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想要發表回應,請先登入。
作者:黃思農
2010年是澳門回歸的11年,在全球失業率創20年新高的今日,澳門統計普查局9月公佈的失業率卻穩定在2.9%,就業不足率下降至1.5%,2008年澳門三萬六千美元的人均GDP不但是回歸前的三倍,也衝上亞洲第一位,博彩業自2001開放競標以來,超過三十間賭場數量,與澳門廟宇、教堂的數量加起來一樣多,博彩業收入超越四十多年歷史的拉斯維加斯,十年填海計畫則讓澳門增加將近四分之一的土地面積。大陸、香港與澳門的學者、官員與媒體去年起紛紛以「十年巨變」為標,佐以上文的數據神話,將澳門的經濟起飛表述為「一國兩制」的成功典範。
緊接著回歸十年的第十屆澳門城市藝穗節(fringe),就在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首次訪澳視察,參加葡語國家經貿合作論壇,一年一度的格蘭披治大賽車與行政會公佈明年現金分享計畫金額的11月間「悄然」展開,儘管大型Banner依舊在各旅遊熱點豎起,但藝穗節的相關消息顯然淹沒在這些重大事件與活動之中,遲至開幕演出前一天才出現時間錯誤百出的傳單,演出開始後才出現的節目冊,凸顯澳門官方對該節日的輕忽。然而,不管政府的關注或資源挹注多少,澳門的劇場界卻也還是不甘沉默,從團隊自行印製DM到口耳相傳、獨立經營的藝文空間、刊物和網路訊息的互通有無,一年一度的澳門藝穗節依舊凝聚一小群圈內人與藝文愛好者。
由於整個藝穗節的主事者與部分策展團隊成員,過去身兼創作者、實驗劇團或小劇場空間經營者的背景,一些如台灣禾劇團的《忿怒》、凹凸之外劇團《什麼是小劇場示範說明會》、馬來西亞壽板舞踏的《青蛇》等國外邀演的劇目雖非各大藝術節的常客,但也隱隱透露著邊緣與實驗的性格。至於當地演出劇目如足跡的《龍田戲班興亡錄》、葛多藝術會的《漂流者》與梳打埠實驗工廠的《記憶》團體屬性雖然不盡相同,在表演、燈光與舞台等技術面的成熟度也參差不齊,卻也不約而同的在作品中,追溯或緬懷急速開發下漸漸流失的舊城風景、社群集體記憶、退卻的海岸線,甚而對澳門十年來的賭場文化、持續攀升的樓價、貧富差距的懸殊與明年新一波的填海計畫等公共議題或政策提出質疑或反思。
如果不行走就無法思考-印度古諺
1995年石頭公社的《一則沉淪啟示》分別於大三巴、議事亭前地和祐漢公園的演出,可謂澳門「環境劇場」的先行者,1996年他們更在議事亭前地,以《請客吃飯》這齣戲議論當年的立法會選舉。而1999年澳門正式回歸,著眼於當地許多保留完善的葡式建築,一群劇場人便串聯策劃了第一屆fringe「歐洲小劇場視窗」,也從此讓澳門實驗劇場「登上」官方檯面,當時許多受邀參展的國外藝術家主動提出在非正規劇場演出的要求,也間接刺激了後來策展團隊對於環境劇場的思考。而由於澳門正規劇場的匱乏,若要在短短兩周內舉辦一個高密度展演的藝術節,場地的開發本就是第一個挑戰;這兩年開始,「全城舞台」更成了澳門城市藝穗最重要的標誌,演出地點涵蓋碼頭、廣場、倉庫、廟宇到深山等各種非正規劇場空間。
1999年澳門正式回歸,著眼於當地許多保留完善的葡式建築,一群劇場人串聯策劃了第一屆fringe「歐洲小劇場視窗」,從此讓澳門實驗劇場「登上」官方檯面,由於澳門正規劇場的匱乏,若要在短短兩周內舉辦一個高密度展演的藝術節,場地的開發本就是第一個挑戰,當時許多受邀參展的國外藝術家在非正規劇場演出的要求,也間接刺激了後來策展團隊對於環境劇場的思考。而這兩年開始,「全城舞台」更成了澳門城市藝穗最重要的標誌,演出地點涵蓋碼頭、廣場、倉庫、廟宇到深山等各種非正規劇場空間。
圖/澳門窮空間提供
本文摘錄自《破報》復刊64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