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土地公上學去:2018竹圍工作室秋季開放日系列活動
跟著土地公上學去:2018竹圍工作室秋季開放日系列活動
神明也要上學嗎?當然要啊!
時代的浪潮襲來,人的思維要改變,神明也不落人後,祭祀儀式的花樣不斷推陳出新,神明們看顧黎民百姓的心依舊始終如一。
惦念著土地,竹圍的土地公們看著竹圍從田地改為工廠,再變遷成如今的城市,如意椅上的土地公,總不改其面容,微笑傾聽眾生的訴求。然而,面對大環境的改變,眾生遇到的問題也變多元了,怎麼辦呢?沒關係~歡迎大家一起和土地公來「在職進修」,和祂一起想辦法!
跟著我們去走溪、聽講座、玩工作坊、看展覽,聊聊你所認識的樹梅坑溪(大坑溝),讓駐村藝術家們的創意發想打開我們的視野,也想像在這個城市不遠的未來,我們想讓土地公們看見什麼不一樣的風景。
「跟著土地公上學去:2018竹圍工作室秋季開放日」系列活動,將串聯你妳我我祂她他,還有鄰近的藝文單位、社區團體,一起探索這片土地山河!
* 點下方連結查看或報名各類活動
→竹圍境域創作展←
→樹梅坑溪走讀趣← 報名走讀 (開新視窗)
→樹梅坑溪學校系列工作坊← 報名工作坊 (開新視窗)
→大坑溝流域講座← 報名講座 (開新視窗)
竹圍工作室官網|http://bambooculture.com/
活動聯絡資訊|info@bambooculture.com
|02-88093809 陳小姐
///指導單位:文化部
///主辦單位:竹圍工作室
///協辦單位:樹梅坑溪守護聯盟、淡水社區大學、
///贊助單位:臺北市政府文化局、北區環境教育區域中心
///感謝名單:新北市河川生態保育協會、台灣永續聯盟、
我的世界,我的自造公園──竹圍國小3D藝術共創成果展
期間:9/22(六)~10/21(日) 地點:竹圍工作室 星埕
Maker高任翔 帶領竹圍國小9位學生,在半年的時間,學習3D列印的原理,從結構、擠出到效應器如何運作、實際操作切片軟體、不同形狀的模型怎麼印等;學習建模的技術,使用免費開源的FreeCAD作為建模軟體,從畫平面草繪、填充、挖孔、旋轉成形、掃描成形、混成等功能及應用;學習如何設計思考,畫心智圖、創想、三視圖手稿等。
根據網路資料,截至去年底全台有罐頭塑膠遊具的公園數量近3000座,但特色公園僅不到30座,因為預算因素,一組10多萬即可完成的罐頭塑膠公園顯得快速又方便,各地的磨石溜滑梯一座一座消失,鞦韆越來越少,卻忽視了兒童體能發展及探索需求。
時逢竹圍國小響應政府政策,將校內的罐頭公園改建成為新的特色公園,遊樂設施變的多元多變,不再只是塑膠樓梯塑膠溜滑梯,故藉此機會和學生一同討論,對他們來說,遊樂場內應該要有那些元素?並讓他們自由發想,創造出屬於他們獨一無二的遊樂設施,建模後再透過3D列印將作品印出,並搭配卡紙插畫進一步點綴,共創出一個屬於他們自己的樂園。
樹梅坑溪走讀趣(夜):親子夜觀生態走溪
09/29(六)19:00-21:00
「樹梅坑」是竹圍地區山坳處早期的地名,形狀就像個大湯匙,
這片土地以歲月匯聚成樹梅坑溪,承接流域裡的美麗與哀愁。
樹梅坑溪走讀趣(夜)將帶領親子家庭,實地走訪樹梅坑流域中游段,進行夜間生態觀察與記錄。在月夜、星空與涼風的陪伴下,我們將從都市與森林的交界處開始,一步步往溪的上游走去,沿著小徑漫步悠遊,尋覓夜間生物的低調身影,親身體驗生態的喧嘩熱鬧及生命的原始感動。
講者介紹:
林柏昌 老師
荒野自然名「大笨蝶」,現為自由生態工作者。因高中社團啟蒙與生態結緣逾二十年,致力生態觀察、攝影教學、環境教育、生態旅遊。現任北投、淡水、中正社區大學生態課程講師。〈與孩子探索自然〉親子生態課主持人。
活動路線:
樹梅坑溪中游段─樹梅坑中游─樹梅坑橋(終點)
注意事項:
1. 本活動為親子活動,請確定親子都能參與再行報名!
