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網絡拓展到議題串連與發酵:談竹圍工作室以國際連結而成的理想星叢
文/許祐綸
本篇文章回顧工作室成立之初,如何即特殊的將「國際」納入空間性格裡;回顧竹圍工作室國際組織的活躍參與,以及在不同主題上,透過國際串聯成就的議題開拓與深化進而引入台灣政策形塑;再從國際藝術進駐計劃的主題化演變,討論工作室中介國內外藝術家形成的社會實踐網絡。最後,反思工作室的歷程,對於「國際連結」的思考,開啟何種別於策略操作的視角。
今日談「國際交流」,在台灣各大小與層級機構組織、政策系統、政府與民間單位間,都像是個幾乎無法避開的任務使命,而因此我們談國際「策略」與交流「機制」,討論國際網絡的「建構」與海外「推廣」……預設某種國境邊界的消解,需靠某種策略佈局與交際手腕來達成。然而,當要以國際連結的角度回顧竹圍工作室的空間歷程,以上述框架視角,檢視它的方法與成就,幾乎是難以達成的艱鉅任務。
從國際連結角度談論竹圍工作室,難以與創辦人蕭麗虹的背景完全脫離。所有所謂國際拓展,在竹圍工作室的歷程裡,與創辦人蕭麗虹個人的多元身份背景、教育養成與語言習慣密不可分——在戰後香港接受中英文化教育、美國西岸求學、新加坡生活就業、再於30歲後定居台灣,「國際」對這位經濟學轉向的藝術家身上,形成得再自然不過,也伴隨著工作室於90年代的誕生,自然而然的進入運作當中。(以外部環境而言,當時解嚴後逢一批海外歸國的藝術家,也將國外藝術養成與實踐帶進創作現場。)後續當工作室逐漸邁向機構化,海外行動研究、國際活動參與、國際人士交流互動,密集的交錯於竹圍工作室的發展歷程裡,工作室成員在語言能力門檻之外,須對跨文化互動、移地研究交流與展演計畫執行、海外議題推廣、國際人士與議題的引進落地上手,於不同議題的串連發酵上,除島內在地視野,將眼光望向海外不同合作夥伴,也幾乎是常態。
工作室中介於台灣及國際之間,談論議題與實踐的「接軌」,意味著將全球化下歐美中心的藝文運作機制引進參照,這包括藝術工作者聯盟的形成,文化空間運作的機制,也有城市發展在「創意」詞語下,包裹某種新自由主義彈性、遊牧、創新的運作邏輯。橫向移植、參照西方本位的運作機制,是早期藝文生態缺乏在地資源實例下,無法避免的取經嫁接。然而隨著工作室與社區與跨領域社群的互動更加深刻,我們也逐漸看見近十年工作室不同實踐中,更回望自身地方與區域脈絡,從而發展出有別於早期大規模式政策影響,更輕盈但議題明確的跨國連結計畫。對照竹圍工作室早期與近年國際連結工作的不同樣貌,或可提出一些觀察。由於文章篇幅,預先排除跨國合作的展演計畫,而聚焦於組織聯盟、主題研究交流專案執行的向度,並部分觸及國際藝術進駐計劃的操作演變。
- 從國際參與的先行者,到區域化網絡的推手
早年蕭麗虹活躍進行國際串連而間接鋪就的資源網絡運用,以及多個國際研究計畫的推動,可說是為台灣當代藝術生態結構奠下早期基礎。今日台灣諸多個別單位與海外機構的互動,尤以公部門及大型組織的國際網絡,多可遠溯至此。
以國際網絡聯盟的參與而言,從1996年起,蕭麗虹便擔任亞洲文化基金會董事至2000年,工作室成立三年的1998年,成為美國藝術村聯盟(Alliance of Artists Communities)、加入國際藝術村協會(Res Artis)迄今,也與剛成立、2013年併入荷蘭文化交流組織的資料庫平台Trans Artists產生連結。2000年參與亞洲藝術網絡(Asia Arts Network)的香港年會,2001年蕭麗虹開始任職國際藝術村協會(Res Artis)諮詢委員,並在後續幾年密集參與各國際會議及研討。2004年,從國際藝術村協會(Res Artis)中,工作室意識到亞洲藝術空間相互連結支持、資源共享的需求,邀請亞洲各藝術空間負責人討論,最終於台灣邀集16個國家共40位參與者於台灣參與連續三天的研討(即與臺灣藝術村聯盟、台北國際藝術村合辦《藝次元—描繪亞洲藝術能量版圖工作營暨研討會》),並在會後成立串連亞洲獨立藝術空間的亞洲藝動網絡(Intra Asia Network),也進而啟動描繪亞洲藝術動能的研究報告,即便網絡組織有機結構鬆散,而此類串連的網絡型態,由成員情誼的聯繫多過於實體行政機制的操作。然而工作室在後續幾年分有實體會面與各式機構間的合作互動,包括藝術進駐交換計畫等。可謂是台灣藝術於亞洲、東南亞區域連結的先行嘗試。
