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文章

從展覽到再展覽:會說故事的樹梅坑溪

專欄文章分類: 
社區報第9期
Tag: 
樹梅坑溪
楊智富
《遊河日誌—從樹梅坑溪走來》特展
策展理念
藝術領域分類: 
環境藝術

文/賴佳翎

《遊河日誌—從樹梅坑溪走來》特展甫於四月底結束,藝術家楊智富回憶起之前確定接下在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的策展人的任務以後,就持續思索著要「如何以展覽演譯、評論」去年在台北當代藝術館的展覽,同樣都是展出《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呈現方式可能會受到什麼影響而有所差異?如果放進展覽的叫「作品」,那麼「作品」該如何轉化這場「行動」的意義──跨領域、歷史、生態、社區等開放性的社會關係?楊智富認為正是因為「行動本身沒有形狀」,過程相對來講就很重要。

由於受限於展場空間規劃,缺乏像當代藝術館延續、挑高的牆面,得以呈現人們觀望溪流遼闊的視野,在如此設計元素無法完全複製到科教館的情況下,楊智富選擇以樹梅坑溪作為主體撐起整個展覽空間,並將其擬人化為「會說故事的溪流」,而參觀者相對成為客體,於是,走訪溪流這趟「參觀展覽」的旅程也成為創造過程的一個重要環節。

楊智富接著談起展場各區塊隱含的象徵意義,其中「漂浮城市」設計靈感源自於淡江建築系黃瑞茂老師提出的「臥房城市」概念,直立式的白色建築物脫離土地而漂浮於半空中,卻仍然以彩色絲帶與地面的一些舊物品「藕斷絲連」著,藉此探討「人們只是回來睡覺」的竹圍印象下,人與環境的關係不僅是割裂的狀態,也連帶影響到人們對家庭器物的態度轉變──用壞了就丟,或是直接買新的取代。楊智富呼應過去黃瑞茂老師在廣場上手作市集的「修補」理念,也積極在「漂浮城市」的作品反映人與土地的情感牽連。

而課桌椅貫穿整個展覽的呈現方式也相當耐人尋味,先是入口處以130個廢棄課桌椅製成下游「涵洞」的景象,隱含對現代生活的交通建設的批判──如何硬生生地切割人與環境之間的關係,而課桌椅不只象徵學校的空間意象,也意味著反省「學習」的行動本身與社會文化的連結,楊智富以此提問當前的環境教育都是在圍牆內閱讀著課本的文字或螢幕上的簡報,談溪流的時候何不直接到現場親自看看呢?

《遊河日誌》以身體力行的理念為起點,參觀者將透過持續探索整體展覽營造的自然生態空間,穿梭於臥房城市、城市花園到密徑其間而走出一條自己的路線。重新凝望「未來教室」的課桌椅、大黑板上書寫的話語、密徑角落被漆上白色的椅子,彷彿幽微地暗示著對環境行動的未來想像,有了直接對話的互動,也啟動了延續想像的可能。

相關專案: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