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藝術市集為兩岸闢文創大路

最新消息分類: 
(OLD)創藝人才養成網:文化創業家進階輔導計畫 Creative Talent Network: Support for Cultural Leadership

作者:
李惠美(兩廳院行銷企劃經理)

 文化經濟已是世界各國經濟發展中不容小覷的一環,台灣政府近十多年來也頻頻以發展文創為名,展開一系列的觀光、表演藝術、視覺藝術等資助計畫,同時也舉辦各種文創活動。在表演藝術產業中尤以「藝術節」和「藝術市集」最引人注目,亦被視為文化創意產業中相當重要的活動項目,而其產生的有形與無形價值不僅在學院中成為研究議題,更讓許多國家爭相效法。

 英國「愛丁堡藝術節」、美國「下一波藝術節」都為大眾所熟知的國際重要藝術節,這些藝術節都經過長時間的經營,藉由重要靈魂人物──藝術總監或策展人的帶導,為藝術節建立知名度和口碑,贏得藝術家和觀眾的支持與肯定,並為舉辦藝術節的城市帶來豐碩的文化形象與經濟價值。這部分國內已有「兩廳院國際藝術節」、「台北藝術節」可與國際媲美,惟因經營時間尚短,無法立即展現像國際著名藝術節的可觀效益。

 另一項較不為國人所熟悉的「藝術市集」(Arts Market)卻是國際上相當重要的表演藝術交易平台,從事表演藝術的各行各業,可以借助「藝術市集」開拓能見度和市場。目前成立較早或受國際矚目的「藝術市集」,在亞洲地區有從東京遷移至橫濱的「東京藝術市集」,美洲地區有由加拿大國際表演藝術交易會(CINARS)、美國表演藝術協會(ISPA)所辦理的藝術市集,歐洲地區則有全世界規模最大的現代舞博覽會「杜塞朵夫國際舞蹈雙年博覽會」,這些藝術市集除了後者成立較晚,其餘經營時間均長達數十年以上。

創造高經濟效益

 「藝術市集」意指提供買賣雙方接觸進而交易的場合,事實上和一般的商品展?有什麼不同。大型的國際藝術市集不只有來自各國的表演團隊、經紀公司等賣方參與,同時也有劇場建築、燈光器材、舞台工程、票務系統等與表演藝術相關的行業前來設攤參展,為自己的產品或服務項目宣傳並招攬顧客。不同於一般商展,藝術市集最大的特色是必須提供SHOWCASE的非正式演出,雖然非為正式演出,SHOWCASE卻是演出的精華版,專為買方用來評量節目水準,所以內容都是經過精心設計。參加市集者無論是買方還是賣方都必須付費予主辦單位,若屬於專業交易的市集,則不開放一般民眾參加。

陸藝術交易會紛出

 眼看文創產業來勢洶洶無可避免的趨勢,亞洲國家不僅積極參展,如韓國和澳洲常由政府資助以國家為參展單位,大舉於市集中擺設醒目攤位推銷其表演團體,浩大陣容令人印象深刻,另一方面亦急起直追舉辦大型國際藝術市集。2005年韓國「首爾藝術市集」開辦,2010年「LIVE!新加坡」起跑,兩者都試圖打造亞太地區表演藝術網絡,領先全球。

 而市場龐大的中國大陸,為滿足迫切的內需和推動節目輸出,從1999年起開始舉行一年一度的「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演出交易會」,至今其他各大城市也如雨後春筍般分以「演出交易會」或「演出博覽會」等名稱爭相舉辦。以由中國文化部主導的「國家藝術院團演出推廣交易會」為例,除有國內團隊還邀請國際演出商(經紀人)參加,同時在北京各大劇場舉行為期一個月的「2011年國家藝術院團優秀劇目展演」。據稱2011年包含國家京劇院、中國國家話劇院等九個國家級藝術院團在會場簽約演出即達500多場,交易金額超過人民幣一億元。

 2010年「華山生活藝術節」登場,有別於過去文建會所舉辦的文博和藝博會等大型展覽,「華山藝術生活節」試圖以與民同歡形式為國內團隊打造親民的交流平台,提供國人園遊會與表演藝術接觸,並舉辦SHOWCASE邀請國內外策展人參與,期能提供一個類似藝術市集的場域,媒合或促成交易。然而,一般的「藝術市集」主辦單位為增加號召力,吸引更多的國際專業參與,通常不惜重金邀請知名團隊和買家參展,藉此凝聚國際焦點;SHOWCASE則依據演出形式於大小不同的專業劇場舉行,演出的團隊需具特色和代表性,時間上也多半配合城市的大型藝術節活動同時發生。相較下,「華山藝術生活節」因功能過多及服務對象不同,藝術市集僅為活動的一環,SHOWCASE演出場地不專業,再加上國內專業團隊數量和內需市場有限,規模實難擴大及建立市場機制,相互影響下更無法吸引國際買家來台,創造出可觀的經濟效益。

台搶進以質感取勝

 在政府有心的推動下,中國大陸一二線城市紛紛大張旗鼓興建劇場,所以僅就內需而言,中國交易會市場確實比台灣活絡,然因其表演團體多,參與者眾,規模雖大但內容重疊性高,如地方戲曲團隊除非具專業否則很難區分差異性,同時節目設計和創意美學似乎也有統一標準,使得團隊不易具特色,影響交易會的多元化與可看性。反觀台灣,表演團隊在數量上雖不足與大陸相較,但質感表現往往較之細緻和具創意,且極多元,這是台灣傲人的優勢。

 中國大陸的「演出交易會」在搭建國際接軌平台,發掘中國演出市場商業運作潛力之外,亦與國際重要組織合作,如號稱中國地區規模最大和最具成效的「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演出交易會」,與「美國國際表演藝術協會」、「國際藝術經理人協會」等眾多著名組織建立合作關係,將觸角延伸至國際組織,以提升交易會的地位。當然中國擁有龐大的市場商機,是各路人馬虎視眈眈的一塊大餅,也是吸引國際人士與會的主要誘因;相對的缺乏市場優勢的我們和新加坡有著類似的條件,我們是否應從新加坡的經驗和決策,回頭來看台灣的競爭力?台灣和新加坡不同的是我們有具國際水準的表演團隊和具創意的演出節目,雖然於國內建構交易平台吸引買方的機制不夠理想,但是我們可以主動出擊走出去,或與國際組織合作,從中掌握優勢,在政府帶著準備好的團隊迎向國際,實無需劃地自限,自綁手腳。

 (本文轉載自2011-10-02《旺報》)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