2. 考量夜間活動風險較高,本活動上限為25人(竹圍地區家庭優先)
3. 請自行前往集合地點
4. 自備物品:手電筒、長袖衣褲、防蚊液、觀察盒、雨鞋(有穿最好)、雨具
樹梅坑溪走讀趣(日):竹圍後花園自然觀察
10/13(六)08:30-12:00
「樹梅坑」是竹圍地區山坳處早期的地名,形狀就像個大湯匙,
這片土地以歲月匯聚成樹梅坑溪,承接流域裡的美麗與哀愁。
樹梅坑溪走讀趣(日)將帶領大家站在高崗處、分水嶺上遠眺山系,往南欣賞關渡平原、往北觀察竹圍河谷的山水風情。隨著腳步往山下移動,我們也會沿著溪流一一介紹周邊的植物與環境生態,讓大家認識竹圍的後花園─樹梅坑溪(大坑溝)流域的美麗。
講者介紹:
葉淑蓮 老師
中山社區大學「綠色行腳」講師
士林社區大學「心饗自然」講師
中正紀念堂悠遊城市綠洲講師
寶島客家廣播電台主持人
自然步道協會理事長
活動路線:
從北藝大散步到樹梅坑溪(竹圍大坑溝)匯流淡水河(6公里)
注意事項:
1. 為維持導覽品質,請預先報名、並保留在地優先參加名額。
學校是個遊樂園─ 動腦共創工作坊(一)
09/23(日)14:00-16:00
樹梅坑溪學校,並不是一所真正的學校,是以溪流為教室、以土地為師的學習方法,提出溪流與人們之間另一種可能的互動關係。而在流域學習中不同的議題與知識系統,則如同學校當中的各種科目,只是,這些科目之間彼此緊密相扣、互有關連,需要用更寬廣的視野來學習。
而樹梅坑溪學校的師資群,也並非只有各領域的專家學者,每一個人都可以分享他們與溪流之間的生活觀察與知識,這所學校可以自由自在的跨領域,用更直覺、更貼近生活的方式學習,一同找到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方式。
這兩場工作坊,將邀請對於流域學習有興趣的你/妳,一同動腦思考如果學校是個遊樂園,會是什麼樣子?我們要學習的是知識還是思維方法?最重要的是,怎麼讓學習跟遊樂一樣,能吸收新知又能提升學習動機,好學又好玩?
歡迎一起來翻轉學習!
講者介紹:
李曉雯 老師
現任台北國際藝術村總監,曾任竹圍工作室研發總監,期間參與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之執行。
活動流程:
13:30-14:00 開始報到
14:00-14:30 簡述樹梅溪學校的創校背景、歷程和願景
14:30-15:30 課程設計與分組討論
15:30-16:00 綜合討論
活動地點:
民生活動中心 地下1樓大禮堂(新北市淡水區民生路27號 B1)
備註:
第一場次課程設計將以自然科學、環境科學、數學為分組題向
學校是個遊樂園─ 動腦共創工作坊(二)
10/06(六)14:00-16:00
講者介紹:
李曉雯 老師
現任台北國際藝術村總監,曾任竹圍工作室研發總監,期間參與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之執行。
活動流程:
13:30-14:00 開始報到
14:00-14:30 簡述樹梅溪學校的創校背景、歷程和願景
14:30-15:30 課程設計與分組討論
15:30-16:00 綜合討論
活動地點:
民生活動中心 地下1樓大禮堂(新北市淡水區民生路27號 B1)
備註:
第二場次課程設計將以社會、歷史、語文為分組題向。
跑!跳!碰!竹圍街頭運動會─空間遊戲工作坊
10/20(六) 地點:觀海極品 社區廣場(近全聯福利中心)
講者介紹:
Cut and Rescue(印尼藝術團隊)
Cut and Rescue 是雅加達的藝術團隊,使用各種媒介來創作,包括圖像和文字拼貼、聲音和視頻片段,以及實驗性和表演性的互動等。這次來到台灣,將會以回收材料結合當地的運動和遊戲,透過比賽和合作溝通的方式, 邀請參與者運用共同的方法來實踐共同的目標。
