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筱翎(工作室助理)
繼亞洲綠色藝術實驗室聯盟成立一年後(註1),2016年12月15日於泰國曼谷舉辦 「實踐永續的藝術:曼谷綠色對話日(Art for the Earth : Green Dialogue)」 論壇。論壇包含兩部分──國際組織座談(Global Talks)及在地組織座談 (Local Talks),本次論壇的主辦單位為亞洲綠色藝術實驗室聯盟組織成員之一的Big Trees,其他參與論壇的聯盟成員則有Bangkok Art & Culture Center(BACC)前執行長Promadhattavedi Chatvichai、綠色藝術實驗室聯盟組織創辦人Yasmine Orstendorf 及竹圍工作室營運總監洪秉綺;另外也邀請了許多泰國當地關注環境永續及跨域合作組織如SCRAP LAB(註2)、文創藝術街區(Creative District)(註3)、泰國鳥類保育協會(Bird Conservation Society of Thailand)(註4)、綠色世界基金會(Green World Foundation)(註5)、Playable Museum(註6)、A Day 雜誌(註7)、自我永續(The Sustainable Self) (註8)、四色菊府國際發展設計高峰會(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Design Summit Sisaket)(註9)、Site-specific Company Limited(註10)、RECOFCT-The Center for People and Forest(註11)以及藝術家Jo Ruangsak Anuwatwimon、環境工程專家Puangrat Kajitvichyanukul、攝影師Pongprom Yamarat等前來分享。
以創意實踐環境永續的重要性何在?
本次論壇由Chatvichai開場,除介紹BACC 2016年度重要計劃外,其於今年十月份舉辦的另一論壇,聚集泰國在地組織相互認識,也是開啟本次論壇交流的契機。接著由綠色藝術實驗室聯盟創辦人Yasmine Orstendorf提出,環境若要永續,必需藉由實踐(Practice)、藝術性(Artistic)、社區參與(Community Engagement)、推廣(Advocacy)等關鍵字相互串聯,並且依照不同地區量身策劃其環境合適的執行方法。而藝術在其中又扮演何種角色?Yasmine的答案是「Response-ability」,也就是藝術的責任在於積極培養回應問題的能力。她分享了印尼及義大利等地社區中藝術家與居民一同利用各種垃圾及廢材共同完成的藝術創作,以及菲律賓藝術家Francis Sollano的「垃圾時尚(Trashion)」等案例,期望能夠引發更多國際上的連結。
如何激起觸發改變的創藝連結?
竹圍工作室為位於新北市淡水的國際藝術村,作為一藝術資源交流的平台,服務來自各領域的創藝工作者。竹圍工作室營運總監洪秉綺從工作室這幾年實際執行面的經驗分享起,自2011年吳瑪悧老師策劃的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以來,開啟了竹圍工作室與環境藝術、竹圍社區的緊密連結與其他後續效應。而環境藝術行動結束後的下一步是什麼呢?竹圍工作室開始發展在地連結與國際交流計劃,自2013年的社區報、鐵門特工隊開始,發展至2015年底的綠色小客廳系列講座、綠色藝術行動展覽,開始投入更多心力於環境與社區藝術,並於2016年底與關渡自然公園、景澤創意合作發展社子生態計劃,邀請關注環境議題的駐村藝術家加入。也分享了亞洲其他夥伴的典型的社區環境藝術案例-來自印尼的藝術組織Ketemu,藉由長期於一社區、學校田野調查、發現問題,並以藝術作為方法與居民一同解決問題。
在六個小時的論壇中,許多講者皆提及「連結與影響力(Connection and Influence)」的重要性,並且表示對於這樣的溝通平台的支持與期待,就如同綠色藝術實驗室聯盟創辦人Yasmine Orstendorf所說,每個人只要願意向前與對方開啓溝通的第一步,就能夠發展更深刻的討論,現在僅僅是一個開始,未來的合作令人期待。
而在本次座談後,亞洲綠色藝術實驗室聯盟的韓國成員Listen To the City也將以「亞洲區域性(Asia Locality)」為題舉辦一系列活動(註12),除展覽、工作坊外,12月29至30日其將於首爾新村創意中心(Creation Center Sinchon)舉辦「Art and Community」藝術論壇。
註1:綠色藝術實驗室聯盟(Green Art Lab Alliance)為歐洲一分享、連結環境藝術知識與資源的國際平台,2015年12月,更邀請15位來自亞洲國家的藝文單位工作者參與,成立亞洲綠色藝術實驗室聯盟(Green Art Lab Alliance Asia),並於台灣舉辦首場公開工作坊。
