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謝佳佑
圖∣竹圍工作室
提起在淡水的竹圍工作室,第一個想到或許會是它作為一個完成許多在台灣既有美術館中不可能實驗的替代空間,並且長期致力於台灣藝術環境與政策發展所扮演的重要角色。竹圍工作室成立以來,持續關注藝術介入空間與環境之議題,多年來以不斷策劃、支持各種相關展覽活動及藝術計畫的方式,回應竹圍工作室自身存在的論述,其思考與竹圍工作室所在地──淡水地區有相當密切的關係。
在台灣工業化、全球化的發展進程中,淡水地區一直面臨區域開發與環境污染衍生的諸多問題,竹圍工作室身處其中,一直嘗試以在地性的回應,對淡水地區未來的願景作出提問。在這當中,創辦人蕭麗虹開始思考從藝術教育切入的可能性。
在地思考,在地耕耘
執行藝教於樂專案之前,竹圍工作室只有少數藉由夏令營活動跨足藝術教育領域的經驗。蕭麗虹說,她不斷反問自己與竹圍工作室團隊,為什麼要做這件事?要達成什麼樣的目的?服務的對象是誰?跟學校要如何合作?透過與執行團隊及顧問吳瑪悧、黃瑞茂等人的討論,最後確立以「透過藝術的方式提升學童的感官能力,學習身體和環境的關係」為執行主軸,選擇竹圍工作室熟悉的「環境藝術」作為教學主題,使用在地的素材與在地的學校合作。
當下的生活模式讓學生匆匆於家中、學校、補習班/安親班的三點一線間來回,集體生活模式的接近與單一使得這些孩子對週遭環境的改變無所關心、視而不見。蕭麗虹認為,學生需要的不是藝術技巧與理論的教學,而是拾回由感官出發對事物理解與吸收的能力。因此竹圍工作室企圖透過培養孩子五感感知能力的身體體驗課程,使他們經由實際的體驗,「知覺」週遭空間與環境的變遷,從互動中重新建立自己、他人與環境的關係,整個淡水地區就是他們的教室。
秉持著從學生週遭生活環境為出發的主軸,竹圍工作室與淡水、鄧公、水源、中泰四個國小在執行計畫時,對於觀察對象的設定並不以淡水知名的古蹟與景點為主,而是實實在在由學校為定點向周圍環境擴散。淡水國小選擇馬偕藝術街坊;鄧公國小是學校旁邊連老師也不知來歷的水溝──庄子內溪;水源國小以學校所在的水源里為中心、探訪區域內的自然與文史資源;中泰國小則是以當地執行生態保護行之有年的大屯溪作為觀察對象。
淡水國小劉慧琪老師解釋,淡水有很多古蹟,但卻不是學生每天生活、經過的地方。只有透過關心身邊居住的環境,連結學生對在地的感情,學生才會開始思考地區的現在與未來、思考居住環境內古蹟的價值與意義,而不再漠視自己生活的環境。
一連串磨合與碰撞的過程
問到執行藝教於樂的困難點有哪些,蕭麗虹坦言,如何讓他們的計畫順利進入學校的系統並被學校理解,找到對的學校方面的窗口很重要,卻也很困難。
在竹圍工作室執行藝教於樂專案之前,淡水地區的學校由於本身文化資源的優勢,加上國內於淡水生根的藝文團隊如金枝演社、身聲劇場等長期經營,許多學校已經自行發展藝術與人文課程,老師對於課程內容設計與教材選擇具有很高的自主性。儘管如此,要找到適合的學校,並願意將計畫所設計的課程納入學校的正式課程中進行,而非只安排作為課後活動的一部分,仍然不容易。
竹圍工作室與淡水國小的接觸比較特殊,淡水國小92年度即參與過第一期藝教於樂專案(註1),當時的教學對象以一、二年級學生為主,將藝術與人文的核心概念融入低年級的生活課程中,聘請校外表演藝術領域教師協同進行,並在執行專案的第三年以過去兩年經驗為基礎,發展出以藝術與人文為導向的低年級生活課程教案。
淡水國小劉慧琪老師的出發點很簡單,美術班孩子能擁有的資源,為什麼普通班的孩子不能享有?而低年級的藝術與人文課程內含在生活領域課程中,很容易被忽略,因此期待透過這個機會,將屬於孩子的課程還給孩子。當竹圍工作室與劉慧琪接觸時,這批參與過第一期計畫的低年級學生剛好踏入高年級的階段,此時劉慧琪本身對於藝教於樂專案也有了新的想法與規劃,雙方理念一拍即合。與淡水國小的合作便是由劉慧琪負責規劃課程內容並協調可配合的教學資源。
與鄧公國小的合作模式則比較接近竹圍工作室原本的想像。鄧公國小是淡水地區最大的國小,學生共兩千多人,因此擁有四到五位藝術與人文教師群。鄧公國小的蔡文欽老師說明,當時竹圍工作室透過顧問黃瑞茂向鄧公國小藝術與人文領域召集人詢問參與意願,確認合作後,教師群根據竹圍工作室提出「環境藝術」的主題,經過內部開會討論提出適合參與計畫的年級,再與竹圍工作室進一步協調配合的藝術家與相關學校活動,不管是竹圍工作室、藝術家、老師三方,在計畫執行的過程中都經過了充分的溝通。
與學校磨合的過程只是專案執行中碰到的第一個難題。接下來進入課程設計與執行的階段後,如鄧公國小原本延續之前關心學生上下學安全的「通學路」議題,設定以「行走的空間」為主題,引導學生思考他們「心目中的街道」是如何的樣貌?實際執行後,卻遇上周遭空間發展現況難以與主題串連的問題,此時協助各校挖掘在地素材、輔助教學的關鍵人物,就是竹圍工作室顧問、同時也是計畫提案人的淡水社區規劃師黃瑞茂。
蕭麗虹對於黃瑞茂在計畫中所扮演的角色,稱他是在地的「策展人」。他長期參與淡水地區空間改造與規劃計畫,熟知淡水區域發展的脈絡與故事,對於淡水各區域所有可應用於教學的資源如數家珍。因此竹圍工作室藝教於樂專案的執行經驗,其實是在地的竹圍工作室、在地的學校老師、與在地的社區工作者、藝術家彼此為合作者,在磨合與碰撞中相互激盪的成果。
一場愛與勇氣的冒險(註2)
看到這裡每個人應該都很好奇,透過這樣的體驗課程,這些學生是否真的學到了如何從互動中重新建立自己、他人與環境的關係?而這樣的課程在他們身上又留下了什麼樣的影響?