與聯盟網絡參與組構並行的,還有主題研究的進行。早期工作室由蕭麗虹及成員姚孟吟一同執行的各項跨國研究計畫,伴隨著國內藝文環境發展的重要歷程,多半有引進國際趨勢案例參照借鏡、影響國內政策及藝文生態形塑的動機。例如,1998年起調查國際藝術家社群現況、藝術家權利、協會組織情形,影響了視覺藝術聯盟(視盟)的籌組與1999年的成立。1996年以駐村型藝術工作室與組織型態研究,1998年的全球藝術村調查研究及隔年《藝術創作與交流的磁場-全球藝術村實例》的出版(受文建會委託執行),以及後續「閒置空間再利用」、「藝術介入空間」等主題的跨國研究、密集的國際研討論壇參與,以及研究出版計畫,直接回應蕭麗虹於1997年中期開始參與華山藝文特區的的推動(1998年加入華山藝文特區籌備會成為召集人之一),以及文建會於南投九九峰藝術村設立的討論(1997年作為文建會附屬藝術村,掛牌成立籌備處,後因定位形式不明與921地震的影響,於2000年決議終止興建)。由此文化空間議題延伸,則再觸及至城市發展的討論,包括創意城市、城市創造力,城市文化交流等主題的研究計畫、國際研討與論壇舉辦。城市議題的討論,交織著藝術工作者對台北文化發展想像,恰也交集97香港回歸後在地藝文工作者面對政治環境移轉的發展審視。1997年1月蕭麗虹參與由香港「進念‧二十面體」策劃的第一屆城市文化論壇,同時與曾念榮開啟以城市作為文化交流對話單位的討論;後續亦固定參與由香港、上海、深圳文化界組成的國際論壇-「城市文化交流會議」(簡稱四城論壇)。2003年,蕭麗虹參與阿姆斯特丹《創意與城市國際研討會》(Creativity & the City),接觸「創意城市」(Creative City)概念,進而將之引進台灣,連結都市發展顧問Charles Landry與雙北合作(台北縣於2008年邀請Landry參與「啟動亞洲城市創造力國際研討會」,2011年參與「台北國際城市發展論壇」並於2012到2014年期間成為台北推動創意城市的總顧問),形塑當今城市發展想像的範式。
- 國際連結的主題轉向:人才培力與生態議題的串連
蕭麗虹於2000年初期積極參與海外活動的時間,重疊於工作室2002年至2006年間與基地土地產權的訴訟,當時基地活動停擺,轉而將心力投注於外部參與,也織就綿密國內外藝術社群網絡基礎。2006年空間產權爭議告終,藝術活動重回工作室基地,也成為國內外藝術家的藝術進駐的據點,「國際藝術村」之定位已然成形。在藝術進駐的層次之外,工作室自行或協力合作發起的專案計畫,越朝向細緻的主題目標設置,在難以細數的大小計畫中,較顯著的主題大致有「人才培力」、「永續議題」兩個廣大軸向。
竹圍工作室以藝術家實驗創作基地的替代空間起始,至1997年立案,始終有「為藝術家服務」的使命。蕭老師以個人資源培育早期藝術創作者,再到以駐村作為藝術家創作發展養成的重要媒介,藝文人才培力一直居於關懷核心,在密切與國際趨勢現場互動的情況下,工作室試圖將國際人才培力的趨勢引進台灣。由歐美脈絡長出,在2000年初至今尤其在英國進入政策語彙並獲得大量資源投注推動的「文化領導力」(Cultural Leadership)一詞便是其一。2010年至2011年,竹圍工作室以其於2005年成立的營利公司體「竹圍創藝國際股份有限公司」身份,成立「創藝工作者養成網:文化領導者培育輔導計畫」(Network for Creative Talents: Support for Cultural Leadership)(獲得文建會二年的文創育成補助)已有引進國內外業師,「輔導育成」國內文化工作者進階為文化專業領導人的目標。(當時學員種子包括青藝萌余浩瑋、表演藝術工作者藍貝芝、藝術家席時斌、社區工作者張淳善等人。計畫延伸,則有「及時策展:2011新銳國際策展人培力計畫」,與台北當代藝術中心合作,由徐文瑞策劃邀請國際策展人成為師資。隔年(2012),蕭麗虹則再與賴香伶為國藝會策展人陪力專案進行前期研究規劃,從藝術駐村的網絡,發展出駐地研究與展覽計畫兩大國際駐地面向,推展策展人的國際連結,影響國藝會補助機制。