http://greenartlaballiance.eu/
註2:SCRAP LAB成立於2007年,為一設立於曼谷泰國農業大學(Kasetsart University)裡的設計研究中心,由建築系師生營運。其旨在發展創新、環保的方式升級回收工業廢料、建築廢料及社區垃圾。http://www.cbit.arch.ku.ac.th/home/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category&layout=blog&id=18&Itemid=22
註3:文創藝術街區(Creative District Foundation)由來自不同領域工作者如企業、教育機構、政府組織、當地藝術家、工藝家等共同創辦的藝文機構,旨在維護曼谷河岸歷史街區地景並同時增添其發展性,吸引曼谷的創意企業家,並期望最終能夠影響更廣大的商業環境。
https://www.facebook.com/CreativeDistrictBK/?fref=ts
註4:泰國鳥類保育協會(Bird Conservation Society of Thailand)藉由舉辦教育導覽、賞鳥活動及鳥類保護計劃等活動提升居民對於鳥類的保育意識,使其明白棲地保存與永續發展的重要性,同時也對於特定鳥類做長期追蹤記錄。
http://www.bcst.or.th/
註5:綠色世界基金會(Green World Foundation)為成立於1991年的非營利組織,密切地與泰國各地青年、教育者、實踐家與社區領袖合作,鼓勵環境倫理教育的發展,並致力投身於環境永續及當地環境的維護。
http://www.web.greenworld.or.th/
註6:Playable Museum為一玩具研發團隊,其核心價值為「去學習與感受心中的玩具(To learn and experience the toys from the heart)」,以過往的生活即動物作為靈感,藉由玩具去傳承上一代的知識與經驗。除玩具外,也製作動畫。
https://www.facebook.com/gummoon/
註7:A Day 雜誌為泰國高知名度月刊雜誌,其撰寫內容包含藝術、文化、流行、生活等各類領域文章及當月人物專訪。
http://www.adaymagazine.com/interviews
註8:自我永續(The Sustainable Self)是由Madeleine Recknagel一人架設的專頁,記錄其個人致力於為實踐環境永續,拒絕消費一次性、塑膠產品等過程、分享簡易且有效的替代方案,並鼓勵大眾一同加入零廢棄生活。
https://thesustainableselfblog.wordpress.com/
註9:國際發展設計高峰會(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Design Summit)為一密集且即時的設計經驗交流平台,聚集來自各地的設計師共同為低收入的居民創造平價又提升生活品質的設計。而四色菊府國際發展設計高峰會(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Design Summit Sisaket)則為一兩週的會議,探討移民、都市農村及去中心化的新經濟制度等議題。
https://www.idin.org/blog-news-events/events/idds-sisaket
註10:Site-specific Company Limited為一設計執行工作室,藉由營造產業為設計帶來更寬闊的視野。其跨領域的執行方式使其能夠涉獵多方面的設計產業,從建築到室內設計,從品牌到行銷,Site Specific Company Limited 廣為記者及建築評論家所知。
http://www.sitespecific.co.th/
註11:RECOFCT-The Center for People and Forest是關注亞洲太平洋地區能力建構(capacity building)與社區林地(community forestry)的非營利組織。其於尼泊爾的計劃「Trees & Bees, Please!」則延伸至野外蜜蜂的森林棲地保育議題,同時協助當地婦女維持生計。
https://www.facebook.com/recoftc/photos/a.10150343428936695.341501.147283111694/10153808783246695/?type=3
註12:「亞洲區域性」活動資訊:http://www.listentothecity.org/Asia-Locality-_whole_pro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