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一個藝術空間的嘗試與未竟
——談「竹圍工作室25週年計畫」的推進歷程
文/許祐綸 竹圍工作室25週年計畫統籌
「竹圍工作室25週年計畫」在2019年初春啟動,由我以專案人員的身份,與蕭麗虹老師、工作室總監洪秉綺展開討論,抓出計畫主題,後再有兩位專案研究員董佳昀、錢又琳加入策劃執行的行列。一年多工作歷程,伴隨著外部人員以藝術工作者後輩角度,嘗試理解與鋪述一個藝術空間的摸索與嘗試;疫情影響之劇烈變動下,工作節奏的大幅調動與再梳理;再有工作室自身面臨包含大量人力流失的營運危機;以及營運團隊面對工作室轉型或結束反覆的掙扎討論。這篇文章的書寫,是作為計劃參與者,為一年半計劃寫就的小結與回顧。在內部討論文章書寫調性時,計畫主持人蕭麗虹老師特別強調避免生產學術論文,而是從參與者各自位置觀點,提出個人見解。於是希望藉由從自身位置觀看,回首這個近距離與竹圍工作室基地走向離別之時的共在時光與觀察自省。
- 如何以「回顧」開創新局?
歷來竹圍工作室在不同時期分別以不同主題進行過數次階段性回顧,而歷年的回顧計畫,多半有借藝術家之眼回首肯定工作室扶植角色、以研究者學者眼光回看來時路,為未來營運方向提出願景的動機。
例如,2006年,歷經五年產權爭議,甫回歸竹圍基地的工作室,舉辦「台北藝術家的秘密花園—竹圍工作室十年回顧」與「台灣創意空間的未來」兩場座談,並於2008年出版《從邊緣建構另類美學-竹圍工作室12年》一書,由黃海鳴、法國策展人Catherine Grout專文回顧,收錄竹圍歷年藝術家感言,以及榮念曾、朱惠良、林濁水、賴香伶、吳瑪悧訪談。2010年,則有張晴文策劃「邊緣美學:竹圍十五周年回顧展」,邀請過往互動較深刻之藝術家回到竹圍工作室,展出作品或策劃演出。20週年時,竹圍工作室則以「藝術聚落與藝術村政策發展研究」獲得國藝會藝文環境發展常態調查與研究補助,由姚孟吟統籌的研討計畫分別於2014年12月20日、2015年1月17日、2015年2月14日招開閉門研討會,討論議題從「從竹圍工作室談替代空間的發展」、「從閒置空間再利用談臺灣藝文環境發展」、「從竹圍工作室展望台灣藝術村發展」切入,後續再邀請三位研究員吳虹霏、楊雅翔、王珮瑄基於工作室資料,出版二十週年紀念小冊,將竹圍工作室的演進以「另類空間」、「藝術介入空間」、「藝術工廠」以及「藝術進駐」等四個方向進行探討,再於2015年5月於竹圍工作室展出文件展「社˙藝˙流」。
幾乎五年一次的回顧研究,到了邁向25週年再次進行,究竟可以提出何種新局?反思近幾年來,工作室內部針對藝術村「轉型」的議題來回討論,經歷替代營運模式想像(如合作社、社會企業、服務平台、協會)的部分碰觸,卻未有明確定案與組織轉型規劃。2020年9月,工作室決定在更進台北市中心的圓山CIT台北新創中心進駐共同辦公室,為未來更朝跨域連結的組織轉向暖身,進駐決策果決,但營運體質、主題方向的設定仍未有明確方向與深度討論。伴隨與此,25週年計畫與工作室以蕭老師為首的討論中,仍先共同決定於計畫中維持歷年強調藝術之社會價值的核心,以創辦人蕭麗虹「藝術及藝術家對社會具有價值」的發聲願景出發,提出「因為藝術,我們相信」(In Art We Trust)的年度主題,且決定不優先考量策劃慶生與回顧文件展性質的展呈、重談空間的過往成就;而是在工作室文獻檔案盤點的進程中,共同以過往工作室活動主題,拉出五個主題軸線—生態、社會參與、人才養成、空間營運、國際連結—朝向運作與議題方向的可能未來探索。
