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文章

從海洋到溪流 舞出想像力

專欄文章分類: 
社區報第10期
Tag: 
全球水舞蹈節
舞蹈生態系創意團隊
藝術行動
環境議題
藝術領域分類: 
環境藝術

文/賴佳翎

藝術家彭筱茵與樹梅坑溪結緣的故事,可以從2010年與淡江建築系、綠色天使環保隊合作的「海洋呼吸淨灘創作」談起,當時將淨灘的垃圾在創作成藝術作品,除了產出藝術裝置,也在淡水觀潮廣場演出以淨灘為靈感的舞蹈,對「水」的想像力偶然地在筱茵老師的內心埋下一顆小種子。正好在竹圍工作室駐村的她,經過提醒才知道工作室旁邊的「水溝」是淡水河的支流,好奇心驅使,就促成一系列對樹梅坑溪的環境文化討論。

舞蹈可以如何與環境議題串連起來呢?非舞蹈專業的大人到小朋友也可以自己編舞嗎?筱茵老師談起國際著名,以舞蹈創作回應環境議題的藝術行動──「全球水舞蹈節」(Global Water Dance),每個城市透過表演串聯,表達對溪流生態議題的重視,而自2011年開始,筱茵老師帶領的舞蹈生態系創藝團隊(Dancecology)為一年一度的全球水舞蹈節演出,藉著在竹圍碼頭表演的「台灣水之舞」拉近了與觀眾的距離,這又進一步連結到她的《蔓》系列作品被加上了「流」的概念,並在竹圍國小與小朋友共同創作《我家門前有條溪》。

起初,竹圍國小小朋友可能對溪流無感,也不知從何發展出舞蹈的形式,筱茵老師透過「情境劇」讓小朋友思考上游的「善水」和下游的「惡水」可能是什麼面貌?在河流裡掙扎的塑膠袋呢?藉著一些比較新奇的玩意也可以提升到小朋友的表演慾,像是組成打擊樂團,表現溪流的聲音或節奏感;如何透過臉部表情、肢體動作彰顯出溪流當前的狀態;遭到人為破壞的環境可以如何透過舞蹈呈現出來,從而反省我們可以如何拯救溪流。

計畫發展到期末,筱茵老師得知畢業成果展要讓小朋友上台表演時,擔心會讓體驗過程喪失樂趣,也怕小朋友會因為有壓力而造成反效果,沒想到最後上台時,小朋友或許因為加上裝備和化妝而比以往更賣力演出。

她認為這場表演可貴之處也在於「它是需要面對人群的」,回應溪流議題的舞蹈想像力不只帶給小朋友啟發,也感動了台下的家長。這個成果展就不會只是一個形式上的演出,而讓這場生動的表演有更多層面的影響力

相關專案: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