2016年,工作室再於文化領導力主題上,與柬埔寨Cambodian Living Arts(CLA)合作「」,邀請柬埔寨四位資深藝術行政工作者(HUOT Dara、ONN Sokny、SO Phina與SONG Seng)來台,在台兩週參訪,行程中尚有「文化領導人工作坊」工作坊(專案受「文化部翡翠計畫–東南亞人士來台文化交流合作」補助)。同年底,工作室成員與35歲以下台灣藝文工作者,組成「竹圍工作室換帖去 uānn-thiap: BCS on tour」,前往泰國曼谷、印尼日惹/雅加達參訪交流(獲文化部「青年文化園丁隊–臺灣青年至東南亞交流合作補助」)。該年度兩個交流計畫,多以訪問交流與經驗交換為本質,未見有後續長期性的策略初衷,然而在單位與個人的聯繫,預先舖展了後續有機生成的路徑。
竹圍工作室在國際連結上最具主題性的向度,當屬生態永續與環境藝術行動的關懷。早年國際合作的展覽計畫,到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的標誌意義與國內外社會認可,竹圍工作室生態環境關懷主軸越發凝聚,而在2014年後透過國際分享邀約與參訪機會,以及與國際組織的連結,建立起知識交換與合作聯盟平台。例如2014年接觸推動19個歐洲文化組織正視藝術工作者環境責任的「綠色藝術實驗室聯盟」(Green Art Lab Alliance, GALA),與GALA的共同創辦人雅絲敏(Yasmine Ostendorf)產生合作,並受啟發建立亞洲版的GALA Asia,2015年12月進行首次會面,邀請十五位來自亞洲國家的藝文組織工作者分享環境永續的案例。同月,工作室也前往巴黎參與百位藝術工作者響應氣候變遷會議的ARTCOP21,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的概念也正式進入工作室論述當中。在近兩年,生態議題為人所知的工作室,陸續與國內外藝術工作者在不同計畫中合作。例如2019年「Sea-Views 來至海洋」為工作室受邀與策展人黃又文、芬蘭策展人 Nina-Maria Oförsagd合作的交流展覽計畫,由藝術家透過作品提出對海洋的不同觀點和多元概念。同年還有「未來種子 — 熱帶雨林調查研究計畫」,受邀與細着藝術、採集人共作室合作,組成策展人、藝術家、設計師、科學家、研究員團隊,前往位於赤道0度到北緯3度之間的熱帶雨林,進行藝術 、環境、科學跨域合作。2020年,即便在新型冠狀肺炎疫情影響下國際旅運停擺,工作室仍同時有數個計畫以線上與實體方式發生:「想像中的國度:臺灣與拉丁美洲的交往」計劃接觸接觸許多當地藝術及永續發展之社群,「台泰城市創藝社區/社群交流計畫」連結城市永續發展的知識交流,另外工作室參與2020年台北雙年展,與法國藝術家Stéphane VERLET-BOTTÉRO 以碳排放出發的環境藝術計畫內容合作,將自身多年累積的非藝術專業社群網絡引入計畫當中。
- 策略為次,交往為先
如前述,要從國際交流策略梳理工作室的歷程,其不易在於「國際」早或隱或顯交織在大小計畫精神裡。而對竹圍工作室而言,諸多計畫裡「國際」未必然是目的自身——或許因為國際連結之路起步得早,經過了向遠方借鏡的摸索,當今竹圍,談「我們」與「國際」之間,已未見預設某種自我與他者間的距離,與其刻意拉近的必要;相反的,他方是議題擴散串連的探索方域,而這樣的連結意義的產生,首先得基於對自身願景理想的掌握。
當國際交流在台灣不同藝文領域成為常談,海外串連、網絡拓展的焦慮未必落入實質的策略。「國際交流」幾乎是近年各中央與地方機構、場館、官方與民間單位、政府各部會政策裡無法避談的核心任務,即便在大量資源散落在不同操作工具的情況下,對國際發展的具體想像與落地實踐模式,未必都有明確藍圖。但也許,在外交處境、文化認同及資源尋覓的多重焦慮下,有機活躍的「竹圍模式」反而開展出另一種成效:未必有紅毯酒會式的外宣場面,而是在諸多藝文生態需求的內省下、議題的探勘初衷裡,尋覓出連結的意義。「國際發展策略」始終是個虛詞,在竹圍工作室的歷程裡難以明述,與海外夥伴的靈活「交往」才是真實。但這往來不只是情誼的建立,而是在共有的願景裡,鋪展出當今現實處境的的替代解方、連結出理想的星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