從2019年9月至2020年2月,計畫透過四至五場不同主題的交流工作坊,與此前未必與工作室有密切交流互動的組織接觸、鋪陳議題潛在結盟。四場工作坊配合計畫主題,分以生態( In Art We Care:生態永續的行動)、社會參與(In Art We Connect:社會實踐的網絡)、人才培力(In Art We Cultivate:創藝人才的養成),空間營運與國際交流(文化空間的未來之路 Imagine a cultural organization for the next generation)展開,在特邀講者的主題分享之外,維持半場活動以非正式的小組討論對話形式,與議題相關的參與者互動。原訂在四至五場交流工作坊後,以一國際論壇規模的企劃,集結國內外議題關注者聲量與潛在資源提供者,挹注藝術開創社會影響力。再輔以慶祝活動為計畫劃下句點。伴隨計畫歷程,則另邀請影像創作者丘智華以工作室為主角進行實驗性的記錄影像創作。並另以研究員的主題文章書寫、工作坊紀錄文字影像,作為25週年全年度的不同詮釋與註腳。
- 空間「主題」的設定與交錯
如上述,25週年計畫共拉出五個主題軸線:生態、社會參與、人才養成、空間營運、國際連結。其中,生態與社會參與被視為竹圍工作室在更廣大範圍之社會交往之「議題」,而人才、營運、國際則間接視為達成其議題關懷的「方法」。這些分類彼此交錯關聯,對於一空間的25年錯綜歷程,有其難以全面觸及的未竟之處,然而要為竹圍工作室蔓長的實踐路徑定錨,卻也是必要的佔棲之途。一個空間在1/4世紀的活動可拉出廣闊深遠的錯綜圖像,一年的計畫中歷程,僅能以有限的時間能力,嘗試建立理解的路徑。
如同多數替代空間在無數的變動中篳路藍縷走來,這些主題的設定經與創辦人蕭麗虹老師討論而就,再與專案小組成員、工作室團隊在工作歷程中滾動修整內涵,形同隨工作室一起,後設的回顧自身來時路,試圖為過往蔓生的實踐枝枒理出經脈。的確,除早期藝術家實驗創作基地外,25年來明確與創辦人蕭麗虹個人活動難以區分的工作室,在生態永續意識長年投入,亦透過不同專案計畫、以及駐村計畫的主題與藝術家選擇,鼓勵藝術與跨領域社群的連結共創。長年來看工作室未刻意於營運工作中明確標誌特定議題的聚焦與組織定位,而是透過其資源的開放與活躍國內外網絡,不斷與外部專業工作者、藝術內外社群的互動往來,挪移出一個迂迴路徑。
研究員的書寫大抵回應此開放有機的路徑。在「生態」主題的回顧上,董佳昀透過書裡竹圍工作室在相關議題的時間歷程,大致可以描繪出這樣的特性。環繞「社會參與」的系列文章,則嘗試在生態議題以外,分別以早期工作室中介於台灣藝術社群形成與集體願景建構的動員,以及標誌性的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之後,工作室嘗試在社區連結及社會議題參與上開展更有效操作模式的努力嘗試。「人才養成」主題由錢又琳執筆,書寫工作室如何透過國內外網絡資源串連形成自身作為藝文工作者的養成土壤,同時對照工作室內部人力的動態發展反思組織體質與人員養成的動態關聯與挑戰。「國際連結」主題中,我則嘗試書寫近年工作室在不同計畫中透過國際串聯,在不同議題特別是「永續發展」軸向中催化的發聲與實踐廣度,作為早年工作室活躍進行國際串連而間接鋪就的資源網絡運用。
