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文章

尋跡.竹圍創作考古紀(肆)

專欄文章分類: 
電子報
Tag: 
尋跡
藝術領域分類: 
無類型限制

《文件十四》

藝術評論人黃佩蔚曾說,竹圍工作室是一個隨便走都會踢到藝術品的夢工廠。

果真,一進大門,地板上踩到的是巫義堅的作品《文件十四》。2001年巫義堅在工作室的廣場上用紅磚、水泥等材料,以編年的順序、注音和拼音構成的符號組合,將1996-2000年曾在工作室創作或發表的藝術家的姓名逐一排列,整個地板空間被函化為一個具有書寫集體記憶、回顧歷史的觀念場域,成為一件「藝術介入空間」的真實作品。

閱讀這些符號的方式非常特別,最佳的觀賞點是站在工作室門外、靜止的淡水線捷運車廂裡、由高處俯視。對於習慣閱讀漢字的我們而言,拆解與拼讀注音成為一種腦力遊戲,在辨識符號、讀音、聯想文字的過程中,歷經圖像記憶、音韻組合、還有聲調的拿捏,即便可以唸出注音符號所拼出來的音韻,也不見得可以還原這個聲音所代表的文字。換個角度來說,這件作品成為一件名符其實的「聲音藝術」,觀者必須用默念或是念出聲來,試圖拼出符號所代表的音與字。這種趣味成了拉近藝術家與一般民眾的最佳工具,更是向外國藝術家介紹台灣漢字系統的入門作品。

若從捷運車廂裡往外看,這些由紅磚拼出來的符號成為一種特殊的視覺圖騰。15年前的竹圍工作室,附近算是空曠,這件座落在私有土地上的大型公共藝術,成為視覺焦點,使得往來的民眾在不經意的情況下,讓藝術作品跳進了他們的眼眶。

巫義堅1998年從西班牙留學歸國,以「藝術介入空間」的方式進行與環境和社會意識的互動。他習慣以文件系列為名,作品沒有名稱,只有代號,希望觀眾直接進入藝術空間,直接領悟作品本身要創造的藝術情境。除了《文件十四》之外,他在竹圍工作室還創作了《文件六》和《文件九》。他說,每件創作都是他回應空間帶給他的感覺,竹圍工作室很特別,無法具體說出它的空間特色,但是這裡所乘載的材料、結構、氣氛、時間感、自由度、人的流動等,以及周遭近山、近水的環境都會影響到他在空間裡選擇創作的題材和思考。耐人尋味的空間會帶給藝術家不同的感覺,透過藝術家的創作轉化空間裡的各種元素,帶給民眾耳目一新的美感經驗。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