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導單位: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主辦單位:台北縣政府
承辦單位:台北縣立文化中心、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
贊助單位:亞洲文化協會(美國)、交流協會(日本)、資生堂(日本)、香港藝術發展局(香港)
展出時間:1997年10月4日~11月2日
展出地點: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台北縣立文化中心、伊通公園、竹圍工作室
石瑞仁/ 1997北縣美展總策劃人
在人的文明發展過程中,河流一直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河流形塑了自然界的基本生態環境,也孕育出了人類最初的部落文明。她是活絡大地生機的神經和血脈,也是歷史最悠久、功能最多元的一種人際溝通網路。靠著河流的指引,原始封閉的地區部落逐漸發現到許許多多「他者」的存在;藉由河流的聯繫,異地的社會文明開始了物質的交換,也發展出了精神的對話。綜合看來,河流的本質乃是生養創造與流通交換,她的精神歸屬既是在地的也是跨地域的。她不只是擴充人類知識見聞的一種硬體管道,本身更是產生各種神話傳奇的共享軟體。說河流是人類發展理性,寄託情感與創造想像的搖籃母床,實是一點也不為過的。
「河流—新亞洲藝術‧台北對話」展,是從地方性的「台北縣美展」脫胎出來一場國際藝術對話活動。基本上,本展覽延續了1994年以來北縣美展所揭櫫的省思精神,旨在以淡水河為基本方位,鼓勵藝術創作者從歷史文化/當代生活/自然環境等不同的面向去詮釋河流的人文意義。特別的是,在規劃今年的展覽時,我們決定把原先的在地藝術盛會,進一步開放成為亞洲區域文明互相對話的一個實驗舞台。我們以「河流」為參考主題,邀請香港、日本、越南、泰國、菲律賓等地的來台和本地藝術家一齊創作,藉此再探河流與人類的親密關係,刺激國人重新觀想本地河流的存在和意義,並進一步擴充之對於其他文明河系的積極瞭解和相互鑑照。
舉辦「河流—新亞洲藝術‧台北對話」展的基本動機是,相信日漸走向國際化的台北大都會,也可以成為台灣和鄰國文化相互衝激交流的一個新河口地帶。希望藉著這類展覽的舉行,讓源自本土與亞洲鄰國的藝術活水在此沖積,沈澱出可以豐富當代人文景觀,營養本地藝術田野的有機沃土。規劃之初,我們希望展覽本身的運作和呈現也能夠演示這個理念。為此,我們決定突破「台北縣美展」的地方行政限制,試著以生活在淡水河域的全體民眾作為訴求對象,準備讓參展作品分佈在包括台北縣/市轄區的幾個藝術空間同時出現,並藉此在官方機制、民間機構與邊緣團體之間建立一種良性互動的展覽合作模式。今年的「台北縣美展」不妨說是蜿蜒流經台北縣市的淡水河的一個化身,而作為本次展出場地的台北縣立文化中心、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伊通公園及竹圍工作室等,也可視同為淡水河系的四道河口。在這些河口,我們讓主/客藝術家的作品穿插對照,讓他們相互激盪,期望觀眾在巡遊這四個不同屬性的展出現場,觀賞台灣與鄰區的創作對話後,對各個作品的質趣表現與其背景文化的粘扣關係,能夠有一些新的感悟和發現。
