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進駐

張雅萍

張雅萍

駐村日期:2016/07/03 - 2016/07/30
裝置藝術
複合媒材
台灣

1980年出生於台北,於2004年畢業於朝陽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2007年於台中二十號倉庫鐵道藝術村駐村,2008年加入新樂園藝術空間迄今,2013畢業於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碩士,目前就讀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博士班。主要創作為複合媒材及空間裝置,關注範圍從社會體制內的運作和對抗以轉向於個人與生活環境內在的對話,回應歷史脈絡框架下的小故事。

2010年2月22至2月28日,於竹圍工作室舉辦《記號2 實驗創作》個展。

創作自述:

2009 年開始,創作的方向慢慢有了轉變,那一種消逝不見的沒入空間漂浮的狀態,越漸清晰。從在空間佈滿透明點狀的貼紙,改變了視覺上的事物正常的型態,表現生命狀態在空間及時間的狀態下,一層一層的在生命裡流動的歷程。空間裡試圖佈滿淡淡清香的洗衣粉塊,創造一種寧靜的氛圍,是漸漸釋懷對社會制約下的憤慨,而在心靈洗滌的狀態下的寧靜,那些深刻刻劃的傷口終將慢慢療癒。希望能更完整的展出這系列作品的型態,傳達更完整的系列狀態。

2016年,張雅萍獲選「2016國際藝術進駐交換計畫」藝術家,自7/3至7/30於日本Kanazawa Art Port藝術空間進駐。

合作單位

2016
Kanazawa Art Port
http://kapolog.com/
新樂園藝術空間 Shin Leh Yuan Art Space
http://www.slyartspace.com/Index.aspx

駐村作品

2010 《記號2 實驗創作》

將所有的的仿製廢墟碎片的散落,視為一種紀念物,紀念個人對於制約構築起的高牆中終將可以以自身的力量擊碎,而放下的自苦歷程。所謂的制約來自於人為的約定成俗,在歷史不停的加總以及強化它的結構,成為一道不可破壞或許無法推倒的牆面。以單一媒材的衍生轉化,藉由日常生活物件構築出時間與空間的語彙,進而開展出發生在媒材自身與空間上的衝突性對話。自視覺與觸感的偏執印象,轉向療癒心靈狀態下的寧靜。我意圖改變了視覺上觀看事物正常的型態,藉由嗅覺引發對空間詩意的想像,表現出生命狀態在空間及時間下流動的歷程。


駐村心得:

駐村期間為考察日本海周圍地形,還有人們生活的狀態,一個人到達沒有人的海港和城市。在土地上運用的認識意外的收獲是在金澤港邊的新開發的土地,屬於造鎮方式製造出來的土地。都市改變的過程中,水與都市建設融合的方式。金澤有一兩家手工藝店和一間美術社,但我仍然希望我的創作能從生活裡有的材料中最基本不干擾的造型和媒材,表達出我對金澤生活及認識的過程。因此幾乎所有的材料都是使用大創以及其他便利商店或是生活用品店裡面的家庭生活素材進行改造。
我居住的地方CAAK是與Kapo合作的一個單位,那一是一間維持傳統日本住宅的老屋,做了簡單的維修。整個地區是寺町,有非常多不同時期的宗教建築,它是一個被保護的古蹟區,也是一個老化的社區。每棵高聳美麗的樹都被列為有形文化財,全面地保護。步行到金澤市區其實頂多半小時,他卻沒有受到都市化的改變而整個面目全非。他們過去還辦過的活動是保護這一整個區域町家的利市文化樣貌的活動。讓我思考當台灣在講古蹟保留的時候,這裡居民是否有意識到自己居住在的地方所存有的歷史價值可以留下什麼。保留下的不是只是建築的外觀,而是還有持續生活在這裡的人們。而寺町讓人最感動的是很多百年老屋老店都還是存在著,繼續有人住在這裡。
原先提出的計劃是我對生活環境的轉變裡回到原初,山與海並無法分開去對話,他們是相依而不可分開。透過長時間與海相處,未來的創作則會以海洋的角度觀看這片土地上的人們,怎麼掏空土地,進而對海洋產生了不可逆的變化,海洋只能被動接受無法抵抗。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