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People公民新聞
是老天疼惜好奇寶寶,要我和藝術家結緣嗎?剛報導完在台北美術館的藝術家活動,感動莫名後,又接到臉書上藝術家吳瑪俐上發出的活動邀約, 作為一位環境議題的公民記者,豐富了我生命的樣貌,也對臺灣這塊土地上,竟然有這許多這些愛臺灣愛環境生態的人,讓好奇寶寶不孤單,感覺靈魂上與他們共舞。
@@@@@@@@@@
樹梅坑溪溯溪行動-Bcs 竹圍工作室
樹梅坑溪溯溪行動
給我一瓢樹梅坑溪水。這一瓢淋在身上是何感受?
時間: 2010.9.25 及 9.26 上午9:00~11:30
集合地點: 9/25 (六) 9:00於竹圍捷運站 後門出口
9/26 (日) 9:00 於吳仔厝 (暫訂)
吳瑪俐 Wu Mali 2010
作品名稱:樹梅坑溪溯溪行動
與竹圍工作室合作的社群藝術計劃
時間:2010.2月~9月
計畫構想:
竹圍地區有個地名叫「樹梅坑」,據說過去這裡種了許多樹 梅因以為名,然現在已難找到樹梅的蹤跡。樹梅坑溪忽隱若 現的流經這片土地:在山邊,它是石頭縫中涓涓流出的渠道 ;在村落,它被水泥框成一條排水溝;在林立的大廈間,它 含納百川—含溶家庭廢水、農業及工廠的汙水;要體驗它的存在,偶而就只能從路邊的水溝蓋來感知。然穿過淡水河邊主幹道--中正路,從捷運旁的涵洞下,溪水則以飽滿氣味的咖啡色,流入淡水河,銜接大海…。
這個藝術計畫因此希望藉著溯樹梅坑溪,尋找一條溪流的故事,認識住在這裡的人,並邀請新舊居民一起來對話,重新認識這塊土地。
藉著溯溪,我們也希望去反思,在這麼快速的空間發展歷程中,土地破碎化、人與環境切割的生活,要把大家帶到哪裡去?尤其在氣候暖化的效應下,竹圍的未來能夠有什麼樣的改變?
此計劃以此公共議題,邀請居民一起來參與。
@@@@@@@@@
源起:
「為了吸引貴公司,我們剷平山岳,砍除叢林,填平沼澤、移走河川,遷移城鎮…所有這一切,都為了讓您及您的企業,在此大展鴻圖。」(引自Machael Woodin & Caroline Lucas: Green Alternatives to Globalization—A Manifesto)
像所有城市發展過程一樣,自然的山川逐漸被改造、填平,變成聚落和廠房,我們忘了地景原來的樣貌,和土地的關係也逐漸被切割,對環境的感覺越來越遲鈍,城市因此越來越不利於人生存…。位於淡水河支流--樹梅坑溪所流經的竹圍社區,也正逐漸踏入這樣的城市發展宿命。
竹圍社區是台北市進入淡水的門戶,也是淡水河和大屯山系之間的一塊小平地。早期這裡是一片綠意盎然的稻田,居民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民國45年先有奇龍、後有大同磁器廠進駐,民國55年飛歌電子來竹圍設廠,雇用大量員工,而吸引許多外地人到此工作。這十多間,隨著捷運通車、房地產開發,竹圍地貌迅速發生變化。狹窄街道高樓林立,不僅公共設施、綠地規劃不足,城市景觀也顯得擁擠雜亂。
然而,夾在山海之間,竹圍很幸運的在數公里距離間,就可以看到土地從做為生活及生產的農業地景,轉為小型鐵皮工廠的基地,再變為住商混合的消費空間演化歷程,它是所有城市發展的小縮影。而住在不同區段的居民,是不同時間的移民,彼此互不相屬,也鮮少互動。然貫穿在這些空間與人之間的是樹梅坑溪。它的源頭在坪頂里水尾、吳仔厝一帶,往西南流至妙覺寺附近匯集,續流至竹圍與來自民生里、福德里山區的支流交會,再由捷運竹圍站北側注入淡水河。
從捷運站後的河口,沿著聚落尋訪樹梅坑溪的蹤跡,它有時像一條臭水溝,有時隱於柏油路下,有時被水泥拉皮繃得緊緊,有時又以被污染了的野溪樣貌浮現。樹梅坑溪被人們在這塊土地的活動所書寫,成了檢視城市生活最好的象徵和隱喻。尤其在氣候暖化的挑戰下,在樹梅坑溪展開溯溪行動,也是為了透過溪水來反思,並且期待這個行走、體驗與看見,讓環境與我們的身體對話,讓竹圍有機會再次轉化,成為一個結合生態與創意的宜居城市。
計畫構想:
竹圍地區有個地名叫「樹梅坑」,據說過去這裡種了許多樹梅因以為名,然現在已難找到樹梅的蹤跡。樹梅坑溪忽隱若現的流經這片土地:在山邊,它是石頭縫中涓涓流出的渠道;在村落,它被水泥框成一條排水溝;在林立的大廈間,它含納百川—含溶家庭廢水、農業及工廠的汙水;要體驗它的存在,偶而就只能從路邊的水溝蓋來感知。然穿過淡水河邊主幹道--中正路,從捷運旁的涵洞下,溪水則以飽滿氣味的咖啡色,流入淡水河,銜接大海…。
這個藝術計畫因此希望藉著溯樹梅坑溪,尋找一條溪流的故事,認識住在這裡的人,並邀請新舊居民一起來對話,重新認識這塊土地。
藉著溯溪,我們也希望去反思,在這麼快速的空間發展歷程中,土地破碎化、人與環境切割的生活,要把大家帶到哪裡去?尤其在氣候暖化的效應下,竹圍的未來能夠有什麼樣的改變?
此計劃以此公共議題,邀請居民一起來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