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營運總監 洪秉綺
在文化藝術生態中,身為中介者的藝術行政人才,在不健全的專業職能培育系統下,初期常會面臨專業度不足,認知不明確,導致錯誤的溝通。有一說法是因為這類型的作業模式很難被複製,所以變得「做中學」是常態,因此,每個人都必須花上一點功夫才能上手。再者,目前學校的定位是知識型教育,讓學生在學期間是著重知能上面的獲得,而非提供實際演練的場所,所以實際演練變為是每個藝文組織所需付出成本,進行教育訓練。也就如此,方式就變得很多元,也或許有點雜亂。今天先不討論人才培育的責任應該在誰身上,想先問,我們願不願意投資自己,自我挑戰,做進一步的學習?為自己創造另一個新的可能性。
要創造出新的可能性之前,必須要先了解保持競爭力和拉出與別人的差異性之重要性,沒有畫出差別,很容易就被取代。也許我們可以說,我只想要安穩的日子就好,這絕對沒問題,因為大家都想要,但要獲得真正的安穩是需要付出努力,要不自以為的穩定其實都會是假象。重要的是要相信自己,開始動手後,才會有進步的可能,不做任何動作,只是停留在想的話,所有的事情都是虛的,且不踏實。
這幾年,我觀察到身邊有不少人都在工作幾年後,開始找進階進修的機會,有些人會選擇回到校園,做回全職或兼職的學生。也有人選擇短期學習的機會,例如是國內國外的研討會議或進階版的訓練課程,在密集的天數內,一方面學習一些新的工具,有助於調整思維,另一方面這也是拓展人際關係的機會。在新的場域裡,總是能碰到一些志同道合的人,畢竟,建立夥伴關係,有助於促成未來的合作機會。以互助的概念來思考,你是提供者(giver)的同時也會是接受者(taker)。
以下,分享我近年參加與藝術行政有關的會議和工作坊的經驗給大家,分別從課程安排以及參與者的回應做觀察。提供另一種自我進修的方式給大家參考:
柬埔寨和英國之領導力工作坊案例分享
2016年初,柬埔寨金邊舉辦第三屆亞洲網絡ANCER(Asia Pacific Network for Cultural Education and Research),主題為「活力與生存力:藝術生態在亞洲(Vitality & Viability: Arts Ecosystems in Asia)」,談到了文化領導者、亞洲網絡連結力、文化政策、藝術介入社區計畫等議題。在分組工作坊,以「在藝術管理中探索工作」為題,提出現有在國際的藝術行政培訓課程有哪些特點和選擇性?是否這些選擇符合對專業的期望?現況的差距和需求又在哪?印象很深刻的是其中一場是由柬埔寨生活藝術Cambodian Living Arts的總監Frances RUDGARD 及奧地利薩爾斯堡全球研討會計畫主持人 Susanna SEIDL-FOX引導,主軸在討論如何利用既有資源,進行區域型的人脈盤點,並創造出實際有可能的效應。由於,與會成員多為有實際經驗的藝術行政,陸續丟出手上的資源和希望尋求的合作關係,以工作坊的形式來操作,就變得很務實許多,創造出跨域跨文化的交流產生的有機對話。
在那趟旅途中,我們還帶回了兩個後續計畫,其中一個包括邀請Cambodian Living Arts的培育的資深行政們來台兩週,除了密集性的拜訪台灣藝文單位,親身了解台灣在政策上和在民間的藝文機構經營方式,與柬埔寨的狀況做比較外,也讓台灣的藝術單位可以了解目前柬埔寨的藝文發展,彼此都互相學習到不同的方面。另外,也與香港AAA學習與參與部門總監Susanna Chung,一起促成AAA的志工團PageNext來台交流,同時送台灣藝術家紀柏豪到香港進駐一個月。
