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8.25 小客廳 | 誰 需要藝術家 講座紀錄

最新消息分類: 
藝術進駐

小客廳第二場同樣在新樂園藝術空間,以「誰 需要藝術家」為題,邀請竹圍工作室李曉雯、莫兆忠+盧頌寧、黃文琳與曾韻潔分享與討論,雖然每位藝術家發展的形式不同,但是都與「環境」有很大的關係,同樣是藝術與環境,藝術家們又是如何用自己的方式進入「環境」這個領域呢?

莫兆忠首先介紹來自澳門的《送海:海洋文化交流計劃》。澳門是一個與海爭地的觀光城市,整個澳門境內,有四分之三的土地是填海而來的,正在填的地方還有更多,賭場、購物中心也相繼從這些新生的土地「長」出來。莫兆忠與盧頌寧知道已經無法阻止填海,只好「送海」,與海告別,也送給海一份在地人的禮物。

整個《送海:海洋文化交流計劃》由「守護海洋」、「說海的故事」和「出走海岸線」三個主題活動組成,有淨灘、導覽、展覽和工作坊等各種形式,藉由這些活動,不外乎要思考,澳門人奪走了海洋,那澳門人要還給生態什麼?

在簡章上有一句很生動的話:「出得來行,預咗要還!」我們在這個世界上總不能白白得到,卻沒有任何回敬的念頭。

在曉雯與大家分享《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之後,由新樂園藝術家黃文琳跟大家分享他的《燕巢計劃》。這個計劃從2004年持續到現在,黃文琳不想要用既定的結論去認識自然,而是透過觀察,試著描述自己認識的自然。他走遍台灣尋訪有燕子築巢的家庭,除了拍照記錄之外,有時候也能從居民口中聽到許多有趣的情報,曾經就有一位伯伯對他的計畫很有興趣,還與他討論燕子的品種。每走過一戶燕子家,他也幫燕子在Facebook上打卡,紀錄燕子家的蹤跡。

同樣是新樂園藝術家,曾韻潔與大家分享他的《家菜的地景》與《樂山飲》計劃。《家菜的地景》一開始就在竹圍發生,以「食物里程(food miles)」的概念,計算家庭主婦拿手菜的食物里程,其中有一道「椰漿透抽糯米飯」就是竹圍工作室駐村藝術家Tan Nan See的拿手菜,他跟著Tan Nan See一起買菜,同時也調查食材來源與包裝方式,究竟在一道菜的產生過程中,我們消耗了多少資源呢?如果可以選擇距離較近的食材,無形中也減少許多運輸造成的負擔。

而《樂山飲》最早曾經在竹圍工作室進行展出,當時在北藝大研究所的曾韻潔,與同學一起進入樂山教養院,透過體會院民及樂山園區生活,發想藝術創意,也重省內在生命與自然環境。以樂山為名的飲料,材料出自院民種植的植物草葉,每一株都是辛苦得來,喝下去不僅有益身體健康,也真正實現了取材在生活周遭的想法。

延伸資訊:
送海:海洋文化交流計劃
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
樂在樂山園系列2:飲樂山園 發想藝術創意

活動照片:
0825 小客廳 | 誰 需要藝術家

相關專案: 
相關藝術家: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