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文章

互動不該只是開會!唯思如何與地方互動

專欄文章分類: 
社區報第5期
Tag: 
河川保育
社區開放空間
都市村落
臥房城市
藝術領域分類: 
環境藝術

文/賴佳翎

近幾年台灣特別追捧的「文化創意」到底是什麼樣子?一個「創意城市」的推動和執行應該如何達成?

淡江大學建築學系主任黃瑞茂老師覺得竹圍很可惜,擁有很好的人文環境,卻缺乏讓居民可以互動的公共設施。從回家睡覺的「臥房城市」轉變成「都市村落」的契機正在於「如何與地方產生互動」──我們如何去認同和想像在社區開放空間的生活經驗?

他推薦國際創意城市顧問查爾斯.蘭德利(Charles Landry)的《創意城市》這本書給關心城市發展的人,一個創意城市永續發展的基礎不該只是圍繞在某種大建設、大資金,而是讓創意鑲嵌於日常生活當中,就像社區裡的廣場,可以做為居民們空閒時出來散步、交流的會面空間,增加社區居民密切互動的機會,又如街道上的咖啡廳也具有同樣的功能意義。

除了民間團體的自發性計劃,近期參與的守護普安堂的社會行動的老師,談及過去和政府部門溝通的經驗,認為互動的方式其實有很多種,卻往往被限縮在只有開會討論,他舉出新北市政府舉辦的「大河願景」計劃不僅促成討論河川整治的機會,也提高社會大眾對於這四條溪流的重視。

相關專案: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