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賴佳翎
「來竹圍玩一天」於4月19日在竹圍工作室熱鬧登場,先是庭院森森草地音樂會的樂團接力表演,其中「微光計畫」的巴奈和高依璇分享他們環島旅行換宿的方式,透過身體力行地感受在地人的生活樂趣,進而了解在台灣這塊土地上發生的各種故事,並持續以音樂創作分享與傳遞她們的所見所聞,如《心田》這首台語歌源自於她們在拜訪宜蘭三星鄉的故事,當地人半開玩笑地告訴她們「現在宜蘭人不種田,都改種民宿啦」,因而促使她們開始好奇對於大半輩子都把心力放在農田的宜蘭人眼中,卻在觀光業盛行而持續排擠田地的今日,土地與人的關係是什麼?當地人回答她們是「等你回家的地方」,一個可能成為心底永遠掛念的農田,令人聯想到臥房城市竹圍與台北市區的互動關係也提供了類似的反省。
除了欣賞音樂表演,也有得吃、有得玩,還可以逛創意市集、看展覽。供應午餐及晚餐的「吃在當地、食在當季」料理與小農市集由三希堂策劃,以「吃」的行動推廣低碳與無毒無汙染的生活,此次餐食蔬菜大多來自「淡海農業生態發展區」,該區農林地佔總面積 3/4,目前有一半土地在耕作,居民百年來數代人堅持使用最原始最自然的耕作方式,是大台北地區的後花園,也藉此讓參與者品嘗到淡水新市鎮二期預定地生態的美,同時現場也有販售當地農作物。
值得關注的是,「來竹圍玩一天」也藉由各項精彩活動喚起參與者對公眾議題的關注,像是無國界客廳的《婚姻平權》桌遊,以全新實驗劇場/行動藝術形式把演出搬進客廳當中,讓參與者忘記自己是觀眾的身分,而轉化成主動加入討論議題的角色,而「土基電影院」放映反核主題紀錄片,「土基小講堂」以及「綠色行動展」將淡水、北海岸的環境現況,以及與眾人幸福深切有關的多元成家議題,帶到大家眼前。
自「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計畫」展開以來,竹圍工作室持續扮演著主動積極的角色,致力於讓藝術融入社區生活,也為地方與地方之間的生活連結擴充了更多精彩的元素,由此所策劃的「來竹圍玩一天」以邀請的口吻,透過竹圍工作室的展演空間勾勒出一幅充滿趣味的日常生活景象,除了凝聚在地居民的情感連結,也吸引搭捷運前來的外地人參與這個這個竹圍沿河地帶與自然共生的藝術空間,從中對淡水感興趣、認識淡水,並愛上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