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文章

關於社區報的停刊與復刊

專欄文章分類: 
社區報
Tag: 
《樹梅坑溪•阮ㄟ報》
藝術領域分類: 
無類型限制


社區報為什麼停刊?

還記得2013年6月,「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的展覽剛在台北當代藝術館落幕,我們在竹圍工作室的大廣場上辦了一次流水席,宴請所有參與藝術行動的夥伴們,也一起回顧了2年的計畫過程。活動結束前,竹圍國小前校長胡駿豪跑來握著我們的手說,希望這樣以竹圍地區為主角的計畫能持續發展下去。當時我還拍著胸脯說,「好的,我們也希望能將這兩年在竹圍和樹梅坑溪流域所獲得的訊息和感動繼續用文字傳寫下去,讓更多竹圍人認識腳下這塊土地。」

我們利用暑假開始學習編製社區報,2013年9月正式發刊,以每個月2000份在竹圍、淡水地區流通。感謝社區內的大哥大姐們,還記得阿忠哥特別做了紙盒子,讓我們把社區報送進到各公寓大廈裡;早餐店和咖啡店的店家們也非常慷慨,讓社區報直接展現在讀者眼前。最辛苦的應該是竹圍工作室的編輯團隊,包括志工祺婷、自如、佳翎、君茹,和主力軍佳珊、彥慈等人,每個月都跟截稿的死日期搏鬥。

2016年5月「樹梅坑溪˙阮ㄟ報」的主編們提出了暫時終止的想法,最主要是每個月出刊的壓力實在是太沉重,同時又有許多其他創作計畫正在進行,加上有點江郎才盡,總是不滿意社區報的模式但又不知道從何改起,因此就在藝術家林正尉以「紙上博物館」的計畫,讓社區報在最顛瘋的狀態畫下句點。

沒多久,淡江大學建築系黃瑞茂老師發現了這個實況,他從「都市主義的戰術佈局」帶著我們重新分析社區報的定位和走向,進行議題盤整,他發現多半的報導以生態為名,在竹圍進行實踐,這也是竹圍工作室以社區報這個載體所表達的價值觀。對照都會區實質環境的發展歷程,形成架構,這是一趟「學習之旅」,透過報紙的編撰,我們向竹圍學習。下一步的工作重點會是甚麼呢?阿茂老師認為這個過程重新定義了藝術的作用,這份報刊也成為「藝術介入」的具體內容。做為一個藝術團體,最積極的作為也許是成立地方型的「智庫」,以民間的力量,細水長流的陪伴社區,為地方書寫記憶、留下記錄,匯流成屬於地方的歷史。

社區報為什麼復刊?

黃瑞茂老師徹頭徹尾的分析這份社區報之後,提出了一些建議:(1)竹圍工作室不太高調的去談文化治理,但透過務實的累積和作為,將許多藝術、環境、社區、教育等不同的事情串在一起,這種串連的能力可以瞄準下一個行動。(2)社區參與的意義在於「行動與想像力的動員」,如果社區報做為社區參與的介面,所設計出來的計畫要更務實,要有行動意識和承諾。(3)「藝術介入」已發展成為「生活實驗」,當面對真實世界時,每一個計劃都應是跨領域的合作,更重要的是與居民一起工作。

這個小結論一直在我們心中打轉著,近3年的社區報完成了23期,雖然不是期期盡如人意,但也真的用心在做。還記得有一次收到讀者來電,看到我們報導寫春聯的故事,一位老伯伯特地送毛筆給我們,希望能繼續在社區裡推動寫書法的活動。還有一位老師在路上遇到我,特別討論起「生態廁所」,這都是在社區報裡的話題。藉著社區報在竹圍地區發送,我們也認識許多友善居民,像是會自製樂器的林大哥,後來也牽成了與竹圍高中的合作。還有大竹圍助紮團也透過社區報關心竹圍附近的流浪狗兒,拉近了我們跟這些鄰居們的距離。我最喜歡的單元是鐵桃老師的手繪版,日常的心情故事加上淨美的圖稿,總能引我進到小小的幻想世界裡。

「樹梅坑溪.阮ㄟ報」從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向外延伸,談藝術、談生態、談社區參與、談河川整治,凡是跟竹圍有關的事就是樹梅坑溪流域的事。這條小溪流60年前滋養了竹圍的土地、60年後成為竹圍的下水道,她沒有叫苦,只有默默的傾流著。60年前竹圍人靠這條溪流生活、60年後竹圍人不認得這條溪流,她沒有發聲,只能靜靜的等待著。再次翻回第一期,發刊辭上寫著「希望透過社區報發掘在地的人、情、事、故,相信長期累積後,一定能為竹圍累積出豐富的內涵。社區內臥虎藏龍,住有各種專業的達人以及對社區關心的民眾,希望這份刊物能拋磚引玉,鼓勵更多的在地人參與在地事。」我們復刊了,只是想把初衷繼續做下去。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