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文章

自西螺歸來:在地養分的永續經營 專訪「關渡國際自然裝置藝術季」台灣藝術家李蕢至

專欄文章分類: 
社區報第15期
Tag: 
72ART
李蕢至
生態藝術
《島嶼》
藝術領域分類: 
環境藝術

文/賴佳翎

目前在關渡國際自然裝置藝術季展出作品《島嶼》的藝術家李蕢至,談到2012年在雲林縣西螺長達一年的駐村創作,他說:「那又是一個很長的故事了。」

當時,李蕢至應螺陽文教基金會執行長何美慧之邀於西螺進行長期藝術駐地,在雲林縣西螺鎮延平路 72 號進行駐地創作,並取名為「72ART」。有別於一般的藝文推廣方式,藝術家的駐村如果要在當地達到一定程度的感染力,凝聚社區居民的情感就是很重要的任務之一。

李蕢至除了就地取材於戶外空間的駐村作品,也發起為期 6 個月的「街區游牧之藝術生境」藝術運動,與母校台藝大的在學藝術系學生合作,分批帶到西螺來一起參與駐地創作。藉由空間藝術整建的方式來連結西螺鎮當地的空間與居民,在老街週圍進行藝術計畫,將許久未經整理的荒廢地改造成一個能夠提供旅者居留休憩且兼具藝術展演功能的「藝術野營地」(Camping Garden)與藝術游牧運動。

無論是訪談、展覽還是地景藝術,一位藝術家駐村的過程看似有限且有既定模式可循,然而,在不同環境、時空下,與不同的社區居民相遇、對話或互動的機會,所創造的經驗其實是獨特而充滿想像力的。

李蕢至透過西螺駐村的經驗,向我拋出了一個更進一步的思考,即「商業展和藝術展的差異是什麼?」當我們談到「文創」時,我們要談的是文化還是創意,而展覽作品帶來的價值會在展覽結束以後也隨之消失嗎?他認為,有別於商業展的樣板複製,框限了作品可能發展的形態,「藝術展的作品、問題意識卻是需要持續探討的,比如作品在一年後可能會是什麼樣子?」

就像社區營造這件事,「如果中斷個一兩年,很可能前面的努力都會因此消失殆盡」,而這並不是幾個藝術家能夠靠個人的投入去彌補的。回顧西螺駐村,李蕢至認為基金會在背後的支持與推動非常重要,由此連結到藝術家、策展人和社區居民之間的交流,共同經營這塊土地的人為社區自發性地付出更像是「舉手之勞」, 一點一滴地培育在地的養分,在此之後的藝術家也將延續活化西螺的精神,去關注藝術行動在日常生活萌發的能量。

正在抬升的《島嶼》

對於非藝術專業背景的社區居民,可能會怎麼解讀藝術?李蕢至談及過去在西螺駐村的經驗,認為如何帶動社區居民對藝術價值的想像是很重要的,當藝術作品無法以金錢直接衡量價值時,還可以如何發揮感染力?

近期展出的《島嶼》是藝術家李蕢至從芝山岩移植到關渡自然公園的漂浮土地,連根拔起地懸浮在水生池上,也暗示著台北盆地的演變過程,李蕢至以此作為「Meander」的系列作之一,藉由彎曲的能量訴說土地與人之間微妙的關係。

透過生態藝術的理念,藝術家就地利用素材回應生物與環境之間的關係,並強化對環境保育議題的關心,讓周圍居民開始聊聊那些與自己切身相關的議題──我們所處的環境發生什麼問題、可以怎麼解決。

小檔案:
作品名稱:《島嶼》
藝術家:李蕢至(台灣)
展出地點:芝山文化生態綠園(台北市士林區雨聲街120號)
展出時間:至2014年12月31日止

相關專案: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