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跨域公民科技
——初探「大河小溪全民齊督工:地圖平台建置計畫」
文|錢又琳
1995年竹圍工作室(以下簡稱工作室)成立,自此以民間非營利藝術組織及藝術村之姿,鼓勵並協助「創藝者」用藝術行動實踐與參與社會議題。工作室擁有多年跨領域合作經驗,以及國際網絡連結的動能,逐漸成為資源連結及交流平台,並更專注推動藝術領域投入社會永續。
工作室多項計畫中,對淡水河流域生態環境的長期關注形成脈絡。在2011至2012年間,與策展人吳瑪悧合作策劃的《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以流經竹圍社區的樹梅坑溪為主,透過藝術介入、田野調查及學術研究,「樹梅坑溪早餐會」、「我校門前有條溪」等計畫,廣邀在地社群參與實際「走溪」體驗,更透過藝術的力量,引導藝術家以藝術形式介入社會與生態環境議題。另一面向,工作室創辦人蕭麗虹及團隊也帶領竹圍地方社區居民彼此互動,深入各年齡之大眾及不同性質的社會層面,攜同當地社群更深度認識自身生長環境,與在地生態系產生連結;培育主動參與習慣,重新將樹梅坑溪帶入在地人的日常生活藝術行動的成果,除了加深在地對生態的關注,也開啟工作室與公私部門以及臺灣各地河川組織及社群對話之契機。
走過25年,首次從環境藝術跨界科技面
2014年,樹梅坑溪原保留野溪樣貌之上游階段,被水泥化整治,工作室原以軟性手法,帶領在地居民及藝術家關注樹梅坑溪,卻仍無法改變影響中央政府與地方單位對河川溪流的工程規劃與決策。因此,工作室開始與在地居民和河川生態之專業人士討論,彙整多筆政府水利工程案資訊,了解並研究更多臺灣地區的河川溪流歷史脈絡與現況。
2017年起,g0v零時政府(gov-zero)倡議獎助具社會影響力之議題,以及具創意政策潛力與公共性導向之專案,媒合企業贊助原型計畫開發及維護營運。兩年後,2019 G0v Grant 公民科技創新獎助金啟動,對「開放政府、新媒體、公共服務、開放資料、社會發展、基礎建設」相關主題計畫公開徵件。工作室發現徵件計畫契合自身既有研究與未來理念,亦可化解河川資訊彙整問題之需求,於是提案並在今年(2019)獲得獎助金,運用長期關注樹梅坑溪的經驗,及對環境研究資訊的啟發,開啟一項長遠的永續生態行動—「大河小溪全民齊督工—地圖平台建置計畫」(以下簡稱大河小溪計畫)。
隨公民科技技術攀升,伴隨國家政策及文化議題對公民角色的關注;大眾對於資訊開放的認知,以及社群使用的發展程度也趨近成熟。工作室多年來第ㄧ次同步思考運用科技連結公民社群,並進一步利用數據來協助對河川溪流資訊的深入了解,建立可以長期與公部門溝通的管道及公民參與方式,也推廣臺灣流域生態的層面及重要性。
未來的公民參與計畫及藝術影響力
「大河小溪計畫」是一項開源計畫,自2011年起長期關注樹梅坑溪議題的專案經理陳彥慈,及擁有程式技術的工作室主任高任翔、河川專案顧問團隊陳建志(台灣永續聯盟理事長、各社區大學河川講師)與陳江河(陳江河建築師事務所主持人/荒野保護協會解說及棲地志工)共同發起。
工作室團隊陳彥慈及高任翔指出:「此計畫目標建立一線上視覺化地圖式網絡平台,且為一項具有協助生態環境正面發展的長遠計畫。隨著計畫的執行,團隊不斷摸索平台資訊整合與協作模式,也一步步突破技術層面的困難。」平台使用者友善的架構方式,透過公民運用科技傳播資訊的效率,串連全臺灣不同流域的河川社群,共同編輯及校正水系資訊的落差,也共享彼此的研究文獻及資源。
此計畫是工作室首度嘗試以平台創新、開發暨協作者之立場出發,在擁有各生態組織及跨界社群的能力下,藉由開源軟體功能來匯集資料、輸出地圖式介面。計畫目標在將政府水利資訊公開透明化,促進資訊公共性;更以公民參與水利工程規劃,多方監督政府之執行。接續,預計開放給社會大眾進行線上搜尋與意見回饋,廣泛地讓多元領域的單位組織或關心生態之社群共同參與計畫,建置成臺灣河川資料庫;也將規劃結合學界建立評估機制,推廣公民自主運作,完善臺灣的公共水系資訊。
「大河小溪計畫」啟動以來,不斷隨著時間持續調整發展,也持續思索後續與藝術領域連結的模式。竹圍工作室長期透過環境生態藝術的行動影響社會及社群,對生態議題的未來願景,也漸漸以不同思維及角度辯證探索,「大河小溪計畫」是由藝術工作者藉由「公民科技」跨域的初試,未來也預計號召國內外藝術家的駐村參與,以藝術家的想像力與創意思維,連結並創造不同可能,強化影響力與更多討論的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