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文章

溼地集魚去 和大理高中一起探訪生態

專欄文章分類: 
社區報第19期
藝術領域分類: 
無類型限制
大理高中多元課程講師吳思儒與林學曦×駐村創藝工程師Timbil:「集魚器製作與溼地生態探訪工作坊」
文/洪芷寧

以河會友,以魚識地

順著淡水河流域,正於竹圍工作室駐村的Timbil,與大理高中多元課程思儒、學曦老師合作,舉行「集魚器製作與溼地生態工作坊」。連續三週的週五午後,Timbil都會從淡水河的竹圍樹梅坑溪這頭,到新店溪與大漢溪匯流之處、華江雁鴨自然公園旁的校園來。穿越校內一片仿溼地生態池的「小溼地」,多元課程教室就在一旁,牆上呈現由在地學生、居民、不同專業者們匯聚而成的「華江溼地守護聯盟」累積的許多在地生態與環境研究,以及在校同學們各組進行的研究。

為什麼會有這個工作坊呢?Timbil說,他只是把工具帶來,對他而言,最重要的是這些工具對在地的老師與同學們的功用,也想知道這對他們來說有不有趣、又會想怎麼使用?他說道:「把集魚器放入水中,再把相機也放進去,這樣我們就能知道溪流裡有什麼魚了。而當我們知道河裡有什麼魚,也就可以認識到這裡的生態系統。」

挽起袖子學焊接

第一堂焊接,首先得識別PCB的孔洞,將正確的線路接引、電焊在電路板上,正、負極的辨識尤其重要,否則就會「短路」;線路板的每個部分各別代表著不同功能,有的是音效,有些是燈光或電源。說到焊接,同學們無不聚精匯神,一熔一接之間,第一、三堂課的三餘小時便悄悄溜去。

環境,共通的語言

第二週,我們步行到溼地上課,同學們邊走邊想測試的地點,準備測試集魚器(Fish caller)的呼喚效果。遲遲不見陽光的午後,到了河邊,大家乾望濁水,放至河裡卻許久不見魚群,反而是有同學發現不遠處一圈圈圓形的泥窪,因退潮而顯露出來。學曦說這是吳郭魚(Tilapia)的家,大夥馬上瞭解,Timbil則說,在印尼其名為「Mujahir fish」,和臺灣一樣,屬外來物種的吳郭魚、在異地繁殖迅速。說著,大雨嘩啦啦降下來,同學們一邊避雨一邊想:可以拿集魚器來做什麼呢?

認識溼地,認識未來

在雨中,大家簡述了自己對這裡的想法,例如:常來溼地嗎?在這裡看過什麼樣的生物?這堂高一的多元課程,有十位同學選修,Timbil總笑著羨慕同學們有思儒當老師,在課堂上自然地學習著環境知識。與此同時,老師也在言談中讓同學們思考自己的未來,聊聊對未來的想像:如果選自然組,會有哪些科系、走向呢?從近在未來的學習藍圖,到生活環境的實地感受,融入生活的知識,這樣的過程持續地在每週兩堂的課程中循環。工作坊末,我們在教室裡的澄澈大魚缸試探害羞的魚群,未來,同學們將不斷思考著他們所製作的集魚器,如何在生活中發揮實際的用途。

後記

因為《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我們在2014年認識了臺師大社教所李明芬老師,當時老師有個計劃:想瞭解淡水河流域的不同組織團體,並如何推動環境正念的概念。同時,她也是北區環教中心的一員,在其共同舉辦的「河川社會教育工作坊」中,我們認識了景澤創意的負責人吳思儒。

在景澤創意與轉角空間的經營之外,思儒近十年來年投入的、是與華江在地朋友們一起參與環境關注的教育,亦於位於溼地附近的大理高中開設多元課程,與同學們一同認識溼地、認識環境,包括知識與實作。今年四月,竹圍工作室邀請印尼工程師Timbil來臺駐村,在印尼與夥伴們成立Lifepatch的他,其團隊在印尼當地長期關注環境、生態圈,更有許多開放大眾參與的手作工作坊,這次帶來幾項有趣的簡易的DIY檢測工具,正好由此機會,除了在竹圍一帶與在地老師們合作開設工作坊,也來到淡水河另一頭––大漢溪與新店溪匯流的華江溼地,如果我們有呼喚魚群的小工具,是不是能藉此認識鄰邊的池塘、上學路上的小溪、或是所處城市的河域生態呢?

相關專案: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