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與河流的交會」竹圍環境藝術節 策劃顧問:黃海鳴
環境藝術節架構:
竹圍工作室以「淡水河流域的藝術介入計畫」為主題,於十月二十六日至十一月二十四日間舉辦《竹圍環境藝術節》。此環境藝術節活動包括一個強調以另類方式於竹圍鎮內及淡水河沿岸進行藝術與「公共空間」對話的戶外藝術展覽、一個有關「藝術介入公共空間」理念實踐的影像資料展,以及十月二十六與二十七兩天在台北市社會教育館四樓會議室舉辦的一場有關「公共空間的藝術介入」的國際論壇及研討會。另外還透過環境藝術節的舉行來動員社區居民參與「公共藝術」的各種活動,並體驗透過藝術所中介的優質人際、人與環境的關係,進而激發共同營造社區美感環境以及生活品質等的行動。
國際論壇主題包括:藝術介入空間、藝術介入生活、藝術營造社區,本次論壇邀請「藝術介入公共空間」的知名研究學者及國際藝術策展人卡特琳‧古特女士、法國藝術哲學家克利斯地安‧赫宇畢先生、以及日本神戶大地震社區營造藝術家田甫律子女士等三位進行專題演講。並結合國內外相關領域之專家、學者及藝術家,針對台灣現況進行深入的討論與交流。
此次《竹圍環境藝術節》的總策劃為竹圍工作室負責人蕭麗虹女士,她本人也是一位藝術家,並曾擔任視覺藝術聯盟理事長,長年推動公共藝術、國際藝術交流及藝術生態改造。藝術展覽部分同樣由「藝術介入公共空間」的知名研究學者及國際藝術策展人卡特琳‧古特女士負責。參展藝術家共六位,包括:王德瑜、林怡年、吳瑪俐、Marcel DINAHET、Fabien LERAT、Akio SUZUKI。
策劃及策展理念:
藝術不應該總是一種令人費解的東西,它應該有些積極的作用,且體現在具體生活處境之中,例如,喚醒人對其當下整體環境以及開放的未來的感知、思考、甚至行動,它對於個人自我以及社會集體性的形成等都負有一定的責任。
生產效率的提高與物質享受條件的進步,並不確保精神的富足與生命的美好,往往反而帶來一種更深的內在貧乏與無力。這種負面的感受,經常來自與人與生活於其中自然與人文環境親密關係的淪喪、人與他人分享及互助關係的淪喪,最後每一個人面對由各種強大機制交錯而成的匿名勢力,深覺全無改變的可能。
台灣已進入以消費為主的經濟型態,在無所不在的各種物質商品促銷,以及來自全球的各種強烈感官及炫麗的娛樂節目衝擊下,到處充滿著一種焦躁與飢渴的奇觀消費狀態,連帶著許多大型藝術展覽也逐漸趨向於奇觀的營造,例如逐漸流行甚至開始氾濫的藝術節就有這種問題。藝術節慶的熱鬧場面與作為人與世界,人與他人不帶利害關係的一種自在、輕鬆的交遇、進而實踐共同計畫的過程,也就是「公共空間」的最主要功能,有著相當大的距離。這兩者的辨別,在台灣當下的社會發展,以及「藝術節」、「公共藝術」等的推展過程中,都是非常重要的課題。
從最近翻譯成中文,由策展人卡特琳‧古特女士所撰寫的《藝術介入空間─都會裏的藝術創作》這一本很具啟發性的書中,我們可以讀到她理想中的「公共藝術」的特點,她提到:「公共空間」,是公共思想的空間化,人們在其中聚集,並共同決定城市聚落的未來。藝術與藝術家能開啟一個對公共環境有利的空間,藝術家的自由與創意能夠讓他創造不尋常的時間─空間,人們在這裡可以相遇、交流以及實踐共同計畫,不只提供言語溝通的可能性及樂趣,也讓他們體認及創造屬於社區的公共歸屬感。「藝術介入的計畫」,不是要在現成的「公共空間」中放進一些現成的作品,而是透過藝術元素的介入,加上不定時經過之路人的變數,促成具有地域性、生產性的「公共空間」的形成,也就是「公共空間藝術」的形成,它與一個民主社會的形成條件有相當密切的關係。
藝術家的名字、作品的實體並非重點,甚至作品孤立的美感也不是重點。藝術並不是用來歌頌一些偉大的事蹟,而是分享與凝聚一些私密卻又能共鳴的個別經驗,正因為切身與私密,所以能夠共鳴。她還強調,「公共空間」並非一些特別地處於中心位置的廣場,「公共空間」無所不在,只要能產生異質的交流。「公共藝術」並不著重於強調那種強迫人感官注意的大製作,而是那種讓人不期而遇、分佈在各處的各種微妙小感覺、小驚訝,那是一種散佈於生活空間中,必須用微妙的身體感官經驗與身體記憶共同連結的整體經驗。「公共藝術」其實就是透過藝術中介來形構具有地域性、生產性的「公共空間」的事件。
台灣這幾年來,不論公私部門對於「公共藝術」、「社區總體營造」、「創造呈相新風貌」等的幾個相關領域,均投注非常多的人力與財力,但我們看到的大多是一些以作品單獨美感為考量的作品,比較好的作品在形式上與空間環境有所呼應,但是大多數往往還是一種捨本求末的藝術干預。「公共藝術」的重點,是要透過最微量與謙虛的物質與行為的介入,來修復或是建立那些被忽略的與天、地、自然、人文環境乃至於具體的其他人的無形的親密關係網絡。從卡特琳‧古特女士所選的藝術家以及所策劃的作品來看,都很能夠說明她理想的「公共藝術」,是要以柔性、非奇觀的「藝術介入社會」的方式來改造整體社會,並主要從人心開始。
這次參展的藝術家有六位,包括:王德瑜,其作品《放風箏》以釣竿放風箏的方式,讓人冥想人與天、地、水和風的微妙牽連。林怡年,其作品《菜園計畫》,以遊戲方式,在淡水河畔鎮上,一路上自己編故事或用不同角度看風景的方式為觀眾作環境導覽。吳瑪俐,其作品《如歌的行板》,其實就是淡水河上的搖籃曲計畫,來喚醒人們對淡水河的記憶及夢想。Marcel Dinahet,其作品《淡水河風光》,提供我們平常無法看到的,一種從水底與水面間觀看淡水河的角度。Fabien Lerat,其作品《橢圓》,以山水畫概念,透過大型可進入其中的立體雕塑,讓觀眾以身體體驗淡水河。Akio Suzuki,其作品《點音》,以最無為而治的介入方式,在海水、河流與海岸之間,尋找淡水聲波凝聚的焦點,以及最適合欣賞的位置,可見的部分只是一雙腳印。
隨著內政部營建署「創造城鄉新風貌行動方案」之海岸地區環境景觀改善,紅樹林生態區、竹圍紅樹林間自行車道的建設、竹圍社區運動公園、關渡自然公園等人文公園的陸續完成開放,民眾終於可以用一種既休閒又富教育啟發性的方式,重新去認識淡水的歷史、人文與自然。淡水在捷運線通車後,儼然成為台北人的休閒空間,當地的藝術家社群,藝術空間,更在此時提供了一種持續且精緻的藝術介入的能量。在這個恰當的時機,舉辦這樣的環境藝術節活動,並選擇這種細膩的「公共藝術─藝術介入社會」的觀念與操作範例,值得關心此領域的先進、及朋友們踴躍參與並且分享智慧與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