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人:陳 彥 慈 |竹圍工作室 副總監,本案專案經理
活動側記:黃 佳 珊 |竹圍工作室2020春秋季實習生
公共空間案例——華山文創園區
竹圍工作室的陳彥慈透過華山案例想討論:都市公共空間裡,政府、企業、創意社群之間公私協力的互動關係。彥慈提到公民參與的精神是在於關注公民在政治過程中的平等概念及自由,與公民參與階梯相關,在階梯前面幾層,公民只能採取聽從政府的決策,其實沒有太多的機會能夠發言,向政府表達我們的意見。但是當公民參與階梯的程度越高,就站在與政府對等的夥伴地位,並體醒政府,什麼事情是需要去實行的,什麼過程需要注意。
案例分享前,可以先思考社會、環境、經濟之間三者要如何取得平衡?創意社群之於城市空間扮演德角色為何?關於公共空間的經營平衡,比如藝文與經濟該如何取得平衡?公共空間有三個空間性:實體的空間、政治空間的公共領域、生活實踐,而公共空間也有四種類型。人民與政府有不同的互動關係,像是:批判型的發聲、與國家進行討論、透過自我授權認知民主社會裡公民可以透過對公共事務的了解去發生。
公共性也是建造城市的象徵與展現。彥慈也談到台灣公共空間的政策發展。閒置空間再利用的發展背景是從國外的風潮影響到台灣,系列的政策,包括文化創意產業、2008年的社區總體營造,政府納入公共空間的政策。
華山的目標是:文化匯聚之地、文化觀光熱點、創投基金尋找標的之處,過去華山董事長王榮文提到,前兩點目前華山已經做到了!但是第三點還在努力的階段,如何透過天使基金,讓年輕的創意工作者能夠在華山有發展的機會?
回顧華山文創園區空間的命名,係因為當時貨運的轉運車站「樺山驛」,現在華山還有保留當時的站牌。後來華山酒廠遷到林口,附近的空間被閒置下來,藝術家發現台北酒廠,希望找到不同於傳統的創作場域,讓藝術家在市中心也能有實驗的基地,向政府地陳情書,爭取華山建置藝文特區。
中華民國環境藝術改造協會被政府委託辦理華山藝文特區,於這段期間邀請很多年輕藝術家在這裡舉辦創意活動、進行實驗性的活動,2003統計已經有3500多場的活動在華山舉辦。2002年政府發布6年的國家發展計畫,包括華山的創意園區、花蓮文創園區、嘉義文創酒廠,都是由當時的財政部將這些酒廠的舊址轉移給文建會,進行代管,發展為文創園區。
2003年環改會退出華山的經營權,改組為基金會來營運整個空間,華山董事長王榮文先生本身是出版業,與許多異業結合,共同籌組台灣文創發展基金會,透過企業的社會責任協助藝文產業的發展。2013台灣文創發展基金會舉辦「華文朗讀節」,還有其他幾個自辦活動,像是:藝術沙龍、華山會客室。
彥慈也有提到與華山相關的其他政策,「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很大程度影響華山的發展,像是以BOT的接案。2015年公告修正,促參法的誕生主要為政府要減輕財政壓力、引進民間人才,讓民間有機會能夠參與公共建設的營運。而政府能夠在民間營運一段時間後收回,於是發展出BOT、無償BTO、ROT、OT、BOO等方式,像是101和ETC等案例,華山本身為ROT和BOT,華山複合三種民間促進公共建設參與的方式,由財團承包。雖然能夠讓民眾參與的願景很好,但也會發生像松菸、大巨蛋有爭議的案例。彥慈也整理出促參法帶來的爭議,如:工程延遲由廠商還是主管機關負責?複合型的參與方式,如果文化部沒有扮演中間協商的角色,廠商之間很容易有合約糾紛。
談述華山案例的價值與影響,其為國內第一個由下而上,由藝術家發起爭取空間的案例;非單一廠商承包,而是由不同領域組織共同營運,是台灣促參成功的案例。華山會定期的自辦活動,並非提供場地的廠商,能夠透過活動傳達對華山或是藝文領域的想法。
最後,回過去思考環境、經濟、文化、社會之間要如何取得平衡?彥慈認為這並非靜止的狀態,而是隨著時間、空間的變化不斷磨合不同的平衡。
上午場專題:城市裡的空間想像和文化想像,城市更新與公共空間
以台北迪化街商圈、曼谷Talad Noi兩個案例,探討城市更新的不同面向。兩個案例都有深厚的歷史脈絡,過去都是繁榮的重點區域,歷經沒落、產業結構的轉變,透過政府的介入、社群的推動,使的大稻埕、小中國城Talad Noi展現不同的城市樣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