「竹圍生態誌─樹梅坑溪踏查筆記」分享講座
09/28(五)19:30-21:00 地點:畸零地工作室
源自小坪頂的樹梅坑溪於淡水竹圍捷運站旁注入淡水河,原為在地人稱「大坑溝」的無名小溪,因流經竹圍「樹梅坑」而近年得名,流域雖不廣長卻為昔日在地居民灌溉、飲用的重要水源。
2013年七月起,我與社區大學的學員開始進行生態踏查記錄工作,從河口上溯至源頭走訪樹梅坑溪流域之濕地、住宅、農地、畜牧、野溪、埤塘、森林、水圳等多樣棲地環境,觀察記錄蝴蝶108種、蜻蛉20種、兩棲類17種、爬行動物13種、鳥類38種、蟹類7種以及種類繁多昆蟲、蜘蛛及未鑑定記錄生物。用心體會與感受,您才知樹梅坑溪的精彩與豐富超乎人們的想像……。
講者介紹:
林柏昌 老師
荒野自然名「大笨蝶」,現為自由生態工作者。因高中社團啟蒙與生態結緣逾二十年,致力生態觀察、攝影教學、環境教育、生態旅遊。現任北投、淡水、中正社區大學生態課程講師。〈與孩子探索自然〉親子生態課主持人。
訪織竹圍:以樹梅坑溪踏查回顧在地發展故事
10/05(五)19:30-21:00 地點:畸零地工作室
講者介紹:
陳建志老師
與談人:
畸零地工作室/徐孟榆
南民工作室/謝德錫
樹梅坑溪(大坑溝)的童年往事─我們都是喝這條溪的水長大!
10/12(五)19:30-21:00 地點:雅加達早餐店 2F
你是竹圍人嗎?
噢不,我是近幾年才搬來的。
噢不,我是來這邊讀書的,現在租房子。
或許定義中的竹圍人,沒有那麼嚴格。
每個人對於自己生長的地方總有多一點的眷戀,
但隨著後來的遷徙,今日的他鄉,也許會成為未來的新故鄉。
在竹圍,樹梅坑溪曾經是民生用水的重要來源,喝著溪水,也用溪水洗衣服。
看看現在的溪水,我們可能很難想像,人的生活原來可以跟溪水那麼近!
我們邀請了兩位從小在竹圍地區生活、也在這裡工作的在地朋友,分享他們過往和這條小溪─樹梅坑溪(竹圍大坑溝)的童年往事,帶著我們重新認識竹圍。
引言人介紹:
陳建志 老師
現任台灣永續聯盟秘書長、台灣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理事、河川小組召集人與中華民國島嶼愛鄉協會理事,於北北桃雲四縣市社大開設守護河川與單車走讀課程,致力於推廣環境教育。
與談人介紹:
竹圍國中家長會 郭維志 會長
現任竹圍國中家長會會長,並擔任竹圍國中溪流行動社指導老師。家族世居竹圍,對於竹圍的在地歷史有很深刻的觀察與認識,也在社團中帶領竹圍的年輕學子認識自己的家鄉。
淡水社區大學 大淡水無痕旅遊推廣導覽社 林振昌 社長
在地竹圍人,從小在父親開的山村中藥房周圍玩耍。目前擔任淡水社區大學的大淡水無痕旅遊推廣導覽社社長,希望能為自己出生的這塊土地盡一份心力。
共築好棲所:流域環境營造分享講座
10/19(五)19:30-21:00 地點:雅加達早餐店 2F
樹梅坑溪曾經是條清澈乾淨、生態豐富且餵養了眾多竹圍在地居民的重要水脈,然而曾幾何時,已成為一條水質不良、景觀欠佳、水中生物奄奄一息的溪溝,儘管如此,她仍然具有豐厚的環境資源與生態潛力。
這塊位於民生路135巷與樹梅坑溪加蓋段交叉口,同時也是開心農園一隅的閒置荒地,因地勢低窪而積水,目前佈滿了布袋蓮、象草和垃圾,透過里長的居中協調,地主有意藉助長期關懷樹梅坑溪團隊夥伴們的力量一同加以改造,未來這個地方將蛻變成什麼模樣呢?
講者介紹:
陳江河 老師
現為建築師事務所負責人,主要專長為永續生態建築設計、生態水域工程設計、水質自然淨化系統規劃設計與生態環境景觀設計等,並長期參與國內保育團體與社區大學擔任解說志工與生態課程講師,對於生態環境之保育、復育與教育工作具有相當之熱忱與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