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宋采儒
過年前送走兩位台大AIESEC社團在竹圍短期駐紮的外國研習生,一位是來自香港的Jessica,另一位是馬來西亞的Amanda,在台灣生活六個禮拜,並在竹圍社區花掉一半以上時間的兩位女孩。這兩位女孩來到這個人生地不熟的竹圍社區進行店家訪談、討論故事及理念、學習紀錄片的拍攝、第一次拿起油漆刷……受到這裡的人、事、物影響,對充滿故事的竹圍懷抱著深深的感動和期望。2月8日,第一次的樹梅坑溪下午茶特別邀請鐵門特工隊的幾位施作學生,以及被彩繪鐵門的店家來做社區回饋。在寒冬中,一邊撥放著鐵門特工隊紀錄片、一邊喝著暖暖的紅豆水,這樣的故事將會持續在竹圍社區發生……
人情竹圍-與台灣的親密接觸
文/Jessica Mok(香港)
我來自香港,以前來過台灣好幾遍,但每次都有一種走馬看花的感覺,總希望有機會可以待久一點,所以我選擇透過AIESEC(國際學生組織)來台灣參與志工計畫,跟台灣人有更多深入的交流。
選擇竹圍工作室的方案,主要原因有二,首先,我可以跟當地居民有很多互動的機會,其次,我還可以當一個紀錄片導演,學習剪接技巧。回頭再看看我在台灣生活的七個禮拜,可以完成目標,真的很滿足。對於竹圍這個社區,一開始我真的沒有一點概念,單純地覺得取名為「竹圍」,那就應該是一個到處都被竹子包圍的地方,結果一下捷運,是一個非常繁榮的社區,來往的車很多,有一道要等兩分鐘才能過的馬路,落差蠻大的。不過正因為這些落差,更讓我好奇這個社區的互動,所以我會更主動地跟不同人交談。
計畫名稱叫「鐵門特工隊」,最主要的工作就是畫鐵門,但真正畫鐵門的時間其實並不長,只佔了三四天的時間,卻是我整趟旅程中最難忘的事。香港跟台灣的藝術文化很不同,很少有機會能讓藝術家有公共創作的空間,更別說是我們這些沒有經驗的普通人,也因此對上油漆這件事感到很陌生,嘗試之後,卻覺得是非常好玩有趣的過程。
我覺得這次來台灣得到最多的,並不是我學習到什麼,而是感受到台灣濃濃的人情味。每次去苑璘姐的早餐店,她都記得我和Amanda(馬來西亞研習生)喜歡吃什麼,下一次再去光顧的時候,根本不需要跟她說想吃什麼,就會主動煮給我們吃。還有杏仁豆腐店的郭老闆,每一次我們去做採訪、彩繪鐵門的時候,他都會主動泡紅豆水、杏仁茶給我們喝。這種人情味,我在香港生活了十九年,從來都沒有遇過。
當然還有竹圍工作室的每一位員工,雖然我們相處的時間沒有很長,但真的感受到他們對我們的關心,到現在我回來香港超過一個月,還會繼續保持聯繫、彼此關心。我希望我們很快就能夠見面,並且當我再次來到這個社區的時候,不只有竹圍工作室001的鐵門作品,還會有002、003、004……更多更多的鐵門彩繪作品。
第一次竹圍 我在鐵門特工隊的日子
文/Amanda Shang(馬來西亞)
我自己是一次都沒有到過台灣的,是因為有一天在學校誤打誤撞進了一個叫 「AIESEC」的團體,給了我機會。一開始我打算去韓國,但名額滿了,他們就介紹我去台灣交換,參加「鐵門特工隊」這個計劃。那個時候想說,好吧!去哪裡都一樣,抱著一個去好玩的心情作出這個決定。當然,也是因為這個計劃本來就很有趣,可以聯同當地的藝術家一起畫鐵門,再把整個過程錄下來,製作成一個紀錄片。此外,我也希望能夠透過這個計劃自我突破,見識一些不一樣的東西,還有學習一些課本沒有教的知識。
來到台灣之後,讓我感到最不適應的是這裡的天氣。說到這個,我要感謝我的夥伴Jessica,她擔心我的衣服不夠、穿得不夠暖,還帶我去買衣服。除此之外,我因為簽證的問題遲了幾天才來到台灣,錯過了前幾天的訪談。Jessica為了讓我儘快進入狀況,在我抵達的那天就詳細地解釋給我聽。但我當然沒有那麼快進入狀況啦,每次都是Jessica告訴我明天該幾點出門、需要做些什麼,現在回頭想想都覺得有點愧疚。
在這個計劃裏面,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畫鐵門還有製作影片的過程,因為它給了我很多的第一次。第一次拿著相機在竹圍社區到處閒逛,拍周圍的景色、第一次製作紀錄片、第一次除膠、第一次自己動手拿刷子油漆、第一次跟朋友們在刮大風的情況下一邊鬼叫一邊油漆,還弄得頭髮沾滿油漆…。雖然在製作的過程有點迷茫、有點辛苦、有點不知所措,不過我們還是完成了!而且我發覺,兩個人在電腦前面看,和與朋友們一起在大螢幕看的感覺是很不一樣的!當2月8號剪好的紀錄片在社區播出時,看著別人欣賞自己的作品,感到很欣慰,很開心,感覺自己好像被認同一樣。
我希望鐵門特工隊未來能夠一直為不同店家的鐵門增加色彩,訴說他們自己的故事。如果可以的話,把鐵門彩繪這件事成為竹圍社區的特色之一,當我下次再回到台灣的時候,可以看到不一樣的竹圍。
我愛鐵門特工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