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資深外交官 楊俊業 博士
(著有「探索泰國-泰國文化面面觀」專書)
一、世界最長城市名:
泰國行政區主要劃分為「府(changwat)」、「縣(amphoe)」、「鄉(tambon)」及「村(muban)」等四個層級,全國共有77個一級行政區,其中包括76個「府級」機關及1個「特別行政區」曼谷市(亦稱大曼谷府),而泰國官方將首都稱為「恭貼瑪哈納空(Krung Thep Maha Nakhon)」,意為「宏偉的天使之城」,但其實曼谷市的正式全稱,是由兩種古老的印度語言(巴利語及梵語)共組而成的46個詞彙,以拉丁字母拼寫則可長達167個字母,意義為「天使之城、宏偉之城、永恆寶石之城、永不可摧的因陀羅之城、世上賦予九顆寶石的宏偉首都、快樂之城、充滿猶如統治轉世神的天庭之巍峨皇宮、一座由因陀羅賜予並由毗濕奴建造的城市」,因此曼谷全名已被「金氏世界紀錄(Guinness World Records)」認證為世界最長地名,然而因其名稱過長且用字艱澀,故曼谷全名僅為泰國政府舉行儀式時稱用,而一般泰國民眾則習以舊名「河濱島村(บางเกาะ)」稱之,但「曼谷」一詞的中文發音卻是由潮州語音譯「河濱島村」而來,而世界各國稱為Bangkok的發音,則是由法語翻譯曼谷舊名轉借形成。
二、東方威尼斯:
1782年4月21日由現今泰國第四王朝-節基王朝第一世國王定都曼谷前,曼谷地區僅是一處坐落於昭披耶河(即『湄南河』)東岸,瀕臨泰國灣的一處海濱之地;拉瑪一世帕佛陀約華朱拉洛國王於加冕15天後,立刻在原屬潮汕華人聚居區設立「城市之柱」來象徵節基王朝(又稱『卻克里王朝』)的肇建,於是開始大肆修建宮殿、寺廟、城牆及街道,並隔河與西岸吞武里王朝舊都形成犄角之勢,自此曼谷從原屬昭披耶河東岸的一處小型港口市集開始發展,迄今成為位列2018年「全球城市實力指數(GPCI)」排名第33名的國際大都會,綜合競爭力甚至超越日內瓦、莫斯科、台北(第36名)及福岡等國際知名城市。
泰族具有傍水而居、種植水稻、習於舟楫、役象乘象與干欄建築等古文化特徵,自古泰人生活與水的關係十分密切,因為河川既能灌溉農田,又能提供豐富漁獲,而位於昭披耶河注入泰國灣口處的曼谷,因此完全符合泰族適居環境,惟其平均海拔僅約2公尺,城市地底的沖積層厚度深達550公尺,也因此種自然地形特徵條件,使得曼谷常在6月至10月的雨季期間遭受洪澇,造成整座城市在大雨過後,經常出現積水難退的「家常」情況。
由於泰族傳統的親水習俗及曼谷濱河臨海的地理環境,早期首都交通動線的規劃概念,著重在運河開鑿及象道開闢等基礎建設,目的是為船舶運輸提供星羅棋佈、蛛網交織的交通網絡,因此當曼谷邁入現代化發展,交通工具由汽車與摩托車取代舟船與大象之後,往昔城市內古老的天然水道或人工運河,被填平為專供汽機車行駛的柏油道路,但因受限於原有水道及既有建物的分佈位置,造成現今曼谷市區呈現街道交錯縱橫且毫無排列章法的交通動線,於焉形成主要幹道蜿蜒曲折,分支巷弄既長且深的城市格局;此外,加以新闢道路運量無法應付城內汽機車成長數量,因此使得擁有「東方威尼斯」美稱的曼谷,變成全球塞車最嚴重的城市之一,歸咎其因在於泰人舊時習於水路交通,而近代轉型為陸路運輸的跨文化差異與矛盾所致。
三、亞洲底特律:
曼谷市土地面積有1,569平方公里,人口數約1,000萬人,是台北市面積的5.7倍及人口數的3.8倍,若以人口密度而言,曼谷市人口密度僅約台北市的1/2,理論上曼谷城區內的交通流量應該不至於發生嚴重塞車現象,然而大曼谷都會區幅員廣大,市區道路建設受限於早期水道網絡,且地層屬於沖積平原性質,不利深掘建設地下鐵路系統,輔以泰國政府曾為刺激汽車工業發展,推出購買新車減收10萬泰銖貨物稅之優惠政策,大幅提昇民眾購車代步的消費行為,造成私有車量數暴增,「車多路狹」的原因更加劇曼谷市區塞車情況。
泰國政府推動以「次世代汽車」產業做為帶動國家經濟永續發展的新引擎,其戰略目標是要使泰國成為高新科技的汽車製造基地,因此泰國政府持開放態度與外商合作,並輔以如減收購車貨物稅等政策支持汽車產業發展,於是成功吸引世界知名汽車大廠來泰設廠,成為全球主要汽車製造商海外最重要的生產基地,尤以豐田(Toyota)、本田(Honda)及日產(Nissan)等日系車廠,早於上世紀70年代就與泰國業者合資在曼谷市及其周邊府縣,包括大城、佛統、春武里、羅勇、北柳、呵叻與巴真等七府設立汽車組裝生產線,連帶吸引全球百大汽車零配件供應商亦前來設立分公司或工廠,形成一套上、下游完整的汽車產業供應鏈。
泰國年平均汽車產量約為200萬輛,是東協汽車生產力最強的國家,也占全球汽車產量排名第10-12位,汽車產業為泰國GDP貢獻近12%;另外,泰國汽車產業以發展更節能環保的「次世代汽車」為目標,希望在2036年前,將新能源乘用車年產量提升至120萬輛,確保曼谷在全球汽車產業競爭中,能夠繼續維持「亞洲底特律」的地位。
四、全球最佳旅遊城市:
