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想要發表回應,請先登入。
文/徐微欣
10月1日起了個早,恣意讓臉頰迎著風、讓雙手撫摸花草,一邊傾聽溪流似無語卻又吶喊的聲音,透過往上溯源的形式,喚起人們與歷史、人們與自然的集體記憶。
王文賓大哥踏著一雙雨鞋,和著濕氣帶著我們出發,意外地,先抵達之處是樹梅坑溪河口,望著銜接淡水河的小小交界處,不禁產生自我對樹梅坑溪的更多想像與期待,停泊著一條小船的溪流,因為雨天顯得混濁不清,請問招潮蟹與彈塗魚們,這樣的生存之處,你們還滿意嗎?
順著民生路往上走,沿途的竹圍橋、馬偕醫院、福德宮等,訝異在這些設施底下竟藏有樹梅坑溪的蹤影,加蓋過後的地面使人無法確定它的面貌,人類此舉顯得矛盾,也真正可惜樹梅坑溪了。繼續朝著開心園、妙覺寺的方向,突然一個轉彎,風景開朗起來,溢滿濃濃泥土味的田地上,種起一排一排的蔬果,小雞、鴨子此起彼落地哼著,老鷹也瀟灑地盤旋,顯示這塊區域的潔淨,然後一個踱步,樹梅坑溪殘忍地露出一截幾乎呈現死亡狀態的痛苦神情。
那裡滲著家用清潔劑的泡沫、菸蒂、空罐頭,以及幾條為此犧牲的小魚,目睹此景,在場的大夥們隱忍情緒,想望卻又不敢望的哀悼著。的確從沒意識過,人類平時的一舉一動,竟會帶給溪流莫大的傷痕,如何去奢望這些垃圾與汙染即刻消失?竹圍居民依賴著樹梅坑溪,然而在進行開墾與便利生活的同時,紮紮實實忘了它。
隨著雙腳踏上樹梅坑古道時,眼底的視野開闊許多,古道地面一塊塊佈滿青苔的石頭,是先人搬運上山,在攀高的旅途中成就後人行腳,那些以前被視為寶貝的事物,現在同樣應珍惜,於此在漫步同時,懷著敬意與尊敬去對待這條小徑。
抵達吳仔厝之前,一尊百年土地公身戴官帽迎接我們,好似說著:「歡迎回家!」。吳仔厝依傍著迷你梯田環繞,起伏的道路上是人們的熱情與問候,品嘗著南瓜羊奶、冬瓜茶與雞蛋心地瓜,彷彿懷抱著土地的心臟撒嬌。在一處如同家鄉般溫暖的地方,大夥們開懷大笑,聆聽著惠卿姊姊的導覽,發覺在台北市與新北市交界處,一回頭有如此美景,包容著大自然迷人面貌。
最後咬著吳仔厝奶奶親手摘下的火龍果,走向歸處,然而自己的心,始終有那麼一角留在當天的回憶與震撼,對於一條溪流的溯源之旅,展現於眼前的是人類情感與文化內涵,以及對於自然事物的尊敬疼惜。點滴溪水成就廣大海洋,樹梅坑溪呀,別消失呀,你是那麼地憨厚與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