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最新消息

啟動文化領航力:Clore 領袖計畫的親身體驗

November 15, 2010

Neil Webb,畢業於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亞洲研究)、倫敦市立大學(藝術和文化管理) 1999年,Neil Webb帶著一個背包和一台筆記型電腦,拜訪台灣各地的基金會、組織、團體等等,彙編臺灣藝術目錄。

「替身術」- 台式錄像展

November 10, 2010

自從上世紀90年末以降,隨著政治氛圍轉變、媒體和全球化盛行、電訊科技蓬勃發達,台灣這個科技之島的影像創作一直展現出新的能量。藝術家面對對社會現實的投射與自我感知的異變,進而轉化處理當代社會中身體感消散的創作過程面對身體與空間政治的幻化主體模式出現。這已然是台灣藝術家作品一個明顯的表徵,我稱這樣幻化身體的過程為之「替身術」。

轉角遇見ART--藝術與城市發展,從海安路談起

October 30, 2010

台南的海安路公共藝術案,成功地將都市發展中未能處理的毒瘤,以創新、創意的方式,透過藝術家與民眾的參與,重新賦予生命,找回亮點。 從策展人杜昭賢女士的口中,讓我們重新認識這個傳奇計畫,以及其後續發展,更重要的,在這過程中,如何影響城市的發展。

轉角遇見ART--城市工藝店、作坊/小藝廊的連結之道

October 29, 2010

創藝工作者養成網巡迴講座開跑了 巡迴第一站將到嘉義 邀請既是客家詩人、又是前文化處處長的鍾永豐先生,引領我們走一趟工藝坊的城市之旅。

談藝術政治前,讓我們先揭開內部經費的大餅-《破報》再訪2010台北雙年展

October 08, 2010

台北雙年展走到現在第12年,從上一屆向著政治藝術,歷經這兩年來北美館與國美館引爆的各種文化體制風風雨雨,決心要轉身先過來面對「藝術政治」。如同前任館長、現任文化局長謝小韞所說的,這次2010台北雙年展(以下簡稱10TB)是「挑戰了承辦單位台北市立美術館的勇氣與作為」,這次的兩位策展人企圖回觀「藝術的製造、消費與流通」,於是出現了白雙全的《回家計畫》和《儲物箱》、石晉華的《台北的X棵樹》和《當代藝術煉金術四部曲》、Christian Jankowski的《館長剪輯版》或者Burak Delier的《「我們必將勝利」調查》等,觸及到藝術形而上和形而下兩個交結點的作品,當然還有饒加恩胎死腹中的《夜間雙年展》計畫,只存在於導覽手冊中的兩頁,更是以絕對幽微的方式,指出了策展人面對官方機構行事的困境與限制。

文化保留問題

October 08, 2010

將原地居民驅逐離開,就是這些閒置空間的由來;而進駐的藝術家們,由於政府方案早以決定無法修改,因此最多就只能在「新」的閒置空間中,做些關於在地歷史的小反思作品,彷彿歷史因此為此駐足,被添記了一筆;或者再更糟一些,遺忘了每個閒置空間的歷史,並踏著早期人們搭建的屋瓦,佔地為王並以此為耀。而原先的文化和創造出這些文化的原住戶,早已在驅逐和掏空的建築空間中死去,換取來的,則是觀光與文化的糖衣浮影。

在建築(與國族)裡相遇的人們-記第十二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

October 08, 2010

威尼斯雙年展是歷史最悠久的雙年展,從1895年開始,一直作為宣揚國威、文明與交易的場所。1930年代,除了藝術展外,就有音樂、電影與劇場雙年展,一直到一位巴西人Sap Paulo在1951年才建立了我們現在認識的雙年展制度,由參與國家與個別展覽雙軸進行。建築雙年展開始於1980年,1999年開始舞蹈雙年展。可以想像,在雙年展中,國家主義(nationalism)正是讓雙年展精彩萬分,緊張好看與維持壽命的眾多事項之一,你可以想像這是建築界的微型世博,是藝術界的科學與國家文明競爭。雙年展本身更是國家本身的目標,1955年開始的德國文件展,1973的雪梨雙年展,1984哈瓦那,1987年的伊斯坦堡,1993的沙迦(Sharjah),1995聖塔菲(Santa Fe),1995里昂,1995廣州三年展,1996年柏林,2000年的上海、台北雙年展,以及最晚加入世界雙年展行列的莫斯科,也從2005年有了自己的雙年展。

企業捐款投資文創抵稅 捐贈1000萬元以內,得列當年費用或損失;投資享15%研發抵稅

October 08, 2010

行政院公告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法已正式實施,財政部表示,企業將新增一項1,000萬元捐贈費用與15%研發支出、人才培訓的抵稅優惠。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