2017年初,再度回到金邊接受進階版的受訓,和九位從台灣、越南和柬埔寨的資深藝術行政,一同參與兩天密集的文化領導力訓練課程。此次的引導者是由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 Nanyang Technology University 的教授 Charlene Rajendran帶領,Charlene為劇場背景出身,善於使用發想式的過程引導參與者一起討論。工作坊主要希望皆由每位文化領導者以他們自身的角色、挑戰、責任等,透過參與過程更專注在構建敘事,想像替代品和關鍵分析。其中透過許多遊戲打破許多框架,傾聽學習與分享是兩天課程的準則,什麼是文化領導力?誰是文化領導者?有趣的是,大家拼湊出一個很理想型的英雄角色。課程再更進一步延伸到有機會以各自的工作案例分享與討論。每個人先討論出各自最關心的議題,或最害怕的問題等,開始試著拋出不同的想法,理想中的領導者特質不見得是每個人都一定要朝著這方向走,只是在於每個不同特質會影響整個團隊的走向。
而有別於Cambodian Living Arts的課程安排,2017年春天,英國非營利組織Julie’s Bicycle與斯洛維尼亞Pina主辦Creative Climate Leadership工作坊,連續五天在威爾斯Machynlleth的替代科技中心The Centre for Alternative Technology (CAT) 舉辦。計畫的開始是源自於延續2015年在巴黎舉辦的「氣候高峰會藝術節」(ArtCOP21),以泛歐洲的跨組織共辦進行為期兩年的計畫。第一場的工作坊,25位來自各國的參與者,包含藝術家、藝術經理人、藝術行政或機構營運者,都來自於文化藝術領域。那幾天,我們真的是離群索居,暫緩所有日常事務,有了一個重新檢視自己的機會。
在一系列的課程中,主辦方希望讓身處在藝文領域的我們,透過了解氣候變遷與環境永續的重要性,以及,試著鼓勵大家在自己的計畫中,提出有創意的方式來應對全球現象。然後擴大影響力。另一個重點則放在領導力上,包含美學領導力、系統性思考、帶領改變、夥伴關係、溝通技巧、將學習轉變到實際行動、實際行動、反思時間與講者經驗分享等方向。中間透過講座、工作坊、小組討論、戶外踏查等不同形式進行分享與練習,將話語權(ownership)放回到參與者身上,讓每個人都有參與感,觸發更多的對話。
對我來說,收穫很大的是,同個議題,透過進階的方式逐步深化,形式可以有很多種,不見得講座那種一對都適合大家,當然也不見得工作坊形式就一定是最好,如何有效地引導和用不同方法傳遞概念,深化到參與的人身上,善用工具去思考,那才是最重要的。
柬埔寨和英國領導力的工作坊,各有優缺點,特別是以亞洲觀點和歐洲觀點本來就會有所不同,這種微妙的差異,目前尚不容易以文字闡述,但多少跟文化背景的不同有所關係。不論如何,這經歷幾場工作坊下來,對於一直在職場工作的我,收穫很大,特別感謝工作室能提供這樣的機會和時間,讓我有機會做進一步的進修,釐清思緒。同樣的,所有參加者都是代表各自的組織前來,排開所有會議和日常事務,在沒有手機干擾,全身投入在工作坊。以另外一個角度來看,這對於組織來說,也是另一種投資。
實際操盤演練
延續從去年到今年自身參與工作坊的經驗,竹圍工作室也逐步操作幾個模式,在五月中辦了一場藝術行政腦力激盪工作坊。邀請四位東南亞的藝術行政和六位台灣的藝術行政,以及工作室的同仁們一起參與,安排了兩整天的行程,分別在台北國際藝術村和竹圍工作室兩地舉辦。首先,我們試著先提出對於藝術行政在整體藝術生態環節內的瓶頸,由此發想再進行規劃內容,接著,擷取過往參與領導力工作坊的操作方式,轉化為我們自己的版本。由工作室同事李曉雯和我兩位擔任整體規劃和活動引導者(Instructor),在兩天以進階的方式,大致分五個方向來談:
1. 著重在每個人,回到本位,從新檢視自己的工作動力(Motivation)是麼?
2. 如何溝通?
3. 對你來說,什麼是領導力?
4. 什麼是行動學習?透過提問反思互相學習
5. 想像十年後的自己
一開始,先從玩遊戲的方式打破一開始的不自在,搭配一些簡單的問題,透過互動讓大家彼此熟悉。這方法非常有用,很容易可以平化彼此的關係,讓所有參與者變得比較自在。
接下來,進入課程,邀請大家從個人出發,進入藝術圈的動機是什麼?成為藝術行政的動機又是甚麼?你如何定義你現在所扮演的角色?你希望達到什麼目標?