文章的書寫並非是計畫的目標與成果,事實上25週年計畫的工作一直在滾動開展的狀態下進行,至今計畫部分內容因新冠疫情影響得到重新評估討論,目前討論中也預計再以網站、出版等形式納入更多歷來與竹圍藝術內外好朋友們的思考註記。
- 藝術「價值」的焦慮,與空間永續的艱難
25週年當是歡慶之時,然而,竹圍工作室同時面對空間營運的挑戰與外部環境變動。工作室經歷反覆考量,在2020年7月發布告別聲明,宣告現有淡水河邊基地運作模式將於2021年底告終,在此文寫就的2020年11月底,工作室未來型態轉向尚待籌整、定見未決。從「藝術單位是否必然需要『空間』」、「這個世代是否還需要替代空間?」、「竹圍工作室的未來是徹底告別,抑或是以另一形式存續?」這些命題,在25週年計畫這一年來的工作歷程中,成為專案成員、工作室同仁、蕭麗虹心中反覆出現的懸置前提。甚而在2019年春天計畫啟動討論時,或是同年9月工作室進入台北市中心圓山CIT台北新創中心共同辦公室備以為未來轉型暖身,再到2019年底至2020年全年一整批資深工作人員的離去、新團隊的快速招募,再到2020年7月決定伴隨空間動向憂慮與轉向決策壓力。
或完全從藝術領域功成身退;或以一藝術支持基金型態為藝術後人提供社會參與的發揮資源;亦或轉型為不具空間基地、然保留藝術工作者串連網絡經營能量的平台組織社群?……諸多版本在過往幾年裡反覆被提出討論,但未進入持續長期而策略化的探索嘗試。這除了源自獨立藝術空間的有機營運體質,也與從全然獨立創作基地、隨著外部文化政策到位所形成的矛盾關係。這之中包括,營運與專案補助時程設定,制約組織行政工作進程,而各項專案計畫產生與推動的進程,卻仍停留於有機的型態。行政工作邁向機制化、組織性格包括人力分工權責與計畫啟動推進模式,卻仍彈性鬆散,是作為從外部進入營運核心,在竹圍工作室上看到最根本的運作矛盾與掙扎。
竹圍工作室面對的問題,或許也是當下各個文化空間面臨的大哉問?高度自主性的藝術空間是否仍有可能?自主性在什麼樣的機制裡被協商了?而此面對機制化的妥協裡,作為藝術行政體系的工作室團隊對自身角色的創造性想像、決定空間動向的主體動能,與組織適時停止在營運中提結案循環的自我消耗,並得以喘息與自省的空間。諸多思考,最終觸及的是,如何在歷來空間致力對藝術創作者的開放自主所給予的最大支持之外,再以同等資源能量回頭給予支撐此平台的領導者、藝術行政團隊給予重新輕盈的厚實能量。
另一方面,主張藝術之社會價值應當被認可的信念,所推動的專案計畫,包括25週年計畫自身,面對的會是藝術的社會轉向以來,批判性檢視藝術議題(agenda)與社會政治議題間的來回拉鋸權衡,若在價值應當「被證明」的前提下推進,「社會影響力」的衡量會先是應該解決的問題。然而當談論一個藝術空間的價值,該當被衡量並證明的,究竟是對社會影響力的可見數值與案例,亦或是在美學與藝術實踐上開展出的基進實驗界域?這是工作室在爭取各方資源以推動自身營運工作時,所遇到的挑戰,恐怕也是自身需重新面對的自我提問。
25年歷史,開創出的道路廣闊綿長,絕不僅止於此刻的註記所能全盤討論,而竹圍之意義的賦予,除了交會於此的藝術內外個體與集體,也有待一路引領工作室的領導者、支持工作室的正式團隊成員們賦予敘事。25年所創造出的無盡故事,值得無厭其煩一再再回頭索驥、重複訴說,每一次的註腳裡,都將蔓生出另一扉新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