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位專案贊助藝術家,是以水下聲音計畫感知水域的藝術家蔡坤霖。
蔡坤霖多以塑膠管為創作媒材,近年也透過木料、平面繪畫等形式創作,作品引領觀眾在參與的過程中感受他所關注的議題。 曾在2015年由竹圍工作室提名,獲選克里夫蘭基金會(Cleveland Foundation)國際藝術家進駐計劃,由Waterloo Art Gallery接待,於美國駐村三個月。也曾在2019-2021年間,擔任臺北市藝術創作者職業工會理事長,致力於改善藝文工作者的整體工作環境、爭取勞動權利。
擔任藝創工會理事長期間,他個人的創作與工作室籌備也持續進行著。無論是談論藝文環境發展的觀察,或是個人藝術創作方向的諮詢,一直到蕭麗虹老師離世前,仍與她保持著頻繁的互動。
藝術家在作品的生產過程中,需要耗費許多心力在前期的準備,從概念的雛型,到製作出一個個小型的實驗作品,多次測試與調整創作計畫的發展框架,最後才得以堆疊累積為我們所看到的藝術作品、展覽,拓展出一系列完整紮實的創作脈絡。
然而,卻少有人願意在這個創作階段投注資源支持。除了蕭麗虹老師。
有一次,他很興奮地分享自己入手了一套水下錄音設備,開心地發想自己可以如何使用這套設備擴充過往創作脈絡的版圖。看著一說起創作概念,就滔滔不絕的他,蕭麗虹老師想著,「這小子不太會說他自己的觀念,但常常在聊天中講了些他自己都不知道很重要的概念,趕快找人把它記錄起來。」
隨著空間熄燈定調,團隊更加審慎地處理這最後一次的專案贊助創作計畫,除了創作資金的贊助,更決定以攝錄影像輔助,紀錄藝術家發展創作概念、實地進行田野調查,到素材轉化為作品的過程。
而導演邱楷庭與吳端盛,就這樣隨著創作探索的走向,從藝術家蔡坤霖位於淡水的工作室出發,沿著不同的路徑,一路跟著他設置展覽,細細理解駐村的經驗如何帶來影響,到上山、溯溪、入河、下水,引領觀眾一步步認識藝術家的思惟和觀點。
雖然也難免受到疫情的影響,歷經年餘,終於完成這部創作歷程紀錄。
在來回討論中,有一個形容非常生動。
進行水下錄音時,需要將水下麥克風透過一條長長的線,緩緩投放到指定位置。
錄音時,連搭乘的船都要關掉馬達,任船隨波逐流。
他形容這樣的自己,是垂釣聲音的人。
他根植於田野,以聲音雕塑為方法,行走在不同的環境中收錄聲音,透過耳朵和現實、和田野地點產生直接的聯繫,也藉由對於現況的觀察,引發對於歷史的探究。
《地上景 ‧ 水下音》,紀錄竹圍工作室的專案贊助藝術家蔡坤霖,他如何實踐對於藝術的理想、追尋水下的聲音,以及如何透過創作探求聲音的本質。
與各位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