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文章

蕭麗虹巧思 雞寮變藝術村

專欄文章分類: 
媒體報導
Tag: 
聯合報
聯合新聞網
周美惠
藝術領域分類: 
無類型限制

2015-05-17 07:18:35 聯合報 記者周美惠/台北報導

由廢棄雞寮改造而成、歷史悠久的「民間版藝術村」竹圍工作室滿廿歲了。其創辦人蕭麗虹年輕時從香港嫁到台灣,中年開始將家族的廢棄雞寮閒置再利用。年近七十的她最欣慰的是,年輕藝術家視她為「藝術上的母親」。

蕭麗虹從小受西式教育,剛嫁來台灣時因為不諳習俗,親友常笑稱她是「洋媳婦」。之後,她受到婆婆的藝術薰陶開始學習陶藝,有不少陶藝作品曾獲台北市立美術館典藏。

九○年代,由於淡水捷運線開通,蕭麗虹婆家的事業之一、占地一千三百多坪的雞寮被割去三分之一,剩下的廢棄雞寮成了倉庫,之後毀於一場颱風。剛好她和幾位藝術家需要創作空間,竹圍工作室於是誕生。有鑑於美術館及藝廊的空間有許多限制,這裡成為藝術家進行前衛實驗的場域;最近八年這裡更搖身化為國際藝術村。目前有十位長期駐村者,另有六位國際人士進行短期駐村。

以私人的力量支持一個占地達八百坪的藝術空間,一路走來相當艱辛,蕭麗虹坦承,她算算大概燒掉了一、兩千萬元,有好幾度想要放棄。甚至與她有亦師亦友情誼的藝術家莊普、賴純純等人也質疑她為什麼「不再創作」?

蕭麗虹說:「我是阿Q精神。」她是跟著年輕人一起創作,而「共創」也是一種創作。她強調,不能等政府行動,而應以民間的力量實踐具有前瞻性的實驗計畫。她對市場沒興趣、不需要養家,只想做意義的事情。

讓蕭麗虹自得的是,竹圍工作室滿廿年,她栽培過的年輕藝術家送上花束說:「你是我藝術上的媽媽。」名揚國際的藝術家王文志也為她打造一座竹編的空中花園當賀禮。蕭麗虹說,藝術可以帶動社會改變、她靠創意希望讓世界變得更好。她許願將持續透過「在地行動」做「國際連結」。

相關專案: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