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淡水世界遺產學院

2011/10/29 - 2011/10/30  00:00 - 00:00
0916-418-770 李先生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 1972 年11 月通過『世界文化遺產暨自然遺產保護公約(世界遺產公約)』,開始將世界遺產登錄並整理為《世界遺產名單》。此舉主要目的在於制訂一套運作機制,鑒定和保護具有突出價值的自然和文化遺產,不僅善用國家與國際的力量,並且鼓勵在地民眾參與其中,同時達到教育與推廣的作用。從2002 年開始文建會也開始進行此前瞻性的保存概念,評選出11 處臺灣世界遺產潛力點,2003年增加玉山國家公園,直到2010 年第二次「世界遺產推動委員會」修改增加共計18 處,其中唯有淡水紅毛城及其週遭建築群,在具備歷史脈絡與文化設施的世界文化遺產要件下,同時也是臺灣世界遺產潛力處中,唯一位於都會中心區且持續不斷發展的地點。

  淡水眾多的空間遺跡與時間痕跡,在在建構出淡水的複雜性,殖民時期的地景空間面貌、歷史建築與事件的文化地景、淡水在地蓬勃發展的各種文化活動,形塑交織出淡水的層疊樣貌,同時也反映出臺灣多元混雜的文化表徵。因此,淡水應有很好的機會整理出足夠的資料及觀點,在時機成熟的時候,參加世界遺產的指認活動。

  因此,新北市立淡水古蹟博物館辦理淡水地區相關世界遺產議題的研討會,並命名為「2011淡水世界遺產學院」,為期2天。今年的大會邀請亞洲地區專家學者至淡水分享各國世界遺產之相關經驗,並邀請與淡水相關之國內學者分享在地的看法。希望藉由各種討論及互動,逐漸形成未來推動淡水申報世界遺產的策略,以期逐年累積成果而完成具體的行動綱領。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