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梅的竹圍觀察
小梅的竹圍觀察:鬧市竹圍(上) ── 竹圍夜市考
2021是竹圍工作室營運的最後一年,〈小梅的竹圍觀察〉也要好好走完最後一段。本次專題「鬧市竹圍」描繪竹圍地區的商賈日常,無論對竹圍不熟悉的朋友,或是竹圍老在地,希望都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小梅的竹圍觀察:付諸行動! ── 淡北道路專題(下)
淡北道路準備動工?竹圍工作室告別河岸基地?坊間瀰漫著道路開闢勢在必行的氣氛,然而現實狀況真是如此?對於淡北道路這項議題,我們究竟還能做些什麼?
小梅的竹圍觀察:迎接氣候變遷 ── 淡北道路專題(中)
世界各地神話與傳說中,不約而同記載著「大洪水」的故事。中國上古傳說裡「鯀」受命治水,他用築堤方式試圖將水擋在城市之外,不料水越淹越高,穿牆破堤,鯀終究治水未成,而被處死。數千年後,科學家紛紛指出氣候變遷、全球暖化的現在進行式,將促使南北極冰棚融化、海平面上升。全新的「大洪水」時代之中,人們是否能記取教訓,從事與水共生之道,還是不放棄築高堤防、阻擋水路,與自然法則對抗到底?
小梅的竹圍觀察:河岸並非荒野 ── 淡北道路專題(上)
值得紀念的初次專題,為何選擇「淡北道路」?不僅因為淡北道路是爭議多年,仍未休止的題目;不僅因為竹圍工作室是緊鄰工程基地,最直接受影響的「當事者」;也是因為從地理的視角,太多太多爭論聚焦在淡北道路的「頭」跟「尾」,卻疏忽五公里多的道路工程,意圖通過的「河岸高灘地」。
小梅的竹圍觀察#11:流水與水患
流水的本性是在地表上任意飄移。過往的年代,人們生活依賴水源,無論是飲用、灌溉、洗滌、玩耍,都要倚靠溪水,形成人與河溪共存的關係。然而在人們擁有「自來水」系統之後,人們不再倚賴河溪,轉而斥責流水的存在……
小梅的竹圍觀察#10:竹圍居民需要更好的步行空間
民權路邊的排水工程,間接促使一塊封閉多年的土地重新開放供行人行走。但竹圍地區還有更多像這樣「讓行人感到困擾」的區域……
小梅的竹圍觀察#09:樹梅坑溪大會師,淡水社大分享小記
人的生活離不開水,只是在科技與社會的變遷之下,人與水的關係與以往截然不同。曾經是居民生活命脈的河溪,如今成為大多數人視而不見的存在。社區大學近年投入比以往更多的心力在環境教育領域,試圖重新喚起社區民眾與水有關的記憶,找回人與水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