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蕭麗虹
碧潭都市發展的脈絡
來台之前就知道有個夢幻小島叫做台灣,也聽聞有個地方叫碧潭,那兒有吊橋、有原住民的土風舞、有小舟親水、還可以在戶外BBQ。定居台北之後,聽大家說那兒已經沒落,不值得一遊,不如去北投、花蓮。它已被邊緣化、也被遺忘了。
如今政府大力介入地方的發展,碧潭又銜接上二十一世紀的生活步調。多年來的努力,將水流整活、河岸美化,重要的大眾運輸系統:捷運,也連接到河岸。碧潭的命運終於改變,碧潭已躍升都會時尚的新據點!
從文史紀錄,才知道往昔的碧潭是如此重要;從生態研究,才了解水源的能量從數百年前已被視為關鍵,碧潭不只是個遊樂的地方而已。碧潭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它的命運將如何轉變?縣府美化工程完工的此刻,我們好好的為美麗河川作個慶祝,「河流2」就是為此慶典而啟,祝賀碧潭,也同時檢視它的發展脈絡。
藝術介入河川的角色
這慶典所扮演的角色,是應用當代藝術創作者對空間的敏銳觀點。藝術家不只是在純白空間中把「作品」掛上,而是在這場域中與「時、空」作對話。本次展覽邀請十二位藝術家,將他們對碧潭當地的休閒民眾、文史、環境等等特色的體驗,以創意的手法述說故事,傳達感動的體驗或是點出可能的議題反省。
這就是當代創作者透過非語言的手法,在非博物館的藝文空間中創意的展現,讓快速進出捷運站的居民與遊客,慢下步伐,發現空間中的變化,感受藝術即在身旁,此種十分微妙的藝術功能。 藝術介入公共空間是高難度的挑戰。這與在四面白牆壁內的場域下所需營造的關注力乃是天地之差。在美麗的碧潭河岸旁,大自然還需要什麼嗎?在新建設的大樓、街道與步道裡,藝術家該如何介入呢?這得看創意者所思考與關心的內容,以及其手法特色與環境互補的關係。
藝術介入的重要評估應該是在其空間中,與在地人文、生態與環境的對話,而非一般公共藝術地標性的功能,或是附設於建物主體與周邊位置的裝置性功能。這種介入的策劃與溝通,是很細膩且費心思的。看看這十二件不同媒材、不同國籍觀點的創作,其中國際藝術家的視野更是特別。
「河流2」展覽的時間點
本策劃團隊早已在1997年「河流1」為台北縣政府邀請十八位國內外藝術家,針對河川的生態、文史與發展做了對話。縣府每年都有藝術計畫,歷年來許多藝術家對這條大台北地區最重要的河川,如同其他國家的都會創作者,投入很多力量去愛護,為珍惜河川付出心力。
三位國際藝術家的內容
由本工作室所策劃國際邀約,本計劃中三位國外藝術家為例,他們介入的方法,內容及回應都是不一樣的。
於美國擔任教職的 Benjamin Duke ,利用學校暑期時間到本工作室駐村。身為台灣女婿,他得努力瞭解台灣的過去與現在,認識太太的文化認同與美國之間的差異。他在台北縣文史學會工作人員的帶領下,真真實實地至碧潭觀察當今狀況,到老街的小店,感受在地人士的和善,從中他發現許多老而美的人事物。跟老人家聊起他所經歷的人生,與地方人士或遊客漫談,找到故事、找回記憶、也聽到「真相」。他將這些一一記在腦海裡,回到竹圍工作室內思索、建構、再重組。他仔細閱讀歷史資料、篩選過去在碧潭的美麗時光、人與地景的變遷。過去的碧潭真如我從小聽聞老一輩所述說的那般悠閒自然,甚至能夠感受到他們的快樂時光。
在一般的藝術展演中,少有文史照片與作品並重的狀況,Benjamin Duke 的畫作呼應時空的對比。對於各年齡層的觀眾,應有不同的感受。
更難得的是找回當年的歷史照片,如同時空隧道的痕跡。
第二位國外藝術家, Marcel Dinahet 可真是個寶!早在2002年,他就至本工作室進行「介入」河川的藝術計畫,如今再次訪台探索淡水河源頭,顯然是他的最愛。
Dinahet 是世界河川海岸的觀察者。以在水面上下錄影的手法,用罕有機會觀察到的角度,帶領我們重新認識生活環境中河水的品質與生態,以及都市發展與河床、河岸之間的關係;十幾年來,他在世界各大都會(威尼斯、倫敦…等)皆記錄過。這次有幸得到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及獨木舟推廣協會的協助,讓Dinahet有機會到新店溪上游徹底探索,了解其流域以及碧潭水中的生態要素。Dinahet的作品確實是活生生的生態文件,但手法是以藝術去介入。觀者在他的作品中,內容是如此的真實,期望讓大家有所感動,重新思考河川的保育問題。
因為Duke與Dinahet,我們特別規劃了一場文史、生態、及藝術介入的研討會,呈現上述三個不同領域合作互動的特質與價值,珍惜各方專長。
最後是韓國藝術家 Bonggi Park ,今年有幸在關渡自然公園所舉辦的「2009關渡國際自然裝置藝術季」看到他的作品,並同時了解他的創作手法與理念。他已到過世界十幾個自然公園與生態區進行創作,都是在地取材,慢慢思索,如同前輩Andy Goldsmith一樣創作人為介入自然區域。 Bonggi 將他的理想空間與我們分享,如何在這美境中,鬧中帶靜,待在他創造的小窩裡,思索眼前的一切。在他作品中有與自然對話,回到純手工創作的樸素特色。很多觀眾可能看過他在關渡水池旁的小亭,但這次他是首次應用非在地的木材(因為碧潭內已經沒有可用的木材),只好用河水漂下來的漂流木,台灣沿岸特有的美好素材。他也有所突破,以漂流木營造出一個冥想空間。把難以找回的純自然空間,在這整治人工化的河邊,設了一個溫馨的窩,呼應碧潭對岸綠油油的石壁。
政府對河川的責任
藝術家們除了慶賀工程的美麗,也善意的帶領觀者們回想,思考河川的真相。漫步在這十二件作品中,品味慢活的大台北生活趣味,實是「Taipei is Easy」的最佳代言。在這個大眾運輸的時代,碧潭將成為零碳生活、旅遊休閒的好去處。來碧潭體驗藝術與環境的互動,感受三度空間,甚至四度時空的連結!
縣府各局處,像是觀光局與文化局,在活動期間付出了很多心血。早期的功勞則非水利局與建設局莫屬,因為他們對工作的堅持與毅力,終於把沒落的碧潭喚醒。
最珍貴的是藉由活動連結,舉辦12場文史、生態導覽,反應的踴躍才知道民眾是如此的期待。多認識碧潭的過去與當下,也開展了與跨界專業者的對話。文史、生態、藝術工作者都能互相了解,立下往後相輔的合作基礎,為河川開闢新的介入方法。
但這只是碧潭風華再起的一小步;在參展藝術家離開後,碧潭要持續關注永續發展的方法。在地文史、老街社區、居民生活、產業再造與生態的保護都是漫長而費心的事。藝術介入到此地,只是做為文史工作者與生態保護者交流的觸媒,跨界的合作更有賴於「產、官、學、藝」各界建立相互協助的模式。這只是一個開始,藉由本展增加彼此互相認識機會,日後,更需整合專業的力量永續經營碧潭的人文、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