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欣芫
李欣芫是位藝術家,也是位教育工作者。目前居住在台灣的北台南,新營。
她的創作在一開始,是以自身童年記憶的碎片出發,延伸到西方童話中文譯本的繪本圖像做為主要素材,透過作品質問自身、也討論變異的文本在自身記憶裡形塑的認同、誤認與混淆的關係。2008年臺南藝術大學造形藝術研究所畢業之後,在不同領域工作的經驗(身為教師、空間配飾師、服務生、售貨員)和異地(國)的生活中,思考藝術創作、自身與社會的連結。2012年旅居德國一年的生活成為她創作生命的重要轉折,回國後的創作與工作更深入在「重返在地」的狀態上,重新認識生活所在地,過去不曾了解的歷史與現在,重新梳理自身與地方的連結,因而開始了一個沒有期限的創作與生活計畫:「地方」。而創作媒材從平面繪畫、攝影漸漸延伸到空間與聲音裝置,透過複合的形式,回應計畫進行過程中人與城市之間交互形塑的思考與理解。並在計畫進行的第二年,成立了「不正確」工作坊實驗室,採游擊的方式在社區大學、專科、偏鄉小學的教職工作中, 以披著教育者外衣的藝術家身份與地方民眾、學生共同經驗藝術創作、藝術與在地生活連結的實驗與實踐,在城市的邊緣與地方共創微小的新記憶、新關係。
她將在竹圍工作室國際藝術進駐交換計畫中,進行「地方」計畫的第二篇章:騷動與希望。帶著「地方」計畫在台灣城市邊緣與偏鄉的生活創作經驗與他方連結、對話。
駐村作品
駐村期間我繼續進行已開始的計畫:地方〔II〕。而地方〔II〕是一個關於掃描改變中的城市日常,因他者介入而有騷動的城市現象,其中外顯與內在的交互關係:「騷動的地方」和「希望的實踐」。然而,使城市氛圍騷動的眾多因素中,因「主體」(原居⺠)與「他者」(外來者)間的差異進而相互影響與作用,而產生的新生、融合、矛盾、對立、不確定、未知與混血等可能。伴隨而生的恐懼、安全與自由這三個內在反映、需求與希望更可能於外在行動看見其面貌。地方〔II〕的主要目標,就是去探索城市日常生活中騷動的情況與景象、瞭解人們對於城市(生活所在地)與自身之間關係及期望,以及如何在其中行動,並將感知到的種種轉化成作品陳述出來。
駐村心得
雖然對方單位沒有提供太多的連結與交流,但因為駐村藝術家媒材大多是較傳統的繪畫或雕塑,對於在台灣從事較當代繪畫或雕塑的藝術家來說可能會有很不錯的交流經驗。
前3週都在適應學習在地生活、並理解、探索所在的地方,蒐集生活中能轉化成做品的材料。在第四週才開始思考原先的「搖籃曲」如何在這個地方執行連結。擬訪談問題並翻譯成韓文、進行社區訪談,也是第四週左右開始。成果的展覽開幕於第六週。八週的駐村,美術館工作人員規劃了一天光州的亞洲文化協會參觀;與同期韓國駐村藝術家自行參觀了全州市的美術館、畫廊、文化中心、博覽會、一天的釜山看展小旅行;最後一週獨自的首爾行。全部行程都頗緊湊,很可惜沒辦法細細體會更多。
最大的收穫之一,是在有限的語言理解中也能有所互動與對話。由於駐村地英文並不管用,所以在駐村期間不管是創作取材或生活交談過程,時常得進入眼力、耳朵、或敏感度要打很開的狀態,盡可能透過搭話或詢問(確認)了解藝術家們談論的話題、受訪者的回應...等等,意外發現自己可能無法開口,但卻能理解部分對話情境。
這次的駐村雖然只有八週,但卻逼著自己在有限時間內融入當地生活,去理解不同的文化,再用行動(作品)將察覺或覺知的轉化成作品,也開展了在創作上更多的可能,回台灣之後能繼續延伸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