鑒於1955年11月「越南戰爭」爆發,美國陸續派遣大量軍隊駐紮泰國後,約莫自1971年代戰爭後期開始,曼谷逐漸發展成為世界級旅遊城市,每年可吸引大批國際人士前來觀光旅遊、商務考察或進行會議交流等活動。根據2015-2017年由「萬事達卡/Master Card」公司對162座城市所做的「遊客最多觀光旅遊目的地」調查,曼谷連續3年榮登該調查之榜首城市,其中根據2016年數據顯示,曼谷總計接待1,941萬名過夜旅客(休閒旅遊88.6%、公務出差11.4%),賺進高達約14億800萬美元的觀光收入(購物22.9%、住宿22.6%及其他消費21.5%),而到訪曼谷最多的外籍觀光客,則是中國(34.3%)、日本(7.1%)、南韓(4.3%)、印度(4.1%)及英國(3.8%)等5個國家。
依據前述調查資料得知,亞太區擁有最多座入圍前十名的城市,遊客總消費金額高達91億1,600萬美元,高於歐洲區的74億7,400萬美元及北美區的55億200萬美元,另據每年「世界旅遊組織(UNWTO)」所發表的旅遊收入統計,除美國、西班牙穩坐國際觀光收入排行前二名外,觀光大國的國際排名已然重新洗牌,泰國正以黑馬之姿從2014年的第九名,2015年的第五名,進而在2016年躍升成為全球排名第三的觀光大國,其旅遊收入已達國家生產總值(GDP)的20%。
泰國為提升旅遊發展及增加觀光誘因,積極透過籌辦各類「新興節慶」及「文化旅遊」的雙軌做法,提高國家國際知名度與國內城市競爭力,企圖利用「瘋節慶」策略來增加旅遊收益及擴大觀光效益,因此曼谷市政府在日益競爭的國際觀光市場中,想方設法為克服觀光季節性及增加文化消費性等問題,常年舉辦系列節慶以活化靜態文化景點,經由開發具有區隔性與特殊性的城市亮點,企圖增加遊客在曼谷的停留日數、消費金額與刺激再訪率,所以為型塑特有的城市文化品牌,每年底曼谷均以傳統佛教誦經辭舊的迎新方式,舉辦「跨年誦經法會 品味佛國新年」的禮佛活動,為國內外遊客營造一種超凡脫俗的泰式元素的節慶體驗;另外,曼谷市政府為宣揚泰國米食文化及展現國內四個區域的優質農產品,特別舉行「泰國稻米盛會-來自稻田的幸福快樂直達曼谷大都市」展銷活動,期望將農耕專題與產銷結合的實踐作法,讓曼谷市民及到訪遊客可以體驗與接觸泰國稻米文化,目的就是希望型塑一種吸引觀光客熱衷參與的「地標式」人文盛會。
五、亞洲設計之都:
泰國經歷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衝擊後,執政當局意識到若只單純依賴廉價勞動力與低成本出口的方式,泰國將逐漸失去國際競爭優勢,因此早在2003年塔信(Taksin Chinnawat)總理執政時期,即成立一個直屬於總理辦公室管轄的「知識管理暨發展局(The Office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Development)」,專責於泰國創意與設計的教育養成,目的是透過國家政策與公共力量,藉由訂定規範及獎勵制度,營造一個適合創意設計的良好環境,再經由創意和設計來推動文創產業,期將曼谷打造成為「亞洲創意及設計之都」,因此在此種時空背景之下,一處由「知識管理暨發展局」負責規劃的「泰國創意設計中心(Thailand Creative & Design Center, TCDC)」,於是在2005年11月14日假曼谷市中心商業區的Emporium皇家百貨公司6樓對外開放,正式成為泰國專責創意暨設計的交流與中介平台。
2017年5月TCDC遷移至曼谷中國城區內最古老的「石龍軍(Charoenkrung)」路上的舊郵政總局(Bangkok General Post Office)。TCDC新址空間是由泰國知名建築團隊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所設計打造,室內包括展示空間、文創商店、資源中心、Material ConneXion材料圖書館等逾9,000平方公尺的展演體驗空間及超過 18,000本關於藝術與設計類藏書,TCDC已成為「亞洲最大材料圖書館 (Material & Design Innovation Center)」,現場展示超過2,000多種的材料樣本及線上資料庫,並且每月會在館內的「新登場 (New Arrival) 」和「創意牆 (Idea Wall) 」中公佈最新研發成果。
TCDC現階段標榜「Redefining the District」,目標是將曼谷河岸舊城區改造成為一處融合創意設計與復古元素的實驗特區,企圖將周邊的中國城舊街區、河對岸倉庫改建的工廠及沿伸至民主紀念碑附近的博物館群,整合成為一處國家級的創意設計園區,因此為達成此項目標,TCDC就必須扮演起創意火車頭與設計領頭羊的關鍵角色,重新定義及創新活化被「石龍軍路」所貫穿的曼谷舊城區。
泰國政府為達成推升曼谷成為「亞洲設計之都」的目標,TCDC之監督權也於2018年由「知識管理暨發展局」移交予新成立的「創意經濟局(Creative Economy Agency, CEA)」,其主要任務就是致力以創意經濟來促進國內經濟和社會發展,並提供民眾能夠獲取創意與設計所需的一切軟硬體支援,通過舉辦研討會與活動和來自全球成功的設計師進行對話與交流,從而持續激發與培養泰國創作者與文創產業的設計靈感與發展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