然後,對你來說「什麼是藝術? 什麼是當代藝術?」。這部分,請了工作坊其中一位泰國參與者Suthidee Piyayothin (藝術教育者)用玩的方式來思考,準備了許多的媒材,像是毛線、畫筆、海綿、碎布等,讓大家畫(做)出對當代藝術的想像或是自身之於當代藝術的回應,有人用毛線,在整個空間拉出錯綜複雜的線,也有人以爬行的方式走入空間,也有人一直是在空間之外的角落看著大家。透過這種在互動中,跳脫用單純用文字或語言的方式,用其他的媒材各自表述,將語言具體化,激發更多的想像空間。
第二部分,「如何溝通」。沒錯,藝術行政有很大部份的時間就是一直扮演中間的橋樑,協調事情,不斷的轉換語言,讓事情朝著理想的方向前進,因此,技巧變得格外重要。今年春天的時候,我們接待了一組國外藝術家Alex and Mushi,他們就在探討溝通這件事,當如果你和一個陌生人被關在一個小空間裡,特別是無法使用語言溝通時,請問在這段時間,你們會用什麼方式對話,當然,你會看到很普通的互動,多半是尷尬成分居多,但絕大部份,你看到很多有創意的肢體互動。溝通有很多種,如何傳遞自己想要表達的給對方,從不同角度思考,最終達到一個平衡。在這個部分,我們可以透過一些角色扮演和一些工具做小組討論。透過觀察,小組討論的效果會比一起討論來得更深入,也可以讓大家有更多的發言。在這部分,也請了另一位工作坊參與者Nongrat Thanjitt來為我們介紹什麼是企業社會責任?分享在她的募款經驗以及如何開啟藝企合作的可能性。
再來,回到領導力這個主題,「什麼事領導力?」討論各自對領導力的定義,舉例自己身活周遭一個領導者的典範,分享他們的特質,而是否每個人都可以成為領導者,你自己認為你是領導者嗎?很有趣的是,我們從中發現,有一半以上的人都不太認為自己是領導者,也都不太確定是否自己要成為一個具有領導能力的人,這其實需要進一步討論,而且需要透過一系列的工作坊或導師一對一的方式可以再細部了解,不會在一次性的工作坊或大家還沒有完全建立互信網的狀態下很直接地說出口。
行動學習(Action Learning)是我個人很喜歡的部份,但也是覺得需要功力很強的引導者才能發揮這套工具的最大效益。依問題作細劃分析,幫助提出問題的人可以再更清楚的看出問題的癥結點,找出幾種可能解決的方式。以少於五人為一組的討論模式較有機會讓每個人較自在地提出想法和提出自身的困難,很自然的形成互助網,而非很果斷式的提出解決方案,而忽略了其他的可能性。這個練習,可以利用工具,透過步驟,可以深化問題的本質,而非直接跳入解決辦法,這必須要花點時間練習,成為習慣之後,其實可以很好利用在日常生活中。
由於這兩場工作坊,我刻意安排一天平日一天假日,一天在台北國際藝術村和一天在竹圍工作室。考量到時間和空間的差別會對參與者的影響,也因為在竹圍工作室發生,特別安排蕭老師以插花的課程,道出生活美學以及討論出人生的取與捨。找出生活的平衡,就跟宇宙萬物一般,天地人之間的關係。聽起來很玄,但這個部分,大概是大家玩得最愉快的一堂,隨手捻來的花草,其實不管在視覺上或心靈上都產生許多化學效應。
最後,課程的結尾在每個人畫出10年後的自己,Think Big,給自己一些期許,也許今天的參與者在未來有可能成為彼此的合作夥伴,當窗戶打開後,新鮮的空氣和養分就會進來,接下來,就需要自己決定是否要打開門走出去。
兩天過去,大家都玩得挺開心的,很有趣的,我們發現,大家都在藝術領域工作,但是對於當代藝術的定義也是模模糊糊地,同樣的,在討論誰是領導人的時候,也說自己不是領導者,而面對時間管理,似乎是絕大部份人的困擾。除了白天密集的課程安排外,有時候更可貴的是中間休息和晚上的交流時間,在輕鬆的狀態,聊各自的經驗,兩天、五天,說實在都很短暫,但不少參與者反應,這兩天的課程其實讓他有機會可以遠離日常工作模式,以系統性的課程安排,重新檢視自己,釐清一些想法,也變得更有信心,找到一些未來的方向。
延伸進階版-藝術行政進駐也是一種自我投資
今年,我們也開始試著把台灣藝術行政往外送,一位將前往印尼峇厘島藝術村Ketemu,一位將前往雅加達雙年展與執行團隊一起工作。在徵選的過程,碰到一個困境,有別於藝術家或策展人進駐,大部份的藝術行政都是在一個單位下工作,所以很難有機會長時間離開工作崗位,在異地駐留。大部份的投件者不是自由工作者,便是剛離職或者是即將離職。很難是在在職的狀況下,隻身前往。所以,下一個要討論的議題,也許是如何讓你的老闆認為這是一個好的投資,不管對於員工個人的成長或者之於組織都是有益的。或許以國際機構間進行員工互送的計畫(job shadowing)也不失為一個可能性。
放手去試~向機會敲門!
記得前陣子聽完臉書創辦人Mark Zuckerberg在哈佛大學中的畢業演講,他很有技巧性的不斷強調自己其實就和這屆畢業生是屬於同一個世代,讓畢業生覺得其實我們彼此間沒有距離太遠,告訴大家相信只要用對方法,就有機會成功。成功是需要機會來促成,而機會其實是不等人的,沒有準備好的話,就有可能擦身而過。最後,他也告訴大家一個如何做偉大的事情的祕密,那就是沒有人從一開始就知道如何做,想法並不會在最初就完全成型。只有當實際操作時,才變得逐漸清晰,你只需開始踏出去,然後好奇心會驅使你探索與成長,挑戰不同可能性,就好像玩遊戲,要不斷的練功,提升自己。我們都想要安穩的生活,但不做點改變,想像中的平穩就會很難實現。
不要猶豫了,開始為自己創造新的可能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