在這次展出中,台灣藝術家陶亞倫、陳志誠、徐瑞憲、季鐵男、林慧修、顧世勇、林慧如、王文志等八人的裝置作品將在上述的四個室內展場中,分別與來自香港(于逸堯、王純杰、蔡仞姿),泰國(Montien Boonma)、菲律賓(Sid G. Hildawa)及越南(Vu Dan Tan)等六人作品展開對話。另外,來自日本的池田壹除將以行動 / 影像記錄來和台灣的「非常廟」團體(劉時棟、陸培麟、周成樑)進行觀念切磋外,他的戶外裝置也將和台灣藝術家林漢鼎的景觀作品在竹圍的淡水河畔相互印證。再次強調,對於作品及場地的安排設想,我們希望展現的是一種「對話的效果」而不是「競爭的氣氛」:主 / 客藝術家除了可以盡情的表達自我之外,也有充分的機會去傾聽別人的心聲。我們更希望,在這些旨在觀摩互動的藝術現場,由於本地觀眾的參與加入,可以導引出一種區域文化對話的深度與熱度。
藝術家簡介
竹圍工作室展場藝術家:池田一、林漢鼎、王文志、蔡仞姿、劉時棟、周成樑、陸培麟
作者:池田一(日本)
作品:水之方舟計畫
規劃構想:
想像未來的地球,海洋更為洶湧混亂,我們的社會像是一艘船駛入這些不穩定的汪洋中。你划向未來的船會是一艘什麼樣的船?我自己則會建議準備一艘「水之方舟」。
「水之方舟」將只攜帶生存中的必需品,其中水會是最重要的一項。
你必須要問自己,在「水之方舟」上,你將攜帶什麼樣的水,使之匯流到與地球息息相關的七大洋中:南兵楊、北太平洋、南太平洋、印度洋、北大西洋、南大西洋、北冰洋。
台北「水之方舟」計畫的同時,在日本的加式田市,會有另一艘「水之方舟」面向南海。在台北與加式田市之間,排列如弧形的大大小小島嶼,好似把這兩地以弓狀連結起來。我的作品以水做為傳達的媒介,水會像是放大鏡一般,將淡水河匯入七大洋的切入點放大擴張。
作者:林漢鼎
作品:植物的臍帶
規劃構想:
植物一直扮演著人與自然的中介角色,雙方的互變結果,都可以從植物的生長中察覺出,我們可以說植物是人與大自然連結的一條臍帶。
本作品是由植物(竹)相互連接,形成一條帶狀,並且置放在水與大地之間,象徵著大自然間的臍帶關係,同時,作品本身具有地景式的視覺效果,亦喚起人們對環境的認知。此外,作品是一個柔順的曲線形態,形成9(久)或6(順)的傳統中國吉祥語詞。
作者:王文志
作品:防洪計畫
規畫構想:
我延續近年來創作探討的「人與自然對應之關係」,以及對於生態環保問題之關心,規劃了本「防洪計畫」。本計劃以重建災區現場方式,將展場灌滿了水,水面上再以木板鋪出螺旋狀的觀眾步道。天花板上吊滿民生家用品,門檻前則堆置許多簡陋圍堵沙包。螺旋狀步道指引出一切問題核心點,水災現場的不穩定、臨時性及危急狀態揭露出整個台灣島上的政治、經濟、生態、環保、人文等問題癥結所在。
作者:蔡仞姿(香港)
作品:寶島文化之旅之尋寶遊戲
規畫構想:
每人心中都有一個島,可能是一個夢幻之島,可能是一個無人地帶的孤島。汪洋大海碧波浩蕩中,隱隱然一片孤島,總勾起人要做一次魯賓遜之慾念,滔滔流水是否會帶我們尋到一個島?在這個島上又是否會令我們留下些什麼?帶回些什麼?
展場中,我將會製造三個長滿綠草的小島,上面放置玻璃展示櫃。觀眾將被邀請作答,答中問題後,可帶同自製或自選物品擺設的一些作品。
作者:劉時棟、周成樑、陸培麟
作品名稱:流—找到源頭,才有搞頭
規畫構想:
「流—找到源頭,才有搞頭」是一件隨淡水河源頭流放的作品,就如同先民與河水相互作用的記錄。溯河而上,重圓水緣。本作品將結合行動與展出,先後分為「探河」、「體驗流放」以及「作品行程記錄呈現」三部份。
對作者而言,河流為文明之母,在此「母親」的意象下,一種「回溯」的衝動,油然而生。在回溯的過程中穿透時間,讓時間在議事中勃起。其中「勃起」隱喻象徵強烈的父權形象對具有母親形象的河流,進行「回溯」、「詮釋」的工作,如同兩性交媾的往復性,對時空運作機制下的文明單行道進行突破。
在作者抵達源頭之後,將會安排一個象徵「河流之母」的女人形體,經歷她自己的旅程,沿河而下。而作者則在溯源之後,在此一陪同過程中,從上游到下游,重新體驗:河流孕育了文明,但文明對自然的回應中所充滿父權式的作為!
探源流放的錄影記錄,以每五日為單位。錄影帶將送至各室內展場放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