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游筑鈞
攝影/竹圍工作室
編輯/竹圍工作室
竹圍工作室於2018年5月6日舉辦了「永續藝術國際合創論壇」,邀請來自台北國際藝術村總監李曉雯擔任主持人,講者則邀請竹圍工作室營運總監洪秉綺、英國人才培育平台 The Field 總監 Sholeh Johnston、泰國護樹團體BIGTrees Project共同創辦人Anunta Intra-aksorn及新加坡藝術團體Post-Museum,搭配四位與談人—「廢青不廢」創辦人楊芳宜、原典創思規劃顧問有限公司副執行長施佩吟、藝術家陳泓易,以及策展人邱俊達。論壇主題包含「文化政策與全球環境永續行動」、「廢棄物的春天」、「第五元素:土、水、風、火與心」、「城市實踐:流浪計畫、都市實驗與另類經濟」。
「觸發改變的創藝連結」論壇5月6日於華山1914文創園區中的拱廳舉行,從一側大玻璃窗,一眼就能看見綠樹與初夏的好天氣。本次論壇邀請來自英國、泰國、新加坡、台灣的四組講者對談,來自不同背景:環境組織、城市社群、社區規畫、藝術空間、策展人、藝術家,以各自領域的工作經驗分享與對談,希望能給予彼此更多面向的支持、刺激與鏈結。
Sholeh和施佩吟這組講者,對在地生活改造、社群連結、與影響政府政策,有豐富的實務經驗,並認為藝術家的能力在於將問題突顯、變得可見。Sholeh提出的核心問題是:面對氣候變遷、地球資源耗竭,我們如何行動?如何拉近現狀與理想的距離?在經過許多事前研究,與科學家、工程師等不同領域的專家合作,創造新產品、新程序、新連結、新價值,才能引導安於現狀、害怕改變的人們,開始嘗試更接近「環境永續」的生活方法。進而提供給執政者一個可行的新方案,從文化政策端發揮影響力。
施佩吟對社區經營的概念是「地方創生」(Place making)。在進入社區工作之前,面對社區、不同社群、政府決策者多方的立場,她同樣需要事先做研究圖表(mapping),了解社區內不同群體的運作結構。然後才在社區內尋找空間,作為匯聚居民的據點。就算是畸零地、小面積公共空間的運用,也可能改造成為街角令人眼睛一亮的藝術角落。在據點持續製造活動,邀請大家一起來。
以Sholeh的話做為小結:「認識你的價值,可以如何去做改變。除了盡情發揮創意之外,測量你可以製造的影響力有多少。」
竹圍工作室與楊芳宜有過多次合作。最近一次是3月於北美館廣場的《聰明的消費》演出,探討當今過量的消費如何影響環境生態,結合塑膠袋編織X舞蹈X落羽,現場邀請觀眾參與演出。
楊芳宜近期以塑膠袋編織,作為與民眾連結的方式之一。她也創辦「廢青不廢」組織,宣揚「No waste零廢棄」的概念,針對老人、小孩、青年設計專屬於他們的參與式活動,「零廢棄」也能貼近人們的生活需求。例如帶領學校媽媽們用回收旗幟製成提袋,沒想到動漫展旗幟上的花樣讓提袋大受小孩歡迎。
洪秉綺則介紹竹圍工作室如何長期以環境藝術介入社群,工作室至今仍與生態與工程專家、社區大學組成樹梅坑溪小組,每月定期辦理走溪、小組聚會,今年10月將會有《樹梅坑溪學校:報告土地公》的系列合作活動與論壇。她也介紹來過竹圍工作室的駐村藝術家們的成果,這些藝術家們通常不只在工作室裡埋頭創作,他們的藝術行動與環境、與人交織在一塊。包括新加坡偶戲團「十指幫」撿拾樹梅坑溪中的廢料,做成以此溪為題的偶戲表演;Lua Rivera研究鳥類生態、以回收布料仿製成能讓人進入體驗的鳥巢裝置等。
Anunta致力於大樹的保存、教育推廣,設計以樹為本的產品,並將所得回饋當地。她以大自然中五元素各自的屬性,建構出一個生態系統般、有機的永續觀點。分別是:「土」代表在地(localism)、「水」能柔軟的匯聚故事流(story flow)、「風」的流動締造網絡連結(networking) 、「火」的動能開創影響力(impact) 、「心」時時提示核心概念(the core)所在。Anunta對樹、對大自然,有種發自內心的「生命共同體」的連結感。她強調:「We are not owner ; we are creator.」我們不是擁有者,我們同樣是生態的一環。
陳泓易分享他在台灣海岸線等地植樹的多年經驗,改變往往發生於危機,例如在颱風之後,當地人們開始接受他的植樹計畫。他也和學生回收美術館每次展覽後,拆卸下來的廢料、大量板材,蓋成戶外小屋,團隊在過程中凝聚起來。陳泓易和Anunta一致認為,種樹不是最難的,最難的是這些樹如何長大,沒有當地人們對樹、對理念的認同,種下的種子也難以存活。
Jennifer Teo 和 Woon Tien Wei兩位Post-Museum(以下簡稱PM)的創辦者,當初創立PM,並不是為了建立藝術中心,而是想要創造網絡(net work)。Jennifer說:「如果沒有創立PM這個據點,我們不會認識那麼多在地夥伴。」他們也認識到藝術的限制,以及與不同領域合作的重要性。PM後來收掉租處,轉以游牧的方式進行,也就有了後來吸引許多民眾自發參與的自由市集:Really Really Free market (以下簡稱RRFM) 。RRFM有幾個條件:自由參與、沒有任何東西被出售、慷慨分享的心。在RRFM,參與者不依賴當今資本遊戲制定的價錢,而有機會重新定義各個人事物的價值,增加人與人的互動與連結。
邱俊達提出了關鍵問題:我們需要什麼樣的城市?還是我們其實是被城市實踐出來的?若缺少意識、與持續的批判,我們很可能是後者,被動的被城市的各種規範(包括文化)吞沒。
最後的問答時間,來賓與講者熱烈討論作為當地居民、藝術家、行動者、介入者,如何相互參與、串聯?不斷再利用、再生產是為了什麼?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短期倡議行動能喚起長期的改變嗎?論壇尾聲,曉雯以本次論壇主題〈觸發改變的創藝連結〉(Creative Collaboration as Catalyst for Change)中的「觸媒(catalyst)」一字作為總結:我們並不是固定的、本質性的,而是流動的、居間的觸媒,雖然不是最能顯現結果,但扮演了催化的重要角色,啟動一連串反應,讓改變的契機能夠持續發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