劉慧琪在《山水之間的藝術遊廊——開創環境教育的另類模式》一書中提到:「舞蹈課最棒的就是肉搏戰,每一個人都必須不只是肉體也是心靈的與人近距離的接觸,不能逃也不能躲避,誠實的與自己與他人對話。」(註3)而對學生來說,經驗這次的課程彷彿像是進行了一次愛與勇氣的冒險。
為了期末的成果發表,從劇本的編寫、道具戲服的製作、角色分配的安排,每一項任務都必須經由近距離的溝通才能完成。劉慧琪說:「他們會願意『熬』,因為他們知道創作完成後會有好結果。」於是孩子經歷了不斷於整合與磨合中掙扎的創作過程後,他們學習到不用大聲說話也能與人溝通,誰演流浪狗誰演公主,都能透過溝通完成。「我發現沒有小朋友不喜歡上台。」劉慧琪笑道。所以即使沒有老師介入主導,讓孩子從頭至尾自己親力親為,反而激發他們主動向上提升的動力,孩子會積極提出哪裡需要修改他們覺得會更好,而且為了上台的目標,孩子反而懂得自律以完成演出。
這段學習的過程或許最後什麼也不會產出,且目的並不是為了美好的成果,而是肯定與重視孩子的努力。「當孩子的自信心被提升,就會敢於發表意見。」參與淡水國小計畫的藝術家詹幼君如是說。
「後來會覺得一、二年級接受過藝術教育的那批孩子其實是比較柔軟的。到了五、六年級帶他們去看展覽,給你的回應比較不像一般的孩子只有很可愛、很漂亮、很怎麼樣,開始會用一種情境敘述他看到的東西,例如他覺得這幅畫很適合掛在餐廳,因為如何如何……那個形容詞跟感受性是不太一樣的。」從劉慧琪這段談話中,其實可以發現在課程之後,當孩子們的感知能力有所擴展,他們自動會將所感知的事物予以延伸,而從中看到被激發的創造力。
訪談中蔡文欽提到,藝術家帶進來的觀點和主題,可以擴展老師對於課程內涵的想法。老師往往會受限於過去的教學經驗,藝術家的進入則使得他們的視野被打開了。而對於藝術家詹幼君跟潘羽祐來說,在對學生提問的過程中,同時也是對自己的提問。蕭麗虹認為,在這個計畫中,藝術家要捨棄自己強烈的風格、老師要放下過去的經驗,這種互動的經驗是很特別的。
蕭麗虹認為對竹圍工作室最大的收穫,是證明了藝術家進入學校是可行並具有效益的計畫,並希望這個系統的效應能繼續發酵。在藝教於樂專案執行完畢後,竹圍工作室仍不時接到其他學校與單位希望能夠合作進行這類課程的邀約,但若只是為了某些活動或節慶為目的進行的短期課程,蕭麗虹認為對於學生的影響仍不如融入整學期的課程中來的扎實。
訪談過程中,不管是竹圍工作室的成員、當時參與計畫的學校老師與藝術家,都對這批上過體驗課程的孩子充滿期待。孩子創造力跟想像力的萌發並非無中生有,而是透過感官與經驗的學習與累積之後,學會了如何感受,才能將體會透過創造力與想像力轉化、體現在生活與學習的細節中。而這批孩子除了有敏銳的感知力作為他們的工具,同時又具備發聲與溝通的勇氣,或許未來透過他們,在某處將會擾動更多的可能性。
註1:國藝會「藝教於樂專案」第一期計畫以「藝術與人文」為主題,獎助對象為國中小學校藝術人文教學團隊。
註2:竹圍工作室編,〈淡水心樂園——淡水國小〉,《山水之間的藝術遊廊 開創環境教育的另類模式》,p24。台北縣:竹圍創藝國際有限公司。
註3: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