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文章

尋跡.竹圍創作考古紀(陸)

專欄文章分類: 
竹圍大小事
Tag: 
尋跡
Arya Pandjalu
藝術領域分類: 
無類型限制

《鳥頭人》

竹圍工作室裡最熱絡的地方就屬第三棟裡的「買杯」了,進入買杯除了吃飯、閒聊、餵蚊子之外,大餐桌上方的一顆鳥頭造型燈,像是一雙盤旋在上空的眼睛和耳朵,安靜地觀聽著這裡所發生的一切事物。

這顆鳥頭是印尼藝術家Arya Pandjalu在2012年駐村時所留下來的作品之一。在Cementi Art House推薦下,Arya 在竹圍待了一個月。他用紙模做了好幾個鳥頭,並帶著鳥頭到台北各名勝景點打卡,一方面是記錄他的個人小旅行,另一方面也帶著鳥頭宣示自然與環境的生存權。

Arya說,他小時候最喜歡拿著空氣槍朝著野地裡的鳥群們四射,總覺得這些活蹦亂跳的小動物非常煩人,愛吃農作物、吵雜愛講話,又會亂拉屎。長大後,他逐漸理解生態系統中的物種關係,了解鳥類在維持生態平衡上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他自覺慚愧,自此他把自己化身為鳥兒,用這些飛行動物的造型,試著從牠們的角度看待世界,也影響了他的創作軸線。

2008年Arya開始以「鳥頭人」進行創作。一手拿著槍、掛坐在椅子上的鳥頭人,似乎在等著獵物出現。Arya知道不僅是他的空氣槍造成了其他動物的痛苦,而是整個自然界都在承擔著人類所造成的可怕後果。原先,鳥頭人只出現在Arya的畫作、雕塑裡,2011年Arya試著把鳥頭戴在自己的頭上,像鳥一樣擺動雙臂、在地上跳躍、覓食、大聲歌唱、躲避危險,逐漸地他把自己與鳥合而為一,戴著鳥頭進出公共空間,接受路人的異樣眼光,藉此進入另一種生命體的思考結構裡,強迫自己用另一個身分來看待自然和環境。

Arya選擇創作的材料多以可分解的素材為主,例如紙、天然染料、木、竹、纖維等,這些鳥頭雖然是利用廢紙翻模所做出來的,但外表看上去卻非常結實、穩固、可以放很久。他說小時候最常接觸到的材料就是"紙",這種材質可塑性高,適合用來玩立體造型。紙本身的素材來源也很精彩,不同的纖維結構會讓色彩和顏料產生出豐富的變化。2012年Arya在工作室駐村期間,他進行了一場有趣的工作坊,讓參與者全身躺在大面紙張上,擺出各種自己覺得舒服的姿勢,用碳粉和身體來玩創作。

2014年在雅加達BIASA藝術空間裡的個展"Garden of Delight"裡,他把鳥頭拿下來,用他自己的身體塑型,把人嵌入自然植物裡。他不把自己定位為環境行動者(environmentalist),而視自己為「連結自然的平常人(connector with nature on a personal level)」,日常生活中的種菜、煮食、洗衣等各種微小事務中,都帶著環境友善的思考和反省在進行。這種生活態度也影響了Arya後期的創作發展。

2015年Arya受邀來台,參與「憩桃工廠趣─藝術駐地計劃」,與當地居民完成了共創作品《移動的生活》;2017年在東海岸大地藝術節中,以南竹湖部落做為進駐地點,創作了《捕風,捉雨》。Arya說,創作絕對不是個人的事,創作必須貼近土地、貼近生活、貼近社會,這樣的作品才能感動自己、打動人心。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