡地上和草叢裡,利用隨手可得的樹枝、石頭、水、土作為藝術創作的材料,把對於環境自然和校園生活的想像轉化為實際的裝置創作,引來其他同學的關注。年輕學子使用當代的語彙與同校生們互動,他們邀請過路的同學寫下對校園環境的心情,也舉辦了cosplay變裝相片上傳FB的「^.<」活動,抓緊機會談論人們與環境之間的關係與互動影響。

配合iDO培力基地辦理的「青創世代—青年創業X社會創新」研討會,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展覽在12月5日開幕,靜宜大學唐傳義校長特別提到,年輕人的創意十分豐富,透過實作的過程,把創意轉換成行動,每個人都有能力參與社會工作,共同為新創世代努力。這個展覽把樹梅坑溪的經驗帶到大屯山,讓行動在校園裡發生,也期待未來有更多的行動在你我的生活場域裡發生。

展覽資訊:
展覽:從一條溪到一座山
展場:靜宜大學宜園三樓iDO培力基地
展期:103年12月5日-104年1月26日

相關專案: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