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自北區環境教育區域中心
文/李曉雯(竹圍工作室研發總監)
環境永續是一個全球性的議題,在地球面臨前所未有危機的此刻,也是我們每個人都能以自身實踐、改變現狀的時機。
21年前,淡水河旁的高灘地上,一群需要空間的藝術家改建了廢棄雞寮,利用這個荒煙蔓草之地自由創作,嘗試使用各種媒材進行那些無法在美術館裡實驗的現地創作,像是用火燒、用水淹、用蟲蛀,或是利用環境物件搞個地景藝術。竹圍工作室是當代藝術的發源地之一,一個實驗型的藝術聚落,也是一個國際藝術村,提供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家各種創作資源和靈感。
竹圍工作室雖然座落在竹圍,但是僅一條捷運線之隔,讓工作室與其他座落在竹圍社區裡的公寓、大樓、豪宅、集中式住宅等,有著天壤之別的環境差異。除了可以眺望觀音山,欣賞淡水夕照之外,隨著每月每日的淡水河漲退潮,以及出奇不意的颱風、驟雨,工作室裡常傳出"水災"意外,藝術家們也都知道要如何因應自然的變化,形塑出十分特殊的藝術創作。
2002年竹圍工作室在法國策展人Catherine Grout的鼓勵下,以「淡水河流域的藝術介入計畫」為題,自辦《竹圍環境藝術節》,強調以另類的方式在竹圍地區和淡水河沿岸開啟藝術與公共空間的對話,她用戶外藝術展覽來動員社區居民參與「公共藝術」的各種活動,體驗人與人的關係、人與週遭環境的關係,進而激發出共同營造社區美感環境以及改善生活品質的行動。
她認為,藝術不應該是一種令人費解的東西,它應該有些積極的作用,能展現在具體的生活處境之中,喚醒人們對當下整體環境的感知與思考,甚至展開對未來充滿各種可能性的探索甚或行動。藝術之於個人小我或是社會集體性大我的形成都應該有其一定的責任。
Catherine Grout在《藝術介入空間─都會裏的藝術創作》書中提到:「公共空間」,是公共思想的空間化,人們在其中聚集,並共同決定城市聚落的未來。公共藝術能開啟一個對公共環境有利的空間,讓人們在這裡相遇、交流以及實踐共同計畫,不僅提供言語溝通的可能性及樂趣,也讓他們體會並創造公共歸屬感。當把這個「公共空間」擴展到「生活環境」或是「居住環境」時,那更是一個讓人與環境之間發展出新的可能性的最佳介面。
「公共藝術」並不強調於那種吸引人注意的大型藝術物件,而著重在那些讓人不期而遇、分佈在各角落的各種微妙小感覺、小驚訝,那是一種散佈於生活空間中,必須用微妙的身體感官去經驗,或是用身體記憶去連結的整體感受。透過藝術元素的介入,加上各種參與者的投入,促成具有地域性、生產性的「公共藝術」;它與民主社會的形成條件有著相當密切的關係。
國家文藝獎得主吳瑪悧在過去的創作脈絡中,強調「藝術應回應現實」。從批判媒體、嘲諷民主、解構權威、反思性別的個人創作,直到引導婦女團體進行社群創作,她不斷自我反省藝術家的角色是甚麼? 藝術是否能成為積極改變的力量? 藝術家在不同場域創作的時候,要不要去回應環境?又該如何回應?這是一種互為主體的概念,不只是人跟人之間而已,人跟環境之間、人跟土地之間也應該相互尊重。
2011-2012年,吳瑪悧與竹圍工作室合作,以流經竹圍地區的一條小水溝作為起點,在過程中激發出參與者或是地方居民對這條溪流的情感,進而討論未來竹圍地區型塑公共空間、回應環境議題的各種可能性。透過跨領域的合作,探討地方因為不當開發而逐漸失去特色,環境及生活品質逐漸下降時,如何透過藝術學習和行動實踐,轉換思考,重新勾勒出一個具有理想性的、符合土地倫理的、與日常生活連結的生活系統,也作為未來推動、改造我們生活週遭樣貌的地景藍圖。
近2年的計畫,吳瑪俐「以水連結破碎的土地」為題,開啟了一系列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其中一個最為人知的是《樹梅坑溪早餐會》,每個月最後一周的周六早上,沿著樹梅坑溪流域的不同地點與當地居民一起吃早餐,藉此機會收集居民們對樹梅坑溪的看法,凝聚社區意識,也邀請不同領域的專業者共同參加,在輕鬆地享用創意早餐的同時,以「水」與「環境」為題,彼此分享對樹梅坑溪的看法和建議,擘畫「未來居住」的理想環境。這種做法,把討論環境議題的主導權交在一般民眾手中,大家都有機會發表個人看法,並且聆聽別人的經驗與分享,收集成為地方集體智慧的基礎。
另一個子計畫《流動博物館》則是由淡江大學建築系黃瑞茂教授提出,試圖討論竹圍社區的生活型態,是否可能從「臥房城市」轉型成「都市村落」。藉著流動博物館的裝置設計和民眾之間的互動,藝術家帶著民眾去探索竹圍的「村落感」,找到影響生活品質的關鍵點。還有蕭麗虹、張惠莉、辛佩津和容淑華等人以藝術介入的方式,將環境議題引導到校園和社區中,強調用五感來體驗自然環境,並在環境中型塑出未來的學習場域。《我校門前有條溪》與竹圍國小合作,邀請視覺藝術、舞蹈、音樂等不同專長的藝術家進入竹圍國小,與學校師生共同創作,進而討論樹梅坑溪的美麗與哀愁。《在地綠生活》則是與竹圍高中合作,透過植物和水進行在地綠生活的行動研究與實踐,將在地知識轉化為課堂內容。《社區劇場》則是邀請福德里的新舊居民、大人與小孩,以戲劇的方式認識生活所在的樹梅坑溪,並延伸至公共議題的討論,形塑社區文化。
