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進駐

張博涵 Po-Han Chang

張博涵 Po-Han Chang

駐村日期:2015/05/01 - 2015/05/09
視覺藝術
台灣

1989年1月6日出生於台灣嘉義,中山大學機電與機械工程學系畢業,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跨域研究所創作組在學中。以理科背景為思考基礎,積極面對人群,以群眾、社會的接點作為創作來源,持續關注社會議題並進行跨領域的藝術創作與策展相關事物。而近期關注於移動與城市之間關係,試圖透過研究在同樣城市以不同交通方式移動的人們,如何作為各種城市切片來與城市建立關係,以尋找移動過中的感性生產。

EDUCATION
2006-2011 國立中山大學 機電與機械工程學系
2012-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藝術跨域研究所 創作組
SELECTED GROUP EXHIBITION
2013 《neo,__________》,玻璃屋 臺北藝術大學, 臺北
2013 《如果你不會唱歌,我才不要參加你的革命》, R305, 關渡美術館, 臺北
2013 《PARK – 空間實驗展 》, 北投閒置空間, 臺北
2014 《拍·原來的事》
 20號倉庫, 臺中
馬門藝術, 臺南
2015 《The great artist will go underground / Autopilot》
曼谷當代藝術文化中心, 泰國曼谷
2015 《Young Artist Net》
曼谷當代藝術文化中心, 泰國曼谷
CURATED EXHIBITION
2013 《PARK – 空間實驗展 》, 北投閒置空間, 臺北
CURRENT PROJECT
2015- 《你所望何方 / Where do you want to go》
RESIDENCY
2015.02-03   Tentagles, 曼谷

 

聯絡方式

駐村作品

竹圍工作室走到20:

此處,請

場所通常是由流變的空間所轉換,其為時間結合在地、人、 事而形成具有意義的行動軌跡,而在都市的邊陲場所,更是持續面對都市發展與在地相互的消長過程,都市的快速發展,在直指現在化既定印象的發展路徑,在地文化與自然環境往往是被忽略犧牲的直接對象。

在城市地景漸趨一致的同時,對映的在地環境,則是在現代化的影響下,產生另一種非自然的地景變化,兩者相互消長過程即是現代化發展的軌跡呈現。人們的生活位移形塑著地方的意義性,懷抱各種不同目地的進入或穿越,都是引發地方事件的可能因子並且作為地方持續的重要存在。

三處裝置地點分別對應著人群、城市與自然環境。長時間曝光的針孔照相,作為一種凝聚時空的軌跡描繪,並刻劃出三者所構成的場所意義。同時透過告示標語,試圖開啓與人事地的對話關係。

字體贊助 | 洪大寧(洪芷寧)
特別感謝 | 楊智富、黃晴怡、可愛的柔柔(蕭云柔)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