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文章

竹圍工作室///i want more我想要更多的

專欄文章分類: 
媒體報導
Tag: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文創產業國際藝術碩士學位學程
藝術領域分類: 
無類型限制
撰文/David K. W. Wu

這已是一個物慾橫流的年代:

當文化商品化的現象如此風靡時,可怖之處,並非藝文工作者其生產之作品,必須被賦予商品的標籤,藉此證明自身的價值,而造成藝術作品的銅味瀰漫──在蘇士比與佳士德的蓬勃之勢,早使其不證自明;反而是藝術品與現實的妥協,市場邏輯滲透了藝術作品的內在,無論是作品的生產者與觀賞者都被消費的慾望宰制:

我想要更多的,但是想要的到底是什麼?

五月下旬,在竹圍工作室所舉辦的小型特展──「///I Want More 我想要更多的」── 是由臺北藝術大學的國際學生所策展的;這些學生多來自於拉丁美洲及太平洋國家,生長背景也多是80-90年代的中產階級;就如同在台灣的七、八年級生般,從小在全球化下,文化強烈輸出中滋養成長,各類的商品符號早已成為身分識別的象徵;

也因為如此,從他們的作品中可以瞥見,商品符號如何成為他們詮釋消費社會的介入點,而非直接的批判;例如,電視中的廣告取代了人的頭殼、大量的商品標籤烙印在人的面容上。而且,這個策展中的作品,以相當快節奏的方式呈現,相較於平常見到台灣年輕作品的溫情與緩慢,「我想要更多的」的確用了一種快速且強烈的「走馬燈」方式,帶領觀賞者經歷他們的作品。

「我想要更多的」策展環繞在「消費」(consume)的主題。消費,從這個展覽中,一是現代主義的商品邏輯,人受到資本主義的商品慾望宰制,思想也不斷被媒體餵養,充斥著品牌的標籤;二是環境資源的耗費,基因改造的食品,如圖片中的基改牛肉,也不斷地破壞我們的健康;這些面向都不斷出現在展示的作品當中。

儘管如此,「我想要更多的」以消費社會的批判,作為策展的主軸;卻不斷地暗示這樣現象的合理性:因為有慾望,所以我們成為這樣的消費人。也因此,對於消費社會的批判力道被消弭了,而比較像是「復古的」80-90年代美國嘻皮式的反諷,《猜火車》(Trainspotting)裡的垮掉世代對於現實社會的不安與迷惘,卻依舊就服從這樣的市場規範當中。儘管如此,「我想要更多的」並不是一個直接以批判消費社會為主題的展覽,而是不斷拋出各個消費社會中的議題為作品,給予觀看者思考的空間。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