吳瑪悧為這個新型態的環境藝術下了一個註腳,「藝術不是美化,而是引發、連結與思考。」有別於過往環境藝術僅作為反思、觀想的操作,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希望在環境美學上,與專業者、居民共同建立創意合作的關係,引發人們對於周遭生活環境更多的關注,讓關心全台400多條小溪流的守護者和藝術工作者有所參考。
這個藝術行動在計劃結束後,有一些意想不到的變化。2013年獲得台新藝術獎的殊榮之後,分別受邀到台灣科學教育館、國立台灣美術館展出,也受邀前往參加英國曼徹斯特《Micro-Micro Revolution》特展、印尼雅加達雙年展等國際大型展覽。此外,也因著這個藝術計畫,竹圍工作室開始與歐洲的藝術社群有了緊密的連結。
隨著環境議題升溫,藝術家對環境保護的自覺心更強烈,有感於文化和藝術在環境議題上能提出與科學家不同角度的觀點、更貼近民眾,鼓勵全民主動關心環境永續、生態變化的問題,2014年在歐盟的資助下,荷蘭的藝術組織Trans Artists成立了「綠色藝術實驗聯盟」(Green Art Lab Alliance,以下簡稱GALA)。
人類大量消耗土地涵養和石化能源,這100年來全球的工業型態已大幅度的改變了自然環境,並且影響氣候,層出不窮的食安問題、能源匱乏、地球升溫等在在凸顯失調的產業結構和社會系統。我們很急迫的需要新的思維模式和方法來面對未來的十年、二十年;然而消除或是改變當今的運作系統是很複雜的,需要豐富的想像力、知識力和創造力。
在這個全球性的議題中,文化/藝術圈接收到這樣的訊息:這群有別於傳統思維的藝術工作者被視為一群可能用不同的方式和角度來解讀當今的環境和永續議題的人。我們深切知道環境惡化的背後,其實隱藏著的是文化和社會問題,雖然眼下看到的是物種消失、生態系統的崩裂以及極端氣候的產生,但是我們的消費習慣和生活態度才是造成環境惡化的元凶。面對環境永續議題,文化人認為並非環境生態專業才能解決問題,更需要探討公共政策、公共道德、生活型態等議題,除了要跨領域的刺激與合作之外,更需要引起大眾更內化的反省和行動;藝術和文化正好是恰當的催化劑(catalyst)。
2015年在巴黎舉行Cop 21(氣候高峰會)、各國領袖在討論控制碳量排放和全球溫度的同時,藝術圈也在巴黎舉辦Art Cop 21(藝術與氣候高峰會)。與會者體認到解決全球的氣候問題,需要所有地球公民的參與(To change everything, we need everyone)。但是,環境科學似乎好遙遠、好艱澀,如何讓地球公民能產生自覺,主動參與?
為了尋找答案,2016年2月60多位來自全球各地的藝術創作者、設計師、文化政策研究者、策展人、藝術史學者等聚集在奧地利薩爾斯堡舉辦了「綠色之外:藝術作為環境永續的催化劑」高峰會(Beyond Green: The Arts as a Catalyst for Sustainability),深入討論藝術在環境議題中所扮演的角色與價值。會議的結論清楚地表達了環境/永續藝術行動的目標和願景:
- 需要清楚地闡明藝術和文化「為什麼」和「如何」能促成永續的目標,產生"變革";
- 需要從以"強化經濟體系"為基礎的思考邏輯轉換成以"再造價值體系"為基礎的思維型態;
- 重視中介者的角色,以促進溝通,並能跨領域、跨文化、跨地域的建立關係;
- 需要即刻產生行動,即便是不完美,但仍可以改善現況,同時我們也要持續思考並建構一個較長期的策略來達到永續持久的改變;
- 需要從更人性化的定義來探討「發展」的意涵,以及用更細微的指標來詮釋幸福的定義,而非只關注在經濟成長;
- 需要正視當今已在政治或科技上所造成的危機之外,也要關注情感向度上的危機;
- 需要保持跨領域的對話,對於「永續」的概念轉型,可以產生新的語彙、促進更具有影響力的政策和行動。
藝術與設計創作者需要在社會中作出環境友善的示範,透過計畫啟發創作者去思考,如何在藝術生產過程中,重新檢視我們對環境的衝擊。透過合作與交換,刺激藝術在永續經濟中扮演的角色的想像與討論,並找出全球議題的創意解決方案。
未來的藝術發展並非將大家放在同一個標準裡,而是應該創造更多的概念性架構,讓專業者和參與者共同去看、去體會、去思考、去行動,產生各種不同的方法,以達到終極目標--「一個永續的世界」。會議總結也提到,藝術將是一種觸發改變的媒介,「給予所有參與者跳出框架,找到一個新的機會去使用我們的專業,但是在原來專業以外的地方(to use our expertise, but get out of our professional box)」。
我們相信文化的翻轉力量。文化能夠為環境永續議題提供另類角度與跨界思維,實踐藝術與環境的創意交會,將現代社會的僵化視角,注入更多的人文、藝術、生態面向,連結在地與全球各地當前趨勢,透過多元的視角與創意激盪,鼓勵思考永續議題、培養創意與環境友善與並存的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